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特别报道
冲绳美军基地搬迁已拖26年
-
陈沁涵 南博一
冲绳美军普天间基地返还事宜已经拖了26年,日本中央政府和冲绳县政府互不让步,近日就搬迁计划更改设计一事再度陷入僵持。在冲绳县流传着这样一个段子,“班级郊游的时候,全班47个同学的行李,有七成由一个同学提着,这位同学对老师说:‘太累了,想想办法’。老师回答:‘把右手的行李换到左手怎么样?”“段子”中行李超载的同学正反映了冲绳的处境。日本47个都道府县,全国70%的美军基地设施集中在冲绳,而中央政府将普天间基地从宜野湾市迁至县内名护市边野古的计划,或许只是将负担“从右手换到左手”。5月,冲绳将迎来“回归”日本50周年。面对美军基地的难以承受之重,这个日本最南端的岛链陷入困境。
地方与中央角力
根据日本防卫省的公开信息,目前仅占日本国土面积0.6%的冲绳共有31个美军基地,占地面积超过驻日美军基地总面积的七成。而冲绳八成人口(120万人)生活在本岛中南部地区,那里集中了16个美军设施,驻冲绳美军犯罪滋事、高空坠物、噪音扰民,尤其是普天间机场位于宜野湾市中心,被称作“世界上最危险的军事基地”。1996年日美达成一致,5至7年内美军全面返还普天间机场,10年后敲定将普天间基地搬至名护市。搬迁需要填海造地并新建两条飞机跑道,冲绳民众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县政府通过不颁发填海造地的施工许可证叫停施工。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一作为岸田政府的“说客”,去年11月到访冲绳,希望与当地建立信赖关系,这一目标之前未达成,现在也同样难度颇高。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对松野直言,基地搬迁无法消除其危险性,希望中断计划。玉城丹尼在少年时期曾目睹美军交通事故引发的一场反美骚乱,后来回忆时说,“冲绳人心中压抑已久的某种东西在爆发”。玉城2018年从前任冲绳知事手中接过“反基地”大旗,坚持阻止边野古新基地建设。事实上,迁址边野古可能会带来新的危险。据共同社报道,日本地质调查单位曾在2015年向防卫省报告,指出在边野古基地建设区域东南部发现地基松软,有沉降的隐患,施工计划可能需要大幅变更。但日本政府没有理会,2018年底强行开始填海造地,开工后发现问题严重,需要实施大规模改良工程,工期也因此延长至2030年后。为避免出现“沙上楼阁”,防卫省计划在地基打入数万支桩来稳定,并于2020年4月向冲绳县政府提出变更设计申请。玉城丹尼强势回应“不予批准”。防卫省亮出“底牌”,启用行政不服审查制度,去年12月向国土交通省提出审查请求,要求冲绳县撤销不批准的决策。一番攻防战后,日本国土交通省于今年4月8日表示,在听取双方意见的基础上,委托土木工程学专家对施工进行鉴定,认为冲绳县的“不批准”决定无效,日本中央和冲绳县的对立再度激化,玉城丹尼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将仔细研究裁决书以做出应对。据《每日新闻》报道,如果冲绳县不接受裁决,预计国土交通大臣将通过具有强制力的“改正指示”来执行,而冲绳县最后的抵抗将是向总务省的第三方机关“国与地方纠纷处理委员会”提出审查要求。若如此,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将难免对簿公堂。美军与日方的“真心话”“转移到边野古是唯一的解决办法。”日本政府不断重复这句说辞,并表示考虑到要维持日美同盟的威慑力,同时又要消除基地给周边居民带来的危险,搬迁普天间基地是无奈之选。共同社报道指出,即使冲绳方面反对声浪强烈,日本政府也展现出“没有争论余地”的态度。但是有观点认为,其实美军的真实想法是,如果能继续使用普天间基地,搬迁不是必要的;而且边野古地区不完善的替代设施也令美军感到担忧,即使完成搬迁,也可能会继续部分使用普天间基地。根据日本防卫省网站资料,普天间基地的面积约476公顷,拥有约2700米的跑道。