裘雯涵
乍看之下,与今年年初时的疫情高峰相比,美国近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数已大幅回落,稳定在日增4万例左右。然而,随着奥密克戎毒株亚型BA.2在美传播,近日多家美媒已再次敲响警钟。
据彭博社、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10日报道,新冠检测数量的下降和确诊病例的数据缺失可能掩盖了美国疫情上升的趋势。越来越多美国专家也警告称,数据缺失可能会妨碍美国为下一波疫情做好准备。
数据缺失掩盖上升趋势
在美国,随着新冠检测数量的大幅下降,越来越多专家正在发出警告。彭博社直言,美国现在可能正处于病例激增中,但人们可能甚至“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根据美国疾控中心近日发布的数据,BA.2已占美国新增病例总数的72%。该变种比原始版奥密克戎更具传染性。
近日,美国华盛顿一场“高端局”就演变成一场新冠“超级传播活动”,美国众议院议长、司法部长、商务部长等政界要人此后纷纷“中招”,敲响美国防疫警钟。
美国部分地区报告的数据也显示出疫情已再次抬头。过去两周内,美国内布拉斯加州新增病例上升80%,亚利桑那州上升75%,纽约州上升58%,马萨诸塞州上升55%。
然而,从美国疾控中心公布的整体数据情况来看,美国疫情从3月中旬起呈现出平稳趋势,并未出现大幅上升。截至4月8日,美国7天日增新冠确诊病例数为28169例。住院人数也呈下降趋势,近期每天约1400人因新冠住院。
对此,多名美国专家警告称,数据缺失正在掩盖美国确诊病例数攀升的趋势。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医学伦理与卫生政策学院院长伊塞杰尔·伊曼纽尔告诉NBC,他认为美国疫情正处于增长期,“(病毒)正在我们身边,只是数据统计得不多”。
美国斯坦福大学传染病医师阿布拉尔·卡兰则认为,美国感染人数总是比检测到的更多,“相比大流行初期,现在而言更是如此”。
为何数据被低报
为何专家认为美国新冠确诊人数或被低报?分析人士认为,缺乏检测是病例被低报的主要原因。
今年1月,美国正处于奥密克戎浪潮高峰期,当时全美每天进行超过200万次新冠检测。但根据美国疾控中心最新数据,截至4月11日前,检测次数已经下降至平均每天53万次。
彭博社称,随着美国试图摆脱这场大流行病,对病例检测的要求已降低,联邦资金的重点也被转移。
随着政府结束补贴,越来越多新冠检测中心关停或提高检测价格,也让更多美国人选择在家中进行免费或可用医保覆盖的抗原检测。但这已引发新的问题。
NBC称,即便人们在家中的检测结果呈阳性,美国疾控中心也并不要求进行上报。这导致大部分家庭检测的结果都未被纳入公共卫生数据中。
此外,自今年2月下旬起,美国疾控中心已不再依据确诊病例数和阳性率,而是依据住院人数和ICU收治能力来决定社区一级的风险程度。美国部分州也已完全停止向疾控中心报告每天的新增确诊病例。
杜克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兼职教授乔纳森·奎克直言,由于公共卫生系统没能抓住每一个人,美国的病例数和检测正变得“愈发不靠谱”。
难以为下一波疫情做准备
随着疫苗接种率的提升,BA.2导致的重症率已相对降低。有声音称,现在继续追踪每一个病例已变得不再重要。
然而,这种说法正遭到越来越多质疑。
专家已警告称,数据缺失可能会妨碍美国为下一波疫情做好准备。通常住院治疗和死亡都发生在患者最初感染新冠的几天至几周之后。如果不进行大规模检测,就无法及时察觉病例的增加,直到为时已晚,束手无策。
“疾控中心正在低估和淡化病例数。”耶鲁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传染病学专家格雷格·冈萨尔维斯表示:“在看到住院数和死亡人数上升之前,他们的警钟不会敲响。但这些都是滞后指标。”专家强调,继续跟踪确诊病例至关重要,这将保护易受感染人群,并在出现医疗资源挤兑前,对新一波疫情做出反应。
此外,从100多年前的经验来看,越是到疫情后期,人们越该提高警惕。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曾不断被提及的1918年流感大流行仍能对我们起到警示作用。
彭博社称,1918年,在经历两轮病毒暴发后,确诊病例数开始下降,公众情绪发生改变,公共卫生措施也相继取消。但到了1919年,就在大流行的尾声,第四波疫情席卷纽约市,这波疫情导致的死亡人数甚至比前几波还要多。
“大流行后期的几波疫情有时是最致命的。”冈萨尔维斯坦言,“因为人们已经开始放弃。”(据上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