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阴谋难撼中巴友谊

  •     据《今日巴基斯坦》报道,巴基斯坦政府4月3日发布通报表示,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在该国议会解散后被解除总理职务,立即生效。不过,巴总统阿尔维也发推文表示,伊姆兰·汗将继续留任这一职务,直到任命临时总理为止。随后伊姆兰·汗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称,“这是外国策划的阴谋,是根据外国议程更迭国家政权的行为,是违宪的做法。副议长拒绝了这一投票,我向整个国家表示祝贺,我知道整个国家都对这一阴谋感到担忧。”
        同日,巴总统阿里夫·阿尔维在伊姆兰·汗的建议下,批准解散国民议会,标志着巴基斯坦将在90天内举行新一轮大选。
        而在巴基斯坦政局动荡的背后,一个熟悉的身影逐渐显现。巴国民议会副议长卡西姆·苏里3日在议会中宣布,因为反对党提出的针对伊姆兰·汗的不信任动议是在3月8日,而美国政府在3月7日对伊姆兰·汗发出威胁信,因此,这个动议无效。
        有分析指出,美国想颠覆巴铁,无非是冲着中国,企图进一步压缩中国的战略空间,抑制中国持续增长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美国——哦,不是美国”
        针对在中国结束的第三次阿富汗问题邻国外长会,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在3月31日表示,“中美俄+”磋商机制非常有建设性,国际社会在对待阿富汗问题上保持团结至关重要。
        普莱斯表示,美国阿富汗问题特别代表汤姆·韦斯特在3月31日参加了在中国安徽屯溪举行的阿富汗问题“中美俄+”磋商机制会议。这次会议参与方包括来自美国、中国、俄罗斯以及巴基斯坦的特别代表,这几个国家都对阿富汗塔利班政府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尽管美方肯定了中国、俄罗斯、巴基斯坦在阿富汗问题上的作用,但也没放弃继续使绊子。
        3月28日,巴基斯坦反对党领袖夏巴兹·谢里夫在国民议会正式提出对伊姆兰·汗发起不信任投票。该决议获得161名议员赞成,其比例超过了宪法和众议院议事规则规定的20%(国民议会共有342名议员,即需至少68名议员签名同意),得以通过。这项投票还需要在国民议会342个席位中获得172票的简单多数票,才能将总理赶下台。
        3月31日,伊姆兰·汗发表全国电视直播讲话,他称政府在反对党联盟提出动议前就已收到来自外国的威胁信息,其中表明:“如果针对伊姆兰·汗的不信任动议获得成功,巴基斯坦将被该国原谅,否则将面临严重后果。”
        “美国——哦,不是美国,而是一个我不能说出名字的外国国家……”伊姆兰·汗在电视讲话中这样说,称自己接到消息,有一个国家试图干涉巴基斯坦的内政。
        今日俄罗斯(RT)3月31日称,伊姆兰·汗此前收到一封来自巴驻美大使的简报信,信中有一段华盛顿高级官员的录音,暗示如果伊姆兰·汗不在任,那么巴美关系可能变得更好。
        对此,美国国务院发言人普莱斯3月31日回应称,美国密切关注巴基斯坦当前的政治局势、并“尊重支持巴基斯坦宪法流程和法律”,但相关指控“不是事实”。
        RT指出,伊姆兰·汗拒绝屈服于美国希望其谴责俄罗斯的压力,称此举对巴基斯坦没有任何好处。然而,这使他成为了美国及其盟友的目标。
        据《今日巴基斯坦》《黎明报》等巴媒4月4日报道,巴基斯坦内阁秘书处3日发布一份通知称,在巴基斯坦总统解散国民议会后,伊姆兰·汗不再担任总理一职,立即生效。在该通知发布数小时后,巴基斯坦总统办公室发布推文表示,伊姆兰·汗将继续留任总理职务,直至任命看守总理为止。
        3日,巴基斯坦国民议会副议长卡西姆·苏里以违法国家宪法为由,否决了针对总理伊姆兰·汗的不信任投票。据巴基斯坦联合通讯社报道,苏里在否决投票的裁决中表示,针对总理的不信任投票应该符合巴基斯坦宪法、法律和规则。他说,反对派是在3月8日提出的针对总理的不信任案,而美国政府在3月7日对伊姆兰·汗发出威胁,“任何外国势力都无权以任何阴谋推翻民选政府。因此,我判决这项不信任案有违国家主权完整。根据法律和规则,我决定否决不信任案”。
        惊险过关后,伊姆兰·汗立即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他在讲话中对这项结果表示欢迎,指责反对派推动的不信任案违宪,并宣布他已经建议总统解散国民议会,为新一轮选举铺平道路。“这是外国策划的阴谋,是根据外国议程更迭国家政权的行为,是违宪的做法。副议长拒绝了这一投票,我向整个国家表示祝贺,我知道整个国家都对这一阴谋感到担忧。”
        同日,巴总统阿里夫·阿尔维已在伊姆兰·汗的建议下,批准解散国民议会,标志着巴基斯坦将在90天内举行新一轮大选。
    美国针对巴铁背后的算计