而边野古的跑道仅1800米,大型飞机的起降受限。另外,根据冲绳防卫局的调查,边野古新基地周边有包括民房在内的350多个建筑物,超过了美军设定的安全标准。前美国海军陆战队太平洋基地政务外交部副部长罗伯特·艾尔德里奇对日媒表示,“在边野古的设施无法替代普天间的功能,搬迁过去非但不是更好的选择,反而是更糟糕的。”从日美就普天间基地归还事宜达成一致,已经过去了四分之一个世纪,日本的安全保障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日本政府不断渲染周边国家所谓的军事威胁,美军的战略也在不断改变,这都是双方在签订普天间归还协议时未曾想到的。日本防卫省人士对共同社透露,“考虑到紧急情况下海军陆战队的出动,边野古基地几乎起不到作用。”美国政府问责局在2017年的报告书中也提到了边野古的飞机跑道“能力不足”,并明确表示“如果在找不到替代跑道的情况下返还普天间基地的话,很有可能妨碍美军的作战能力”。据《商业内幕》报道,尽管美国方面意识到边野古的设施不完善,考虑尽早解决普天间基地问题,稳固日美同盟,决定走一步看一步,如果出现紧急情况,可使用那霸机场作为美国海军陆战队的航空基地。“糖与皮鞭”二战后的冲绳处于美国“托管”之下,美军征用大量土地建设基地和设施。冲绳于1972年“回归”日本,美军基地并未随之消失。长期以来,日本政府以向冲绳提供振兴预算为条件,让其背负美军基地的负担,被视为“糖与皮鞭共用”的策略,这也造成民意的撕裂。围绕美军基地迁址边野古,名护市的民意充斥着复杂的情绪。在今年1月的冲绳县名护市长选举中,现任市长渡具知武丰以较大优势赢得连任,击败了在野党背书的候选人岸本洋平,前者默许基地搬迁,而后者持反对立场。这一选举结果也印证了日媒的民调情况。年轻一代中更多人看重经济振兴,经历过冲绳战役的老一辈人则更关注基地问题。在过去4年里,渡具知武丰就基地搬迁事宜与日本中央政府保持一致,获得了数十亿日元的美军整编补贴。名护市政府将这笔钱用于市内道路、体育场等基础设施建设,获得了市民的好评。对于整个冲绳县而言,经济发展与美军基地的存续密不可分。据时事通信社报道,2022年度的冲绳振兴预算较上一年度减额11%。 分析认为,这与冲绳政府不批准普天间机场搬迁方案变更有关。玉城丹尼对此表示,对于预算减额感到遗憾,“美军基地是当地经济发展最大的阻碍因素”。根据冲绳县民收入统计报告,冲绳“回归”日本初期,土地租赁费等与基地相关的收入占冲绳县居民收入比重相对较高,。但随着冲绳观光业和自身经济发展,比例在逐渐缩小。县政府认为,今后如果普天间基地返还,对旧址进行重建,冲绳对基地的依赖度将进一步降低。不过,冲绳县内很多地区并不如宜野湾市这样人口密集且适合商业设施建设。据《读卖新闻》4月9日报道,冲绳县内41个市町村中,目前有9个地区对美军基地相关收入的依赖度超过10%,个别村甚至超过三成。原本观光业是冲绳的支柱产业,新冠疫情肆虐下游客寥寥,给当地经济造成严重冲击,经济民生指标在全国持续垫底。冲绳知事递交放弃搬迁计划建议书日本冲绳县知事玉城丹尼于5月10日和首相岸田文雄在官邸会谈,并递交了建议书,内容是要求放弃将位于宜野湾市的美军普天间机场搬迁至名护市边野古的计划,以及修改《日美地位协定》。共同社11日报道称,岸田表示,“将为减轻美军基地负担继续努力”。玉城还向众参两院议长以及美国驻日大使馆负责人递交了建议书。玉城在与岸田的会谈中要求称,“希望通过对话摸索解决(边野古搬迁问题)的方法”。对此,岸田仅表示,“了解了您的想法,将阅读建议书”。另一方面,会谈时在座的官房长官松野博一在10日下午的记者会上称边野古搬迁“是唯一的解决方案”,不改以往立场,他对于修改地位协定也表达了否定见解。建议书结合美国统治下的琉球政府在回归前1971年秋天汇总的《回归措施相关建议书》制作而成,于5月7日公布。该建议书指出冲绳县的美军专用设施面积占全国的比例从回归时的58.8%增加至70.3%,基地集中的情况一直持续,呼吁解决这一负担。面对严峻的现实,许多冲绳人仍然希望实现“没有基地的和平冲绳”,以普天间基地搬迁问题为首,冲绳摆脱束缚的振兴之路漫漫。(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