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蠢蠢欲动 “美气”想取代“俄气”

  • 杨一帆

        在俄乌双方激战正酣时,许多欧洲人收到足以令许多家庭难以承受的电费气费单。
        在经历了一个冬天的能源大涨价后,欧洲多国进一步调高居民用电用气价格。虽然欧洲试图到中东寻找天然气进口来源,但结果并不乐观。在复苏经济、抑制民怨与应对俄罗斯之间,欧洲亟需找到一个新的平衡点。
        针对欧洲能源缺口,天然气产量大增的美国蠢蠢欲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称正与欧洲盟友商谈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不过有分析认为,美国政府仍在权衡全面制裁俄油气出口可能造成的冲击,而倍感能源紧缺的欧洲则更为谨慎。
    能源紧缺波及民生
        面对能源价格疯涨,尽管西方主流媒体似乎尚未过多着墨其对普通人生活的影响。但在社交媒体上,欧盟多国民众纷纷直呼“压力山大”。
        据《卫报》近日报道,英国天然气及电力市场监管局已被迫同意大幅提高居民能源价格,其中天然气价格上涨75%,电价上涨42%。这意味着,约2200户英国家庭的能源支出在新一年将达到平均1971英镑(约合人民币16471元)。一个英国网友在社交媒体上抱怨,这将让家庭每年额外增加约1600英镑(约合人民币13370元)的实际支出。一些退休老人收到缴费单后甚至哭了出来,因为气价让他们根本无力承受,甚至不能开火做饭。
        尽管英国已经“脱欧”,但在能源问题上,英国与欧盟可谓同病相怜。素有欧洲天然气价格“风向标”之称的TTF基准荷兰天然气近月价格,从2月23日的75欧元/兆瓦时涨到在日前的近200欧元/兆瓦时。
        目前,欧洲天然气库存处于10年来最低水平。分析指出,能源价格高企不仅让欧洲民众日益承受巨大的压力,欧洲经济的复苏也难免受到高通胀的困扰。
    美国增产欲取而代之
        能源供应紧张,致使西方国家迟迟无法就全面抵制俄罗斯能源出口达成一致。
        华盛顿当地时间3月4日,有记者向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提问,当西方国家每天花7亿美元从俄罗斯进口石油、天然气和煤炭时,如何才能“打败”俄方?
        对此,布林肯拒绝立刻对俄罗斯能源实施制裁,称这样行动的“直接后果”将“推动美国汽油价格上涨”,俄罗斯则将用上涨的价格来填充自己的利润,此举对美国的伤害要大于对俄罗斯的伤害。但布林肯也表示,白宫对“削弱俄罗斯作为主要能源供应国的地位”抱有“强烈的兴趣”,美国正努力削减西方世界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去年12月,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达770万吨,首次超过卡塔尔。日经新闻2月报道称,预计美国今年的液化天然气产能将达到约1亿吨,出口量将成为世界第一。
        尽管美国毫不掩饰取代俄罗斯在欧洲天然气市场上主导地位的野心,但知名智库布鲁盖尔最新的研究报告认为,虽然削弱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从长期来看并非不可能,但就当前而言,完全取代俄罗斯天然气的想法难以实现。
        一方面,美欧之间缺乏大型天然气运输管道,这被认为是美国天然气缺乏价格优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另一方面,欧洲正通过开发可再生能源和暂缓淘汰煤电的方式减少对外能源依赖。
        “欧盟面临的最大直接挑战将是补充其枯竭的天然气库存。尽管欧盟仍可以增加从美国等国家进口的液化天然气,但……与前几年的100亿欧元相比,如今可能需要花费700亿欧元,是原来的7倍。”报告写道。(据中华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