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方施压:不准向俄出口武器 中方回应“激烈”

  • 谢亚宏 李准 青木 辛斌 

        当地时间3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意大利罗马同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长达7小时的会晤。根据中方发布的消息,双方就中美关系以及共同关心的国际与地区问题进行了坦诚、深入和建设性沟通,同意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共识。白宫的新闻稿称,沙利文与杨洁篪就俄乌局势“进行实质性讨论”。有美国官员对外媒形容,双方展开“激烈”讨论,并称这一氛围“反映当前局势的严峻性”。一边是中方重点谈及涉自身核心利益的议题,并就乌克兰局势表示,中方致力于劝和促谈,各方应保持最大限度克制;一边是美方代表团就中方在俄罗斯展开“特别军事行动”后对其“提供支持”表示关切,更有部分西方媒体继续炒作所谓“中国已向俄罗斯表明提供军事和经济援助的意愿”的假消息。
    中方的“优先议题”
        罗马会晤结束后,中方与美方分别发布新闻通稿。中方的通稿内容详尽,根据通稿信息,杨洁篪同美方谈及诸多涉及中方核心利益的议题,尤其是台湾问题,就乌克兰问题的立场较此前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白宫的新闻稿相对简短,称沙利文提出一系列“关于美中关系的问题”,双方“强调保持美中之间开放沟通渠道的重要性”。
        美国《新闻周刊》3月14日报道说,北京将台湾问题视为“优先议题”。杨洁篪强调,台湾问题事关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中方对近期美方在涉台问题上一系列错误言行表示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中方要求美方认清台湾问题的高度敏感性,恪守一个中国原则、中美三个联合公报规定和美方所作承诺,不要在十分危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香港《南华早报》3月15日称,在7个小时的会晤中,杨洁篪和沙利文讨论了导致北京与华盛顿出现分歧的一系列议题,但他们集中关注了乌克兰问题。杨洁篪表示,乌克兰局势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中方不愿看到的。中方一贯主张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中方致力于劝和促谈,国际社会应共同支持俄乌和谈,尽快取得实质性成果,推动局势尽快降温。
        意大利《事实日报》说,杨洁篪在会晤中强调,各方应保持最大限度克制,保护平民,防止出现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而美方却着重表达自身某些“担忧”。据《华盛顿邮报》报道,一名美国官员通过电话对记者称,美国对“中俄结盟深感担忧”,沙利文14日就“某些行为的潜在影响和后果”直接与中方进行沟通。路透社则披露,沙利文在会晤中称,如果中国向俄罗斯在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提供帮助,将“面临孤立和惩罚”。“我们非常清楚地向中方表示,我们不会袖手旁观,”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赖斯14日对记者说,“我们不会允许任何国家为俄罗斯填补亏空。”
    美方的“战术算计”
        美国一边向中国施压,一边继续散布假消息。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5日引述匿名官员的话称,华盛顿掌握的信息显示,中国对向俄罗斯提供其要求的军事和经济援助表达了一定的开放态度,美方已通过外交电报将此情况告诉其欧洲和亚洲盟友。了解情况的美国官员对CNN称,尚不清楚中国是否真的打算向俄罗斯提供援助。
        杨洁篪在14日的会晤中强调,中方坚决反对任何散布不实信息、歪曲抹黑中方立场的言行。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美方不时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既不专业,也不道德,更不负责任。这样做只会使美国进一步失信于世界。美方应该做的,是深刻反思自身在乌克兰危机发展演变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真正为推动乌克兰局势缓和做些实事。
        对于所谓中国向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杨希雨认为“根本就是天方夜谭”,因为俄罗斯本来就是一个武器生产和出口大国。俄罗斯《消息报》15日引述俄高等经济大学欧洲和国际综合研究中心主任瓦西里·卡申的观点说,俄要求中国提供军事援助的可能性很小,签订合同、制造并交付武器以及培训俄方人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中国无法为俄罗斯提供现成的武器装备。杨希雨说,军援问题也反映了美国的霸道与“双标”:该国一边拼命向乌克兰提供武器,一边威胁其他国家不要给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
        俄学者卡申认为,美国传播这种虚假信息是为了给中国额外施压。德国《日报》15日则将美国此举形容为“战术算计”,目的是让中国在俄乌问题上陷入被动。报道认为,该计划能否奏效不好说,毕竟华盛顿经常在关键时候向外界透露所谓“内部信息”,这种做法会让人反感。美国财政部副部长阿德耶莫14日告诉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网站,他没有看到中国违反美国对俄制裁的证据,并表示中国政府及其金融机构一直非常谨慎。(据《环球时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