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BC拍摄“上海张江事件”抹黑中国抗疫

  •     当前,上海的疫情正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防控工作已进入最吃劲阶段,此时最需要的是凝聚全社会力量同心抗疫。而与此同时,英国广播公司(BCC)却再度“故技重施”,派人拍摄了一段有关上海疫情的视频,质疑抹黑中国的防疫政策。
        4月15日,BBC驻上海记者白洛宾(Robin Brant)发布视频,报道了日前在上海浦东张江地区发生的事件。他的报道妄称,当地政府在疫情期间试图征用公寓作为临时隔离设施,这在民众中间爆发了一场罕见的抗议,而身穿防护服的警察则动用武力,暴力驱散了抗议人群。
        作为一名媒体人,白洛宾在其视频报道中,刻意播放了大量民众哭喊、警民对峙的负面镜头,且一味地强调其个人对此事件的定性和看法,全然没有对整起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详细说明,也未援引张江集团事后所发的情况通报。他所要渲染突出的,只有“警察暴力执法”、“警民紧张对峙”以及“疫情导致当地面临社会动荡”等内容。
        在他的推文评论区,一位在华新西兰媒体人、现供职于《上海日报》的安柏然(Andy Boreham)连发9条留言,从背景事实、事发当时情况、事件要点等方面,详细说明和解释了近日在张江纳仕人才公寓发生的真实情况。看完会发现,其所说的真相完全批驳了白洛宾的那则视频报道。
        4月15日,BBC中文网发布了一段视频报道,报道记者白洛宾也在其个人推特上同步发布。白洛宾的推文写道:“中国上海的‘新冠清零政策’正在把一些人逼上绝境,(这是一场)小规模但意义重大的对抗,差不多三周时间里,我们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情况吗?”
        白洛宾所指的,是4月14日在张江发生的事件,不过他并未客观公正地还原和梳理现场情况,而是一味地通过个人视角进行报道,其中不乏使用了许多“煽动性词语”。
        “在光天化日之下,一场对抗发生了,警察对民众采取武力。”视频一开头,白洛宾就如此渲染道,并配上了多个伴有尖叫声和警民对峙画面的现场镜头。他声称,在上海浦东的一个地区(张江),从头到脚身穿防护服的警察强迫人们离开他们租住的公寓,以便政府将这些住房改为临时隔离点。
        配合着另外多个民众哭喊的视频画面,白洛宾刻意指出,警察的这些做法“太过头了”,“一些人被扣押”,“他们的绝望显而易见”,并声称这些“抗议”在上海实行封控的当下,是“一个大胆的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段视频报道里,多次强调“警察暴力执法”、“民众愤怒而沮丧”等字眼,但始终没有对整起事件的前因后果进行详细说明,也并未援引事后的相关公开通报内容。
        白洛宾在视频最后声称:“抗议的规模较小,但随着封控的进行,这是愤怒和沮丧的迹象,中国政府担心的是更大规模的社会动荡,并且可能是最不能容忍的。”
        就在白洛宾的推特发布其视频报道后,目前在《上海日报》工作的在华新西兰媒体人安柏然连续留言9条内容,回复了白洛宾的视频推文,对日前发生在张江的时间做了详细的说明。
        安柏然首先表示,感谢白洛宾承认这是一个“小范围事件”,不能代表是上海整个城市正在发生的事情,并对背景事实作了介绍:“这是在一个‘人才公寓’所拍摄到的视频,是政府为‘各类人才’提供折扣租住公寓的地方,通常在一些特殊地区,以吸引高技术职工。”
        随后,安柏然又列出了“张江事件”中一些需要注意的要点信息。
        安柏然在上海生活、工作了近10年,其推特账号此前已被该社交媒体打上了“中国官方媒体”的标签。而在自己的推特简介上,安柏然这样写道:“不是吹捧中国的投机者,而是讲述事实的媒体人”。
        此前,安柏然曾亲自走访各地,并发布了关于中国民主和新疆真相的视频,反击西方一系列偏见和谣言,却也因此遭到了西方媒体的攻击和污蔑。而反观长期自我标榜“报道真实”的BBC,其驻华记者曾多次在涉疫情和涉疆等报道中,对中国进行造谣抹黑。
        这一次发布视频报道的白洛宾,也早已劣迹斑斑。去年河南发生特大暴雨灾害时,他曾公开造谣“乘客们会被扔在站台上等死”,歪曲中国政府全力组织救援以及当地民众奋勇自救的真实情况,影射攻击中国政府,充满意识形态偏见和双重标准不实说辞在中国迅速激起公愤。此后,BBC不但不反思自身问题,反而发表颠倒黑白的“声明”,对中方妄加指责。
        去年7月2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就曾点名BBC和白洛宾的这一涉及河南的虚假报道,并指出,BBC长期以来抱守对华意识形态偏见,多次制播假新闻,在涉港、涉疆、涉新冠肺炎疫情等问题上散布虚假信息,对中国大肆攻击抹黑,严重偏离新闻职业准则。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BBC长期戴着有色眼镜报道中国,一再拉低BBC在华信誉。
        而这一次,BBC和白洛宾又在涉及上海疫情的报道中“故技重施”,在华信誉倒是没有再被拉低,因为已经彻底“信誉破产”。(据观察者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