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敖天
2月28日,俄乌代表团进行了首轮谈判。“我们当然希望(与乌方)尽快达成共识,这符合我们双方的利益。”俄罗斯代表团团长、总统助理弗拉基米尔·梅津斯基在会前表示。
作为普京的得力干将,梅津斯基此行肩负重任。鲜为人知的是,与乌方在谈判桌上交锋的他,曾是“半个乌克兰人”。
与乌克兰代表团交锋
谈判开始前,俄乌曾在谈判地点上有过交锋。
俄方认为,双方应在此前签署《明斯克协议》的白俄罗斯首都明斯克举行会谈。
乌方则认为,会谈地点得选在波兰华沙、土耳其伊斯坦布尔等北约国家城市,不能选在白俄罗斯。
最终,在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的斡旋下,双方各让一步,同意将谈判地点选在白乌边境城市戈梅利。
梅津斯基担任俄方代表团团长,乌方代表团则由乌国防部长阿列克谢·列兹尼科夫率领。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称,任命梅津斯基是俄方深思熟虑的结果。“他(梅津斯基)具有很强的谈判技能,是一位高级别的代表。他正是我们此次谈判所需要的人。”
首轮谈判结束后,乌克兰总统办公室表示,会谈没有取得预期的结果,但乌方了解了俄方的立场,以及结束战争的条件。
梅津斯基则表示,“双方找到了一些未来可以达成共识的地方。”
谈判会场外,交锋也在继续。普京和法国总统马克龙通了话,提出俄方解决乌克兰问题的三个条件:乌克兰承认俄罗斯对克里米亚的主权,完成乌克兰的去军事化和“去纳粹化”,确保乌克兰中立地位。
作为普京一手提拔起来的“少壮派”官员,梅津斯基一直是普京政策的忠实执行者。因此,普京的态度很可能决定了梅津斯基在未来谈判中的“红线”。
值得一提的是,对梅津斯基来讲,乌克兰是其父辈曾舍命保卫的“故乡”。世代从军的家庭背景,军营生活的耳濡目染,使梅津斯基从小便渴望像父辈一样参加苏军。他最终被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录取。在这所培养苏联外交官的大学里,他的“学霸”潜能迅速勃发,成为学校的“明星学生”。
之后,梅津斯基“学而优则仕”。2001年,在俄税务部门担任顾问的他,加入普京建立的“统一俄罗斯”党,逐渐向俄政治中心靠拢。
成为普京的“文化副手”
梅津斯基在俄罗斯国家杜马(议会)任职期间,还忙着出书。
2008年,他出版了《有关俄罗斯的迷思》系列丛书,在建构俄罗斯民族史观的同时,系统地驳斥了西方对俄罗斯人“酗酒、残忍、懒惰”等一系列偏见。
这套书的出版,让梅津斯基获得了国家杜马“历史文化专家”的美名,也引起了克里姆林宫的关注。
2011年底,梅津斯基在俄罗斯杜马选举中“爆冷”落选。但也是这一年,他被时任俄总统梅德韦杰夫任命为俄罗斯世界基金会成员,负责在国际上宣传和推广俄罗斯文化。
第二年,普京第三次当选俄罗斯总统,正式任命梅津斯基担任俄罗斯文化部长。梅津斯基就此成为普京“政治班底”的一员。
在他任内,俄罗斯先后推出了《猎杀T-34》《勒热夫战役》等爱国主义影片,俄罗斯电影的国内票房总额也增长了2.3倍。
在文化部长职位上做得风生水起,梅津斯基2020年获得晋升,被普京任命为总统助理,负责协助总统处理核心国家事务。
就此,梅津斯基成为了普京的“心腹”之一,进入了俄罗斯的核心权力圈。
梅津斯基此次被任命为俄罗斯对乌谈判代表团团长,证明了普京在国家核心事务上对梅津斯基的信任,也凸显了他在普京政治班底中不断上升的重要性。(据《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