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方电告台当局:悄悄参会不要招摇

  •     据台湾联合新闻网4月13日报道,台当局环保事务主管部门负责人张子敬12日率团抵达帕劳,参加13日至14日举行的第7届“我们的海洋大会”。此前,台当局外事主管部门称,“此次大会是台湾首次以官方名义与会”,还是台当局以所谓“最高层级”参与这项“国际会议”。
        报道称,对于以所谓“台湾”名义与会,国民党民意代表李德维批评,民进党当局“就是在偷渡台独概念”。
        台湾联合新闻网12日报道指出,日前传出美国建议台与会要保持“低调”,也再次提醒台湾所面对的国际现实。无论美国对台当局支持多强劲,宣称的双方关系多坚实,不能忘了美台始终保持非官方关系,且美国政府遵守其“一中政策”。
        据“驻美国台北经济文化代表处”电报转述美方的“强烈建议”,台湾此行务必低调,避免在会场或官方名册中使用有关标识、旗帜,担心各国代表因为中国大陆施压,避免与台湾代表团互动。
        据报道,美国除考虑自身的“一中政策”之外,也考虑到了其他与会国的立场,就怕北京抱怨或施压,使其他国家为难。报道认为,此次事件背后更大的问题是,美方电报外流是否影响台美之间的信任,以及是否有人不满政府过度宣传台美关系、“外交突破”,而刻意通过该电报再次提醒外界,台湾所面对的国际现实。
        对此,有岛内网友讽刺道:“帕劳海洋大会?抱歉我孤陋寡闻,听都没听过,参加这种会议可以干嘛?”还有网友说,台当局就是在“自嗨”。
        另据台湾中时新闻网4月11日发表题为《印太经济 美国为何不邀台湾》的文章,全文摘编如下:美国即将于5月启动“印太经济框架”,该框架成立的目的就是制衡中国大陆,与蔡当局近年的政策主轴“亲美抗中”一致。蔡英文也多次表示,要积极争取参与该框架。然而,美国至今仍未邀请台湾加入,显示台湾只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棋子。
        美国拜登政府于去年底明确表示不加入《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CPTPP),并抛出将建立“印太经济框架”的新构想,属于近年来推动“印太战略”的核心。
        在全球经贸自由化的趋势下,台湾陷入边缘化危机。
        加入亚太当前两大经济框架,有助台摆脱边缘化的困境。其中《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蔡当局不打算加入;虽已申请CPTPP,但需要全体会员国同意,且入会标准极高,还有许多困难尚待克服。“印太经济框架”虽不是传统的自由贸易协定(FTA),仍对台湾经贸自由化有一定的帮助,至少对执政者有“大内宣”的效果。
        “印太经济框架”的内容至今尚未公布,从美国官员的谈话可知,主要包含供应链韧性、数字经济、新能源与减碳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重点,在台美“经济繁荣伙伴对话”中不少都已列入重点议题。
        美国为推动该框架,去年底以来已与日韩澳和新加坡等盟国展开讨论,然而对台湾却一直态度模糊。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在参议院听证会被问及是否邀请台湾参与时,仅称未决定,还在讨论中。而路透社更报道,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在参议院的一场会议上表示,目前不考虑让台湾参与该计划,粉碎了蔡当局的幻想。
        美国不愿意让台湾加入的原因,是东盟国家担心台湾加入后,将使框架的“抗中”色彩过于明显,阻碍其加入的意愿,拜登政府因而选择牺牲台湾。反正蔡当局永远会以美国马首是瞻,即使没有加入该框架,仍会走在“抗中”最前线,这种招之则来、挥之则去的态度,仿佛台湾只是美国“印太战略”的棋子。
        从此案例可知,美国还是忌惮中国大陆,原来宣称支持台湾加入所谓国际组织或参与联合国体系,并非真心协助台湾“走入国际”,目的仅是为了自身利益。台湾民众还看不清楚美国的意图吗?(据《参考消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