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海军借遏华新推“造舰计划”

  • 宋雪菲 彭金华

        据美国海军协会网站报道,近日在加州圣迭戈海军基地举办的美国海军WEST 2022年会上,美海军作战部长迈克尔·吉尔戴提出了新的颇为惊人的海军“造舰计划”。
        近年来,美国国会和美国海军就舰队规模问题分歧严重,矛盾不断。此次美海军再次抛出更加庞大的“造舰计划”,其暴露出的霸权野心和背后隐藏的战略意图需引起高度关注和警惕。
    美海军“造舰计划”屡屡失败
        由于在冷战造舰高峰期服役的大批舰艇相继开始退役,加之近年美国造船工业的日渐衰退,美海军几乎进入了难以提供足够新舰进行补缺的尴尬境地。
        目前,美国海军现役舰艇数量陷入低谷,仅有约293艘主力战舰。美国海军对这一境况心知肚明的同时,更对即将失去以往的辉煌而忧心忡忡,于是在近些年陆续多次极力争取推出各种扩军增舰计划,以此维护美海军绝对海上优势,保持海上永久霸权。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由于与国会的意见相左、经费不足、政策搁置等多种因素影响,直接导致美国海军的战舰扩充规划屡屡以失败告终。
        为了获得充足的舰船补充保障,美国海军尝试进行过几轮舰队扩展规划,其最著名的计划就是“355艘舰队”计划。2020年4月,美海军部曾发布一版《舰队结构评估报告》,提出美海军舰艇数量将计划増至355艘,计划中尤为强调大型高端舰艇的占比。然而,美海军雄心勃勃的造舰计划却因经费紧张被浇上一盆冷水,高昂的费用简直不可承受。
        美国防部长奥斯汀为此委婉地解释称,“虽然‘355艘舰队’计划很好,但合理的舰队结构比庞大的规模更加重要。”此外,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曾提出在2030年扩充到405艘舰艇的计划,不过由于拜登政府对美国海军和五角大楼领导层的人事调整而再次搁浅。2021年6月,美海军迫于压力发布了新的造舰计划,不再强调“355艘舰”的数量,而是通过发展无人舰艇这一变相的方式来实现造舰计划,以此通过优先调整海军舰队规模和结构来契合“分布式海上作战”理念。
        由于受到经费问题的限制,美国海军的历次“造舰计划”都无疾而终。此次美海军突然再推“513艘主力舰艇”计划,并声称未来舰队构成将包括12艘核动力航母、70艘攻击核潜艇、12艘战略核潜艇、60艘驱逐舰、50艘护卫舰、9艘两栖攻击舰、20艘大型船坞登陆舰、30艘小型两栖/船坞登陆舰、100艘支援舰艇和150艘无人舰,其可实现性不由得令人怀疑。但据吉尔戴在会议上表示,此次造舰费用基本上符合美军2022财年军费预算中海军长期造舰规划。目前,由于美国国防部正在制定新的国防战略,未来财年的造舰计划目前仍处于保密状态。
    借遏华之名强推“造舰计划”
        近年来,随着以“辽宁”号航母为代表的先进舰艇力量陆续编入战斗序列、海军编队不断加强远洋巡航、海上军事演习内容愈发贴近实战,中国海上军事力量实现了全面发展。美国在推动大国竞争和对抗的意识形态下,对中国海上军事力量的崛起十分忌惮,并屡屡表达不满、到处宣扬“中国威胁论”。此次美海军“513艘主力舰艇”计划无疑耗资巨大,从历来美国国防部对美海军“造舰计划”的态度来看,该计划能否落地还有相当变数。美海军深知推进扩舰计划必然处处受阻,故再次借“应对中国威胁”的幌子,硬着头皮强推“513艘主力舰艇”计划。
        一直以来,美国自诩为海洋国家,控制海洋不仅是保护其地缘政治和商业利益的需要,也是其称霸世界的手段。随着美国倾全力转向大国竞争,其将以西太平洋为重心的海上对抗作为应对中国战略竞争的重要方向。现实中,不论是为支持美国转向推行的“印太战略”“海洋控制”,还是为实现蓄力经营的“太平洋威慑计划”“分布式杀伤链”战法等,都需要充足的、现代的、优良的海上战舰规模和结构提供根本性支撑。但美海军当前所面临的舰艇规模下降、更新换代频度滞后、保障任务能力不足等现实情况,严重制约美海军实现战略企图的能力。故此,当遭受经费锁喉的处境时,正好借遏华之名强推“造舰计划”。
        此外,近年来美海军以“分布式海上作战”等概念为指导,力求在维持现有规模下提升海上作战能力,以此应对来自海上军事强国的挑战。在这一作战概念指导下,美海军要求海上编队分散部署,对关键海域实施控制,各种力量远程协同对战场目标实施打击。
        但尴尬的是,现有各舰艇编入航母打击群和远征打击群后,美海军水面主战舰艇数量所剩无几,难以组建大量水面作战群实施分布式作战,更无法应对以中国为主要对象的海上高强度军事对抗。这也从客观角度为美海军叫嚣推进“513艘主力舰艇”计划提供了问题支点。
    “造舰计划”动向需高度警惕
        在受内部矛盾多方干扰、意见分歧难以调和、军种利益错综复杂、整体工业实力萎缩、造船经费保障不足等硬伤影响下,美海军为维持海上霸权实力而屡屡推行的“造舰计划”被普遍认为难以有效落实,但其始终百折不挠地接连抛出各种版本“造舰计划”,背后定有不轨意图。
        回顾历史,美军从冷战后控制沿海区域和由沿海向陆地投送影响力转向既控制沿海又主导大洋,最终夺取和保持数十年全球海上优势,且依托海上霸权获得无数廉价资源以支撑自身的发展。换言之,美海军在维持美国世界霸主的地位中贡献匪浅,当前其所推行的“造舰计划”虽有阻障,但在国家整体利益遭受现实挑战的背景下,诸多矛盾可能都会迎刃而解。
        正如美国防部在一份声明中所称:“海军造舰计划符合美国战略,我们需要一支现代化的作战部队在太平洋采取行动。”从这份声明中不难发现,“造现代化的舰艇”已然成为了美军某种共识。为增强美国在西太平地区最后的“大国竞争”实力,各种变相却更加实用的“造舰计划”落实举措,极可能发挥出价值。
        例如,去年在美国国会同意增大无人舰艇规模前提下,美国海军启动了大量无人舰艇协同测试计划,一旦借此次“513艘主力舰艇”计划强化了无人舰艇的列装,极可能使未来美海军凭借海上智能化、无人化新质作战力量的高形态作战优势,再次整体领先于世界。
        此次公布的“513艘主力舰艇”计划与之前的“355艘舰艇”扩军计划一样,其实质都是为美海军实现持久霸权所提供的策略保障,随着进一步落地落实见效,将对地区安全局势产生严重负面影响。
        目前,我们首要的是谨慎防范被其拖入一场旷日持久的军备竞赛陷阱,同时对相关后续动向和变化深入关注,谨防美海军舰艇在实现数量规模缩减下的结构效能升级。(据《知识博览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