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英国:生活成本危机引发行窃热潮

  • 贾晓静

        在英国威尔士弗林特郡,超市工作人员简·琼斯最近经常看到,绝望的顾客偷窃日常用品。“大多数顾客开始精打细算,人们结账时总是抱怨价格。”她告诉英国《卫报》。
        由于牛奶、食用油和狗粮等价格大幅上涨,英国许多家庭承受着压力,手头拮据的人们为了省钱绞尽脑汁。琼斯发现,最近一段时间,大量顾客在晚上8点左右的“处理时段”来超市购物。他们在减价商品柜台前,争先恐后地抢购便宜货。
        英国《每日邮报》称,由于俄乌冲突、西方制裁俄罗斯导致物价上涨,自今年年初以来,英国的盗窃案数量大幅增加。“在英国,生活成本危机引发了入店行窃的热潮。”该报写道。
        超市里,就连许多普通商品也被装上了防盗扣,这在以前从未发生过。一些商店重新设置了单向进出通道,这种在疫情期间发明的购物路线,最初是为了帮助消费者保持社交距离的,现在则用来防止有人四处闲晃、伺机盗窃。“婴儿牛奶被装上了防盗扣。人们太绝望了……在自助结账处,越来越多的人在扫码结账时故意漏扫一些商品。有些商品从货架上消失了,比如打印机墨盒。现在,需要这些商品的顾客必须从柜台上拿一张商品卡片,跟随服务员到‘安全’的地方去取货。”琼斯说。英国零售行业杂志《杂货商》称,零售商们不仅要防范专业扒手,还要盯着普通人,避免他们临时起意,进行“不起眼的偷盗”。“过去,行窃者会把目标对准那些可以转手出售的高价值商品,比如酒类、剃须刀。现在,一种新型扒手占据了上风:他们只从货架上偷走日用品,连最便宜的商品都要。”
        英国食品基金会的一项调查显示,今年4月,英国有730万成年人因为生活成本问题而减少了食量,甚至一整天不吃东西。社交媒体上流行一张照片显示,瑞士莲巧克力和格林·布莱克巧克力棒被分别装在上锁的塑料盒里。过去,这种防护措施只针对小型电子产品、手机和其他值钱的物品。
        商业调查机构的零售分析师布莱恩·罗伯茨表示,超市里的盗窃情况正在恶化,英国“犯罪率已经爆表”。食物贫困问题专家、英国阿尔斯特大学高级讲师希尼德·富瑞博士称,贫困引发的盗窃不是新现象,“在以前的经济紧缩或经济衰退时期,我们看到过这种情况。它再次发生,说明政府需要推出有效的政策和解决方案,让大多数人能以体面的方式获得足够的收入。只要人们的生活用品有保障,就不会因为贫困而犯罪。”
        针对“爆表”的超市盗窃率,新上任的英国警察总长安迪·库克冒着触怒零售商的风险,建议警官们在执法时高抬贵手。他表示,警官应在决定是否起诉偷窃者时使用“自由裁量权”,同时“认真考虑是否有必要把那些偷食物的人拖上法庭”。
        “贫困、缺乏机会确实会导致犯罪率上升,没有什么现成的方法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库克说,当前英国的通货膨胀率达到9%,触及40年来的最高点,这对警方来说是个挑战。
        他并不主张“赦免”因贫困而犯罪的人,也不支持“放任人们入店行窃”,只是建议官员们“尽可能以最好的方式处理此类执法事务”。
        库克的观点得到了一部分治安官特别是贫困地区治安官的支持。“偷面包、奶酪或牛奶的初犯与偷东西成瘾的人是有区别的。”一名治安官告诉《卫报》,“有困难找警察,这是我们加入这支队伍的原因。我们可以将这些(偷窃)行为记录下来,提交给食品银行,或为这些人提供其他帮助。”
        也有一些人对库克持批评态度,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的长期盟友、警务大臣基特·马尔特豪斯就是其中之一。在新闻节目《早安英国》中,他指责库克的想法“老套”。“人们在经济上面临挑战,不代表他们可以犯罪。”马尔特豪斯说,大臣们将确保警方不会对偷窃食物的行为视而不见,敦促警方“不要放过那些因为生活成本危机而偷食物的贼”。
        “他们不应该忽视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罪行。”他说,“正义面前人人平等。我希望并相信,这不仅是警察的原则,也是法院运作的原则。”
        商业分析师克莱文·布莱克告诉《每日邮报》,随着物价上涨,“许多人难以抵挡入店行窃的诱惑”。“越是拮据,人越容易铤而走险。这对店主来说是个不得了的大问题,尤其是当警察对惩戒贫困犯罪不感兴趣时。”
        一家商店的老板告诉《杂货商》,他在几天前拦下了一个想偷洗衣粉和洗发水的老人。发生这样的事让人心碎,但他别无选择。
        有些顾客会在收银台前告诉琼斯:“满40英镑就停止扫码。”这时,琼斯会帮助他们筛选传送带上的东西,用更少的钱买更多的商品。“手头紧不是什么新鲜事,只不过这样的人越来越多了……很多人直到付款前还在犹豫,某些东西该不该买。他们心里肯定很煎熬。我们不应该让他们陷在难过的情绪里,毕竟我们都在同一条船上。”她说。(据《青年参考》)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