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辽宁舰“打样”中国航母之路

  •     日本富士新闻网(FNN)报道,日本防卫省5月18日发布消息,当天上午发现2架中国轰-6轰炸机飞越宫古海峡。
        根据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18日发布的消息,2架中国轰-6轰炸机当天上午从东海方向飞来,穿过宫古海峡飞向太平洋。在太平洋盘旋转向后再次飞越宫古海峡,飞回东海。消息还称,对此,日本航空自卫队战斗机紧急起飞,持续监视中国轰炸机。
        富士新闻网称,日本防卫省方面18日发现的中国轰炸机疑似搭载导弹,防卫省认为中国轰炸机是在执行训练或搜集情报任务,正在进行分析。
        在连续多日发布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在太平洋起降训练行动后,17日和18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没有再进行相关发布活动,这似乎意味着辽宁舰在西太训练暂告一个段落。此次辽宁舰航母编队赴西太平洋进行远海训练是最让日本海上自卫队“忙碌”的一次,也是辽宁舰在西太海域开展训练时间最长,舰载机起降架次最多的一次。军事专家认为,辽宁舰在西太的长期训练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会有更多航母出现在西太平洋进行时间更长的训练。
        5月1日和2日,日本防卫省统合幕僚监部称“确认辽宁舰等共计8艘舰艇通过冲绳本岛和宫古岛之间海域南下,进入太平洋”。随后日本海上自卫队开始持续公开辽宁舰的动向,从3日起至12日,辽宁舰连续10天在冲绳以南海域实施了舰载机和直升机的起降,在14和15日也开展了舰载机和直升机起降训练,不过日方没有公布辽宁舰13日所处的海域以及是否进行舰载机起降。
        辽宁舰此次行动也引发日方史无前例的高度关注。公开报道显示,日本防卫相、日本统合幕僚长、日本海上幕僚长均对辽宁舰行动表示“关切”。据日本共同社报道,对于辽宁舰的动向,日本防卫相岸信夫10日称“迄今最接近我国(日本) ” “考虑到是接近南西诸岛和台湾的活动,必须密切关注”。日本统合幕僚长山崎幸二12日表示,中方“试图提高航母的航海能力以及在太平洋地区的能力”。日本海上幕僚长酒井良17日表示,辽宁舰的运用能力“虽然尚处于发展中,但不难想象会比海自和防卫省预想的更快提升水平。我们将进行客观评估,今后采取对策。”
        除此之外,日本还向外界公开了一份辽宁舰训练的“清单”,包括10天内舰载机和直升机起降已超过200架次;辽宁舰训练是全天候进行,一般从上午开始,最晚至晚上21时等等。
        军事专家宋忠平对记者表示,这展示出日本自卫队对辽宁舰24小时不间断跟踪监视的“成果”,“通过对辽宁舰跟踪监视,日本试图掌握辽宁舰舰载机起降频率和训练强度,以通过多年来的数据对比发现辽宁舰的战斗力发展。”宋忠平认为,日本对辽宁舰“十分关切”同时表明其“十分担心”,“多年来日本一直希望发展航母,没想到中国后来者居上,让日本失去优势,对此,日本的心理是很复杂的。从辽宁舰入列10年纵向发展来看,辽宁舰的每一次远海训练都是一次自我挑战和创新,以使航母的战斗力和保障力实现最优。毫无疑问的是,辽宁舰能在日本等国跟踪监视下从容不迫地开展半个月之久的训练本身就展示出一种自信。”
        宋忠平还表示,而从横向角度来分析这份“清单”,中国航母事业发展还需要不断磨砺,“和美军相比较,我们的航母和舰载机飞行员都很年轻,还需要不断提升航母舰载机起降能力,这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美军进行高强度的昼夜起降训练一天起降架次在200~300之间,当然美国舰载机使用弹射起飞方式时频度会更大。”
        辽宁舰在西太展开长达十余天训练的另一个意义是,为山东舰以及更多的中国航母“打样”。宋忠平认为,毋庸置疑,辽宁舰是一艘战斗舰艇,同时也是一艘训练舰艇,不仅仅是培养飞行员,还要就舰机协同,航母和其他属舰之间协同等诸多项目摸索经验。这也意味着辽宁舰在西太的长期训练仅仅是一个开端,未来会有更多航母出现在西太平洋,进行时间更长的训练。
        据台湾《自由时报》网站5月18日报道,上月才完成“闪电航母”概念验证的美国海军美利坚级两栖攻击舰“的黎波里”号,近日已抵达西太平洋,支持区内的两艘尼米兹级航母“林肯”号、“里根”号。台湾《自由时报》还指出,加上日本海上自卫队的“出云”号,与中国航母辽宁舰形成“4对1”的对峙局面。(据环球网、《参考消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