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宾媒体5月10日公布的初步统计结果显示,菲律宾联邦党候选人费迪南德·罗穆亚尔德斯·马科斯(小马科斯)赢得9日举行的总统选举。正式选举结果有待菲选举委员会确认。
根据初步统计结果,在已完成计票的92%选票中,小马科斯的得票率为56.59%,以绝对多数赢得总统选举。
然而,一些美国媒体却纷纷给小马科斯贴上“独裁者之子”的标签,强调他作为菲律宾已故前总统费迪南德·马科斯之子的身份。此外,美国有线新闻网(CNN)等媒体认为小马科斯相比其竞选对手“对中国更友好”,进而宣称他的胜选“可能是中国的胜利”。
对此,广西民族大学东盟学院副院长葛红亮告诉记者,美国等西方媒体一直就是持简单的二元对立思维,认为菲律宾政府不是“亲美”就是“亲华”。它们不断将小马科斯描绘成“独裁者之子”,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属于“亲美派”的小马科斯将“挑战”西方强调的所谓“自由民主”价值观。更重要的是,美国将菲律宾视为其“印太战略”中的一颗重要棋子,所以他们对于菲律宾政坛动向极为关注、也极为敏感。
至于CNN等媒体将小马科斯炒作为“亲华派”,国际问题专家许利平认为,我们应该对此保持警惕。诚然,小马科斯多次对华展现友好态度,在大选前,他还特意拜访了中国驻菲律宾大使,参与了一些中菲双边活动;在南海问题上,他的表态与杜特尔特相似,主张搁置分歧,寻求双边解决方案。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小马科斯上台后,会对中国采取“一边倒”的政策。
“要警惕西方媒体对小马科斯的‘抹红’”,许利平称,小马科斯就任菲律宾总统之后,很大可能会在中美之间寻求平衡,而这也是立足于菲律宾本国的国家利益。菲律宾毕竟是美国盟国,在军事安全方面还是会依赖与美国的合作。小马科斯上台之后,不排除美国通过向菲律宾军方施压在南海等问题上挑事,使中菲关系经历波折的可能性。
国内媒体评论认为,需要警惕的是,无论是杜特尔特还是小马科斯,美西方舆论给他们贴上“亲华派”的标签,这是一种话语陷阱。这个词已经被美西方舆论扭曲成“向中国磕头”的代名词,他们实际上是想利用这个标签来阻挠、恐吓菲国内的对华善意和理性,挑拨中菲关系。(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