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约北扩,俄将新建12个军事单位

  •     5月18日,瑞典和芬兰正式申请加入北约,得到北约积极回应。5月20日,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表示,芬兰和瑞典加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导致俄边境军事威胁增加,莫斯科正在采取“适当的反制措施”进行回应,其中包括将在西部军区组建12个全新的军事单位。
    欧洲趋向“北约化”
        北欧国家瑞典和芬兰,长期奉行军事不结盟政策。冷战结束后,两国开始拉近与北约和欧盟的关系,但并没有突破中立国身份界限。1994年,两国加入北约“和平伙伴关系计划”,成为北约增强伙伴国。1995年,两国加入欧盟,开始参与欧洲一体化进程。2009年,两国加入北欧防务合作组织。总体而言,瑞芬两国采取军事不结盟政策,在复杂欧洲力量博弈中保持了特定平衡,为维护欧洲安全架构特别是北欧安全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次瑞芬两国申请加入北约,直接原因是受欧洲安全局势恶化影响,对未来安全环境和安全威胁的认知发生了重大变化。4月中旬,两国开始试探申请加入北约的可能性。时隔仅一个月,两国便正式申请加入北约。其目的不言而喻,即通过成为北约成员国,获得集体防御保护。
        此外,北约的态度也是推动两国加入北约的重要因素。美英德等北约主要成员国已公开表示欢迎两国加入。此外,立陶宛、爱沙尼亚、拉脱维亚和丹麦等国都纷纷表态,将推动和支持瑞芬迅速加入北约,给两国吃下“定心丸”。
        从两国所处地理位置看,芬兰与俄罗斯之间有长约1300公里的边界线,是欧盟成员国中与俄边界线最长的国家。芬兰加入北约,将使北约与俄陆地边界线增加1倍,俄罗斯国门将对北约敞开。瑞典虽与俄没有陆地边界,但扼守从北海到波罗的海的出入口。在俄罗斯现有的3个欧洲出海口中,圣彼得堡和摩尔曼斯克都在北欧,俄罗斯船只从这两个港口出海,需经过瑞典或芬兰海岸线,全程都会被密切监视,这对俄在波罗的海的行动构成极大制约。两国加入北约后,北约便可拉起一条北起北极圈南至黑海的漫长军事封锁线,使俄罗斯处于被全面包围状态。
        总体来说,两国“入约”后,将成为北约的“净贡献者”。两国放弃中立国地位加入北约,还可能产生示范效应,推动欧洲多元化安全诉求走向一元化,使欧洲安全格局完全置于北约体系之下。
    地区安全面临风险
        北约战略空间向北扩张,将对俄罗斯安全空间和战略纵深构成威胁,甚至直接威胁俄在极地、北海和巴伦支海的利益。俄罗斯第二大城市圣彼得堡距离芬兰边界仅170公里,几乎没有战略纵深。这意味着俄重要经济中心将完全暴露在北约威胁之下。
        北约上述举措引发俄罗斯高度警觉。俄外交部发表声明称,如果北约继续沿俄边境扩张,在北翼对俄构成军事威胁的话,俄将采取包括核威慑在内的报复措施。俄副外长格鲁什科警告称,瑞芬两国加入北约,就意味着“放弃无核地位”。俄可能改变战略核力量的目标设定,甚至在“飞地”加里宁格勒部署核武器。
        综合俄罗斯国际文传电讯社、塔斯社报道,绍伊古在最近的一次俄国防部小组会议上表示,西方的战略特点就是不断增加俄罗斯周边的军事威胁,作为俄罗斯近邻的芬兰和瑞典已申请加入北约,导致俄西部军区所面临的紧张形势正在进一步加剧。
        绍伊古称,由于这些新增的威胁,俄罗斯正在采取适当的反制措施,其中将在年底前在西部军区组建12个全新的军事单位及下级机构,而这些措施也将向部队提供现代化装备支持,“我们打算今年共接收2000多件先进武器装备”。
        绍伊古还指出,根据冬季训练结果显示,该地区军事编队的训练水平与上一年相比提高了25%。其中波罗的海舰队执行的战斗训练强度增加了42%,完成各类装备演习300多场。(据中国军网、观察者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