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佳
俄乌冲突已持续两个多月,欧盟正致力于推动新一轮的制裁措施,试图通过禁止进口俄罗斯石油来打击俄方的能源行业。尽管有欧盟官员希望能从中东地区进口石油来弥补俄罗斯的缺口,但美媒近日指出,中东产油国家未必会“拯救”欧洲。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指出,沙特和阿联酋是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闲置石油产能最多的国家,其剩余的产能足以每天再生产250万桶石油。然而,沙特在今年3月已明确拒绝了美国提出的石油增产要求,这意味着OPEC也不太可能会听从欧洲的增产需求。
美国能源信息公司“能源情报”记者阿梅娜分析称,在OPEC看来,导致油价上涨的俄乌冲突是地缘政治问题,超出了该组织的能力范围。同时,OPEC也非常重视与俄罗斯的关系,他们更倾向于在俄乌冲突中保持中立的态度。
分析人士对CNN表示,在沙特和阿联酋都缺乏增产意愿的情况下,唯一可行的途径就只有让供应商削减亚洲客户的供应,并将这部分产能用在欧洲国家身上,但这种做法是“需要代价的”。
伊拉克是海湾地区另一个重要的产油国,报道称,该国目前的石油日产量大约为每天434万桶,最大产能为每天500万桶。尽管在理论上,伊拉克的每日产量还能再提高66万桶,但基础设施建设的缺乏和政治动荡基本打消了这种可能。
为了弥补欧洲国家需要的石油产量,CNN甚至还把目光投向了与西方国家关系恶劣的伊朗。由于遭到美国的制裁,身为产油国的伊朗被长期排斥在全球石油市场之外,但伊核协议谈判使得该国有望重新加入石油贸易。
CNN称,如果美国能够取消制裁,伊朗每天可以向市场提供120万桶石油。但这一切的前提条件,是美国和伊朗能够在谈判桌上达成一致。自2021年4月起,伊核协议相关方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举行了多轮谈判,但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双方仍有许多分歧未能得到弥合。(据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