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军 王诗雨
俄乌冲突发生以来,难民问题是危机溢出效应的主要表现之一。目前,已有超过500万人逃离乌克兰。与来自中东北非的穆斯林难民相比,欧盟国家对欧洲白人基督徒难民可谓“敞开怀抱”。
正如一些欧洲学者所指,西方媒体构建和塑造了乌克兰与欧盟在文化上相似的概念,他们被视为“英雄的代表,保卫他们的国家免受军事强国的侵略”,类似的价值观显然已经左右了欧洲民众和政治领导人的态度。
欧盟在难民问题上的“双标”显而易见,却并非本文主题。笔者想说说这些难民的际遇,包括他们和接待者之间的故事。
同情容易,同住太难
在欧盟的集体政治氛围下,1100万人口的比利时已接待了10余万乌克兰难民。如果说大部分难民得到了较好的接待和安置,但由于语言、文化、饮食和风俗习惯的不同,还是出现了许多矛盾和误解,乃至“文化冲突”。
对梅拉妮来说,近一个多月是她“最憋屈”的时光。她家接待了一名乌克兰母亲、两个青春期的孩子。平时爱说爱笑的梅拉妮感到最不爽的是不能直接与“客人”交流,只能通过谷歌翻译软件沟通。
梅拉妮是主动申请接待乌克兰难民的,但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相处实在不容易。她在电脑前工作时,两个乌克兰年轻人会用手机播放“听不懂”的广播节目。梅拉妮小心地解释了几次,建议他们使用耳机,但似乎很难让他们改掉习惯。尽管如此,梅拉妮还是愿意继续接待这家人。
“我不想一开始就让他们难堪,我只能用‘他们经历过恐怖和死亡威胁,应该帮助他们’来宽慰自己”。
布鲁塞尔的菲利普夫妇接待了一家祖孙三口。虽然大家有时候一起吃饭,但她们三口却总是喜欢呆在自己的房间里,按照自己的节奏生活。菲利普夫妇提出帮助她们办理各种行政手续也遭到拒绝,因为她们“不愿意欠太多人情”。
一位叫安娜的乌克兰难民告诉媒体,大量乌克兰难民涌入欧洲国家,产生的“文化冲突”是双向的。
绝大多数乌克兰难民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他们有的只会几个简单的英语单词。另外,乌克兰人独立性强,不愿成为别人的累赘。他们觉得在外国人家里吃、住已经很内疚,因此,不愿意在其它事情上“欠人情”。
据有关部门的调查,乌克兰难民是二战以来欧洲大陆出现的最大规模的难民潮,时间短,数量大,对接待国的确是个巨大的考验。
而且,欧洲接待乌克兰难民与以往接纳叙利亚、阿富汗和非洲难民的不同之处是,乌克兰难民绝大多数是直接住到接待家庭,与接待家庭同吃同住同生活。大多数欧洲人有条件提供吃住,却没有完全做好全天候与“外国人”生活在一起的心理准备。
犯罪集团的“猎杀目标”
如果说,在比利时出现较多的问题还属于“文化冲突”的话,那么,在欧洲其他国家已出现贩卖妇女和儿童的案件,则是更令人忧虑的问题。
俄乌冲突爆发后不久,网上搜索“乌克兰女人与性”的次数激增,这令欧洲国家执法机构感到不安。许多观察人士担心,这些逃离了战争的难民面临被贩卖和被迫遭受性剥削、卖淫或劳动剥削的可能。
据估计,每年全球人口贩运行业的规模高达1500亿美元。非政府组织“欧洲失踪儿童”的秘书长阿赫耶·莱文则尤其担心大量没有成年人陪伴的乌克兰儿童。
联合国难民署联络处主任威廉姆斯表示,必须警惕潜在的针对乌难民人口贩运风险,也要警惕劳动剥削、性剥削和性虐待。
尽管欧洲不少国家已经接待了乌难民,并允诺提供住房、交通便利、工作机会、儿童入学等特殊优惠条件,但西方犯罪集团也在利用乌难民危机从事人口贩卖活动。
波兰、罗马尼亚、匈牙利、德国等国已相继出现拐卖、侵害乌妇女和儿童权益事件。一些西方慈善组织也纷纷发出警告,乌难民已成为了犯罪集团的猎物和人口贩卖集团的“商机”。
实际上,俄乌冲突前,包括乌在内的东欧国家就是欧洲发达国家贩卖人口和从事性产业的主要来源地。俄乌冲突爆发后,一些欧洲国家“主动”接待乌难民,但因时间仓促,准备不充分,也没有相应的法律约束,人道主义救助处于无序状态。
一些所谓的人道主义组织,甚至个人来到乌边境地区随意“拉人”。许多乌克兰难民在匆忙中背井离乡,除少数人在欧洲国家有亲属外,绝大多数难民没有既定目标,给人口贩子和别有用心之人以可乘之机,而女性和儿童是他们最佳的猎物。
在俄乌冲突初期,波乌边境每个火车站都出现大批“好心人”,表示愿意免费拉难民前往欧洲任何地方。波兰某慈善机构负责人表示,有波兰人承诺为难民提供工作,到了目的地却遭到雇主虐待,不给工资。还有人扣押难民证件,勒索金钱。一名入境波兰的乌女性在边境被人“免费”带到华沙后被索要金钱,还威胁她从事性交易抵债。她呼吁同胞一定要对陌生人要保持警惕。
波政府承认,由于战火因素,无法审查所有慈善机构和“好心人”的身份,不排除有犯罪分子混在其中。波一处边境检查站表示,已抓捕了几名贩卖入境妇女、儿童的犯罪嫌疑人。
根据乌政府的数据,已有5000名儿童下落不明。
欧盟各国也在想办法打击贩卖人口。波兰政府日前通过法案,将贩卖人口的最低刑期从3年提高到10年,将贩卖儿童的最高刑期从10年提高到25年。斯洛伐克打击人口贩卖的机构也加强了边境巡逻。
分析人士认为,乌克兰难民不是经济难民,也非政治难民,是受到战火影响,在西方的“热情邀请下”而背井离乡的难民。因此,一旦国内局势趋稳便急于返回。
其次,此次难民数量众多,加之经历两年多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欧洲国家经济复苏乏力,就业困难。西方国家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做出的任何承诺都显得苍白无力,除了勉强提供暂时的吃住保障外,根本不可能为乌克兰难民提供赖以生存的就业岗位,兑现各种承诺。
最后,乌克兰难民中许多人接受过高等教育,有体面的工作和完整的家庭,与其受寄人篱下之苦,不如早日回到故土与亲人团聚。(据光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