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俄媒报道,4月1日起,俄罗斯将立法要求对俄“不友好”国家以卢布支付天然气款,否则可能“无气可用”。
俄总统普京发出的“最后通牒”,即将到期!然而,七国集团(G7)已拒绝俄方要求。面对俄罗斯的“杀手锏”,一些对俄能源高度依赖的欧洲国家该怎么办?世界能源市场,会激烈震荡吗?
俄方“通牒”到期了!
俄军进入乌克兰开展特别军事行动,已有一个多月。西方通过大规模制裁,对俄发起了一场所谓的“货币战争”,剥夺了俄使用SWIFT国际结算系统的权利,禁止其用美元、欧元、英镑、日元交易,并冻结约3000亿美元俄央行外汇储备。
形势危急,俄方不得不打响“卢布保卫战”,启动资本管制,以限制从外币账户提取资金等举措稳定本币汇率,减轻制裁“杀伤力”。
近日,俄方再出一招,克里姆林宫新闻处表示,普京要求政府、俄央行、俄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于3月31日前提交向“不友好国家”供气改用卢布结算的报告。
俄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警告:俄罗斯可不打算“做慈善”,对欧洲免费供气。很简单,只收卢布。不给钱,没有气。
原本,还有德国默克尔政府任内不顾美国阻挠,历经多年好不容易修成的“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等待启用。但俄军入乌以来,朔尔茨政府已宣布冻结该项目审批。
目前,欧盟40%以上的天然气靠俄供应,2021年,俄对欧实际输气量约1550亿立方米。
欧洲铁了心了?
普京没有直接对欧“断气”,而是让欧洲各国政府做一道选择题。要么心系民众福祉,同意最终用卢布换气,诚信卖家俄罗斯输气条件不变;要么出于政治立场拒绝,那么无视消费者利益的,可就不是卖家了。
3月21日的欧盟成员国外长会上,立陶宛、爱尔兰等国呼吁欧盟加大对俄能源制裁,实施石油禁运,德国、荷兰等则反对,最终各方未达成共识。没办法,俄气量大实惠,突然没了,等于让一些国家“自断臂膀”。
3月初,欧盟委员会提出“REPowerEU”能源独立计划,旨在到2030年前,逐渐摆脱对俄化石能源的进口依赖,争取年内将俄气进口量削减2/3。24日的欧盟峰会上,各成员国首脑还同意将联合采购、存储天然气和氢能,期望通过共同议价降低能源价格。
美国准备让欧洲掏兜
当地时间3月23日,美国总统拜登一行抵达比利时,开启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的首次外访。次日,拜登“三连”出席北约峰会、欧盟峰会、G7峰会,其后专程到访乌邻国波兰。
无利不起早,美国人这次一去,抓紧做生意,让欧洲下单。25日,拜登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联合声明,宣布美国帮助欧盟减少对俄化石燃料和天然气依赖。
美国液化天然气工厂正满负荷生产,但俄罗斯今日经济网分析,美液化气对欧洲来说“杯水车薪”。美国对欧输气,将不得不削减对其他地方的供应,实际产能和跨洋长途运输问题,也不好处理。而放弃实惠的俄能源转而购买高价的美国天然气,欧洲显然要掏更多钱。
“德国已经得到俄方的保证”
综合外媒报道,德国总理办公室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京告诉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公司可以继续用欧元或美元支付天然气费用。
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发表声明称,普京告诉朔尔茨,“这一决定(改用卢布结算)不应影响欧洲进口公司(签署)的合同条款”。克宫还指出,两国领导人已经达成一致,两国专家将就此问题进行进一步讨论。
此外,据路透社报道,俄罗斯消息人士在30日表示,作为改变天然气结算货币的选项之一,俄罗斯计划保持向欧洲出口天然气的合同货币不变,但将寻求在最终付款时使用卢布。(据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