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野
在人们对新协议的前景越来越怀疑的情况下,伊核谈判的最后期限又一次被延长。
西方国家外交官指责称,伊朗变得越来越强硬,拖累了谈判。据美国《华盛顿邮报》报道,2月28日,伊朗首席谈判代表从伊朗德黑兰来到奥地利维也纳,提出了新要求。欧洲谈判代表此前表示,如果到2月28日仍无法达成协议,他们就准备退出谈判。
当天,美国国务院发言人内德·普莱斯在华盛顿对媒体记者说,如果“伊朗在取得进展方面表现出不妥协的态度”,拜登政府也准备退出谈判。
伊朗外交部发言人赛义德·哈提卜扎德3月1日回应称,伊朗同样有退出谈判的可能。
“伊朗愿意等,但不会永远等下去。”哈提卜扎德在推特上写道,“如果白宫下定决心,协议就在眼前。”
伊朗官方通讯社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警告称,由于“伊朗的一些最低要求仍未得到满足”,协议能否达成尚不可知。
一些乐观的分析人士认为,这些威胁只是谈判策略的一部分。每当旷日持久的谈判进入“最后几个小时”,谈判双方往往会竞相放出狠话,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不过,国际局势的剧变令人们有理由担忧。
“未来几天,谈判可能变得更加坎坷。俄乌冲突加剧了紧张局面,谈判失败的可能性确实存在。”全球最大的政治风险咨询公司欧亚集团的简报称。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俄乌冲突动摇了欧洲的稳定,使石油价格飙升,引发了人们对核冲突的担忧。
分析人士表示,如果伊核问题谈判失败,势必进一步破坏全球稳定,可能在中东引发新的核军备竞赛,甚至可能引发战争。
“这可能是一个‘1914时刻’。”来自国际危机组织(ICG)的阿里·瓦伊兹告诉《纽约时报》。他指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时刻。
瓦伊兹指出,美俄关系崩溃及油价飙升,让伊朗更有底气要求美国作出新的让步,因为伊朗认为,高油价将使美国迫切希望达成协议。该协议的7个原始缔约方是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德国、中国和伊朗。
国际油价已被推至每桶100美元以上,给世界各地的消费者带来痛苦,也给政界人士造成压力。瓦伊兹认为,伊朗石油重返世界市场可能使原油价格下降10%。
《华盛顿邮报》援引欧洲对外关系委员会的埃斯凡迪亚·巴特曼赫利德的观点称,俄罗斯此前多次采取行动挽救伊核谈判,但现在,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已经破裂,不能指望它再次出手。
巴特曼赫利德说,尽管如此,重启该协议仍然对有关各方都有意义。俄罗斯常驻联合国代表米哈伊尔·乌里扬诺夫多次表示,冲突对会谈没有影响。会谈没能如期结束“令人遗憾”。乌里扬诺夫在推特网上写道:“这只是个时间表,不是最后期限。”
俄罗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报道称,过去10个月,谈判人员夜以继日地努力,试图敲定一项协议,接替2015年签署的《联合全面行动计划》。
2018年,美国时任总统特朗普决定退出该协议,并对伊朗实施严厉制裁。此后,伊朗不再承诺“不进行铀浓缩活动”。
外交官和专家们表示,伊朗核计划“距离实现突破只差几周时间”,这意味着,伊朗拥有足够的浓缩铀制造核弹。
“几周前,我们终于走到这一步,各方确信协议就在眼前。而现在,国际环境发生了变化。”巴特曼赫利德不无遗憾地对《华盛顿邮报》说。不过他表示,达成协议的希望比失败的可能性更大。(据《青年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