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洲粮仓”燃战火,粮价能稳住吗

  • 卫琳聪

        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国际粮食市场提前反应,出现井喷行情。
        据路透社消息,战争爆发前两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农产品期货主力合约普遍上涨。2月22日,CBOT小麦期货涨5.36%,玉米期货涨3.36%,大豆期货涨2.45%。其中,大豆期货触及9个多月来最高点,玉米期货触及近八个半月最高值。
      国内粮食价格也涨幅明显。东方财富研究中心信息显示,2月24日,国内期货收盘主力合约多数上涨,油脂油料领涨。其中,菜油涨停,棕油、豆油、菜粕主力合约涨超5%,豆粕主力合约涨逾5%,强麦主力合约涨停。
      俄罗斯和乌克兰是世界主要农产品出口国。据俄罗斯农业部联邦农工综合体产品出口发展中心信息, 2020年俄罗斯收获1.33亿吨粮食,小麦出口位居世界第一,大麦出口位居世界第三。
      乌克兰则有“欧洲粮仓”之称,中国是其第一大农产品出口目的国。海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玉米824万吨,占进口玉米总量的比例为29.07%。

        两国爆发战争,将会对国际粮价和中国粮食市场带来什么影响?

    国际粮价上涨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所长魏后凯对记者表示,2021年俄罗斯和乌克兰小麦产量总和占世界小麦产量14%左右,两国小麦出口量占全球小麦出口量近三成。“这个比重还是挺大的。这种情况下(战争)可能会对国际市场,尤其是小麦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数据显示,当地时间2月24日,CBOT小麦期货涨停,报932美分/蒲式耳。北京时间25日开盘,芝加哥CBOT小麦价格再度冲高,创2009年以来新高。
      除小麦外,俄乌战争对油脂油料价格影响明显。
      “全球粮价核心一般是看豆类和油脂油料。”物产中大期货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景川对记者介绍,乌克兰作为全球第一大葵花籽油出口国,战争爆发后相关出口受到影响,很可能会抬高油脂油料价格,带动农产品价格整体上涨。
      粮价上涨的重要原因在于战争导致的运输不畅。据新华社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主任安德里·叶尔马克的一名助理2月24日称,乌克兰军方已叫停港口商业航运。
      景川分析,乌克兰主要出口港位于黑海海域,靠近东欧和西亚。随着春季来临,季节性供给已经开始,港口运输也进入旺季。此时关闭港口对粮食供应影响更大。
      俄罗斯是石油和天然气主要产出国,一旦石油、天然气价格受到战争影响抬升,下游粮食价格也将随之升高。
      据央视新闻报道,2月24日战争爆发当日,全球能源价格已急剧攀升。NYMEX原油和布伦特原油价格冲上100美元/桶,创近8年来新高。欧洲天然气价格一度飙升至1560美元/千立方米,涨超52%。
    国内粮价受影响有限

      魏后凯认为,中国是一个开放的市场,尽管受到一定影响,但俄乌战争对中国粮价影响有限。“俄乌两国在中国粮食进口中占比不高,中国小麦、稻谷能够完全自给,国内储备充足,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小。”
      他向记者介绍,2021年1~10月份,中国从乌克兰进口的农产品占其出口总额15%左右,是乌克兰第一大农产品出口目的国。但从中国的进口体量来看,乌克兰在中国农产品进口中的比重仍然很低。
      魏后凯介绍,按虚拟耕地资源净进口计算,2021年中国农产品进口的90%由前10个国家构成,包括巴西、美国、阿根廷、加拿大、新西兰等,乌克兰和俄罗斯并不在其中。  
      以小麦为例,魏后凯介绍,2021年中国进口小麦972万吨,仅占全球小麦总进口量的4.7%。其中97%的小麦来自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法国4个国家,来自俄罗斯的小麦有10.36万吨,仅占1.07%,乌克兰的占比更低。

      魏后凯表示,近年来,中国粮食生产形势向好。
        2015年以来,全国粮食总产量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2021年达到1.37万亿斤,稻谷、小麦、玉米三大主粮均增收。目前小麦、稻谷两大口粮自给率均在100%以上,包括玉米在内的谷物自给率也在95%以上。
      “我们保障粮食安全的底线,无论是口粮绝对安全,还是谷物基本自给,都没有问题。”他说。

    饲料粮涨价,养殖企业承压

      受影响较大的是大豆、玉米等饲料粮。
      “我们大豆90%都要靠进口,国际市场涨,我们也得跟着涨。”景川介绍,大豆、玉米等自给率不高的粮食品种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大。
      这类作物主要用作饲料,和养殖业的发展密切相关。魏后凯介绍,受2021年生猪产能恢复影响,饲料粮需求增加,三大饲料粮(玉米、高粱、大麦)进口额增长较快,占2021年谷物进口总额的77%。
      在俄乌战争爆发前,受大豆主产区南美天气、国内豆粕库存较低等因素影响,饲料粮价格已处于高位。据饲料行业信息网慧通数据统计,春节后豆粕价格由3600元/吨飙升至最高4300元/吨,短短20天涨幅高达700元/吨。
      豆粕是饲料中最重要的蛋白原料。受豆粕价格上涨影响,2022年2月中旬开始,新希望、正大、海大等多家饲料企业纷纷上调价格,每吨上调数百元不等。
        “市场涨得非常厉害,无论是玉米还是豆粕。豆粕都快每吨5000元了,玉米现在要每吨2700元。”新希望广东区域公共事务总监郑成志向记者透露,随着玉米和豆粕价格上涨,新希望后续有可能继续上调饲料价格,目前调价幅度尚不确定。
        “全行业都在涨价,有的可能一天涨了两次。”正邦集团饲料业务的一位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正邦在俄乌战争爆发后上调了西南地区饲料价格,每吨上涨200元左右,其他地区后续也会逐步上调。
      该负责人表示,目前饲料价格主要受豆粕影响。战争之下,国际市场豆粕价格持续走高,部分贸易商待价惜售,导致豆粕供给偏紧。
        “一个是豆粕太贵了,第二是比以前更难买了。”该负责人透露,“实际上可能有货,但他不一定给你发,因为价格每天都在涨。”
      如此环境下,饲料和养殖企业面临更大考验。
      新希望公关负责人宋扬对记者表示,饲料价格自从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以来持续上涨,企业面临猪价和饲料价格倒挂问题,“猪价太便宜了,但饲料价格还在涨”。
      宋扬介绍,为应对豆粕价格上涨,目前行业内都在改进饲料配方,减少豆粕使用,改用小麦、糙米、杂粕等替代。
      在俄乌爆发战争前,新希望曾从乌克兰进口玉米。宋扬表示,目前这批玉米大部分已装出,受影响不大。当下正处于国产玉米上市阶段,国内供给基本有所保障。
      猪企牧原坚持“自繁自养”模式,所使用的饲料均为自主生产。牧原总裁助理袁合宾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在牧原的饲料生产中,来自乌克兰的玉米占比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如果战争导致豆粕等重要原粮价格上涨,牧原将和同行一样面临成本上涨压力。(据《南方周末》)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