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对俄制裁有更深层目的

  • 赵俊杰

        自俄乌危机演变为军事冲突后,美欧等国家从政府到民间机构、团体,再到商业公司,以各种形式对俄罗斯实施制裁,就连俄罗斯的猫或者一棵古树也都成为制裁对象。如此激烈且看似“无死角”的对俄制裁,想要达到的目标究竟是什么?
        美欧公开表态“北约不会直接出兵乌克兰”,却纷纷对俄祭出“最严厉的制裁杀手锏”,笔者认为就这些制裁的目的而言,可以分纵横两个方向来看。纵向是迫使俄罗斯停火、撤军;而横向是通过西方的“政治正确”,以意识形态划线来形成一种集团化的力量。
        纵向目的较为表面化,一是要让俄罗斯决策者感到西方“联手抗俄”产生的巨大威力,被迫停止“侵乌”并撤军。二是通过经济和金融上的制裁,让俄经济滑向崩溃从而无力支持长期的军事行动。三是要对俄罗斯国家权力结构带来冲击。如动用西方“软实力”加“巧实力”,给俄罗斯造成巨大杀伤力,借机动摇普京的执政根基,是西方本轮制裁想要达到的一个长期效应。
        横向上,从美国更深层次谋略来看,推动西方国家及民间机构、公司实施对俄制裁,是为了巩固美国在西方世界中的霸主地位和霸权实力。
        从美国惯用的策略来看,欧洲大陆出现一个强大的欧盟或俄罗斯,都对美国国家利益构成挑战,必须制造“可控制的动荡”来增强欧洲国家对美国提供的安全体系的依赖,以及提高美国的介入影响力。
        从获取国家利益的视角看,美国通过联手西方国家对俄实施史上最严厉的制裁,一方面让欧洲的资本更多流向美国市场,缓解美国通胀压力,刺激美国股市上扬,让华尔街金融大亨获利;另一方面,欧洲国家的不安全感上升,带来的是美国军火销售量暴增。
        必须看到,美欧对俄制裁的动机有共识,但也有区别。美国对俄制裁的目的比较复杂,意图也很多。相比之下,欧盟对俄制裁的目的较单一,用欧盟外交与安全政策高级代表博雷利的话说,欧盟对俄实施的制裁,是为了削弱俄罗斯经济,加强乌克兰在俄乌谈判中的地位,并非改变普京的政权地位。(据环球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