        厄瓜多尔拉丁美洲新闻社4月1日发表题为《美帝国:战争经济及其对世界和平的三大威胁》的文章称,美国从阿富汗撤军,同时军费又大幅增加,那么美国的新目标是什么?当前,美国开辟了三大战线,威胁着世界和平。
        文章称,第一条战线面向俄罗斯。美国最大的担忧是俄罗斯与其主要盟友欧盟的关系日益密切。美国的主要地缘政治目标是打破欧洲与俄罗斯之间的关系,而乌克兰是走这一步棋的最好棋子。
        文章称,今天与美国竞争世界经济超级大国地位的国家不是更像一个军事大国的俄罗斯,而是各项经济指标和GDP值都名列前茅的中国。美国前总统特朗普任内胡言乱语的仇华推文和演讲,以及当前拜登政府针对中国更大规模、更加激进地升级武器的举措,无不证明美国将中国视为攻击目标。拜登军费预算的大幅增长旨在威慑中国,阻止世界新秩序的形成,因为中国已成为支持多边主义的楷模。
        美国在亚洲试图通过加剧紧张局势和制造地区问题来包围中国,以避免中国在世界政治和军事层面上巩固其作为新兴大国的地位,避免美帝国在国际舞台失去霸权。
        除了威胁俄罗斯和中国,美国还有第三条扩张战线,即封锁中东地区大国伊朗。
        眼看俄乌打得不可开交,巴基斯坦又发生政局动荡,这背后一个熟悉的身影逐渐显现。有分析指出,美国想颠覆巴铁,无非是冲着中国,企图进一步压缩中国的战略空间,抑制中国持续增长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
        2015年4月,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把中巴关系由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为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确定了以中巴经济走廊为中心,瓜达尔港、能源、交通基础设施和产业合作为四大重点的“1+4”合作布局。
        几年来,中巴经济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倡议的六大走廊之一,通过两国全方位、多领域的合作,不仅促进了巴基斯坦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还进一步密切了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成为“一带一路”倡议的样板工程和旗舰项目,也为巴基斯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
        中巴两国开展公开、透明的务实合作,共同打造“命运共同体”,不仅促进了两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而且还惠及邻国,有利于地区的稳定和发展。
    巴基斯坦
    为何一直跟中国这么“铁”
        3月28日,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无论国际形势和各自国内形势如何变化,中方都将毫不动摇地坚持对巴友好政策。巴方重申巴中友谊是巴外交基石,更是巴朝野政党高度共识。坚持巴中友好与合作是一条红线,谁也不能逾越。”
        实际上从近几十年看,尽管巴基斯坦不断地会有政权的更迭,也一直会有新政府的出现。但不管哪一任政府执政,中巴关系始终保持良好态势。
        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林民旺表示,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中国严格奉行了“不干涉内政”的政策。美国这些年为什么老是犯错,它在巴基斯坦的每次大选,美国情报机构在那里头做了非常多工作。一般来说,有些政党或者有些家族上台之后,觉得上一任领导人跟中国这么亲,他想要拉开距离,但是过了半年之后他会发现,只有中国是它真正的哥们,所以又很快调整他的政策。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中国研究院院长,春秋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张维为认为,还有一个蛮重要的原因,中巴两国的军队之间的友谊和合作是非常重要的。我们今天“一带一路”、中巴经济走廊还是这个传统的延续。两国军队之间友谊非常之深。而巴基斯坦军队又在巴基斯坦国家政治中影响非常之大。所以我不赞同西方政权理论,只要军队执政,这个国家就不好。中国讲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实事求是,很多发展中国家,军队是唯一有执行力的体制安排,而巴基斯坦的军队战斗力相对比较强,所以它有特殊的作用。(据环球网、观察者网等)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