3月1日,乌克兰驻欧盟代表弗谢沃洛德·琴佐夫表示,欧盟已正式启动审议乌克兰入籍申请的程序。此前,美欧祭出“经济核武”,普京下令将包括核武器在内的战略威慑力量置于高度警戒状态,德国以及欧盟采取一系列“前所未有”的举动援助乌克兰……冷战后的世界从未如此接近一场随时会引发的“巨爆”,美国《纽约时报》更是发出“后冷战时代结束了”的感叹。
极限施压和博弈仍在继续。毫无疑问,这场冲突将在某种程度上改变这个世界。
首先便是全球地缘政治风险上升。此次乌克兰危机对欧洲地缘政治和安全格局的影响将是深远的。危机令人们相信,普京仍在坚定追求和努力兑现自己“让俄罗斯再次伟大”的承诺,哪怕是发动一场可能是二战后欧洲最大规模的地面战争。俄罗斯以一场武力“西扩”打破了冷战后西方任性的持续“东扩”以及俄罗斯战略空间不断被挤压的欧洲安全格局,令西方从“俄罗斯已无力反抗”的幻想中清醒过来。
乌克兰危机也令北约和欧盟重新思考自己的角色。此次危机或许会重新激活北约对集体防御的重视,更加关注自身的安全,并促使其加强在东部的永久军事防御力量,为此北约或许将派驻规模更大的部队,军事和对抗色彩将再次浓烈。
俄罗斯要求北约机制退回到1997年的状态,这一点西方注定难以接受。随之而来的漫长激烈博弈带给欧洲的将是一个军事对峙加剧、安全环境更恶化的新局面。
此次危机中,德国可以说是心态发生变化的北约国家代表。作为原本与俄罗斯对抗态度最“暧昧”的国家之一,冲突发生后德国立场转变明显,将维护西方国家的整体利益作为优先政策。德国转变立场宣布向乌克兰援助武器之举被媒体形容为“一个长期禁止向冲突地区输送此类武器国家的‘历史性转变’”。
这场俄乌冲突令俄美关系彻底破裂,美国将不得不再次加强对俄罗斯的遏制,这必将对作为其目前战略重心的印太战略形成牵制。在中美俄“大三角”关系中,美国某种程度上将无可避免地“同时应对中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美国必将不断对中国释出挑衅性举动以安抚“盟友”之心,俄乌冲突正酣之时,美国军舰穿行台湾海峡,宣布美前国安官员窜访台湾就是明证。
除了加剧全球地缘政治风险,危机对全球经济带来的直接影响,以及伴随危机而来的“经济战”也将产生长远的溢出效应,令仍在疫情下苦苦挣扎的全球经济更加艰难。
总之,这场俄乌冲突对世界格局将产生深远影响,带来诸多未知变数。对中国而言,这些变数意味着挑战,但也蕴含着机遇。(据《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