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空间站建造进入决战决胜阶段

  •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5月10日报道,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10日凌晨1时56分,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约10分钟后,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2时23分,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成功。
        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状态设置,于8时54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向端口。
        据中国媒体报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22次发射任务,是空间站建设从关键技术验证阶段转入在轨建造阶段的首次发射任务,也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的第420次飞行。
        此外,美联社5月10日也报道了天舟四号货运飞船发射。报道说,天舟四号货运飞船装载了神舟十四号3名航天员6个月在轨驻留物资以及实验设备和维持空间站运行的备品备件等。上一批航天员在驻留空间站6个月后于上月返回地球,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历时最久的空间任务。
        中国计划在今年7月和10月再发射两个实验舱,与2021年4月发射的天和核心舱形成“T”字基本构型,完成空间站的在轨建造。
        报道还说,中国的空间计划于2003年将该国第一位航天员送入轨道,使中国成为继苏联和美国之后使用本国资源实现这一目标的第三个国家。中国的月球车已经登陆月球,去年又实现火星车登陆。中国还从月球带回了样品,官员们也讨论了可能的载人登月任务。中国政府在2020年宣布,中国第一个可重复使用的试验航天器在试飞后着陆。
        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定于下月发射,将在轨驻留6个月。在神舟十四号任务接近尾声时,神舟十五号飞船将把另外3名航天员送达空间站,再驻留6个月,两批航天员将共同工作和生活5至10天,这是空间站上首次有6名航天员。
        香港《南华早报》网站5月9日在报道中说,天舟四号还携带了航天员开展材料科学、空间医学和微重力实验所需的物资和设备。天舟货运飞船长10.6米,货物舱直径可以达到3.35米,重约13.5吨,其中载货量达6.9吨。
        报道还援引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郝淳说,天舟四号的发射将是今年计划进行的六次发射任务的首次,以便在今年年底前完成空间站组装。
        今年4月17日,也就是神舟十三号航天员创纪录地在天和核心舱驻留6个月后返回地球的第二天,郝淳说:“2022年是完成空间站建造的决战决胜之年。”
        他说,今年也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30周年。建造中国空间站,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是实现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的重要目标。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分三个阶段实施:首先是发射载人飞船,然后是发射空间实验室,最后是建造多舱空间站。(据参考消息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