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纯国产火箭发射成功

  • 刘海生 樊巍

        伴随着韩国“世界”号运载火箭6月21日的顺利升空,韩国媒体一片欢腾。韩国《朝鲜日报》更是自豪地宣称,“这次成功发射证明韩国是世界第七个能够发射实用卫星的航天强国。”
        韩联社6月21日报道称,韩国首枚自主研发的运载火箭“世界”号当天下午4时在位于韩国全罗南道高兴郡的罗老航天中心升空,火箭在飞行约13分钟后,将180公斤的主载荷PVSAT卫星以及模拟载荷和4颗“立方星”卫星送入高度700公里的预定太阳同步轨道,此次发射任务取得成功。
        韩国《朝鲜日报》21日称,此前全球具备独立卫星发射能力的国家或组织总共有9个:俄罗斯、美国、欧盟、中国、日本、印度、以色列、伊朗、朝鲜。
        其中能将重量1吨以上的实用卫星送上太空的仅有前6个,以色列、伊朗和朝鲜只能将重量300公斤以下的卫星发射到太空。
        随着“世界”号的发射取得完全成功,韩国也成为世界第7个将实用卫星发射到太空的航天国家。
        在此次成功之前,韩国的航天之路堪称曲折。韩国最初购买俄罗斯技术组装的“罗老”号火箭曾接连两次发射失败,直到最后一次才发射成功。
        此后韩国将重心转向自主研发火箭。2021年10月21日下午4时,“纯国产”的“世界”号在进行首次入轨发射的尝试时,由于三级发动机提前关机,未能将1.5吨重的模拟载荷送入预定轨道,发射遭遇失败。
        随后韩国航空航天研究院组成调查委员会,最终确认事故原因是“火箭的结构设计不合理”。经过改进后,“世界”号重新被送上发射架,但因液氧贮箱出现数据异常以及遭遇大风天气,它的第二次发射曾两度推迟。
        对于韩国在航天领域取得的这个重大突破,中国空气动力学家、航天技术专家黄志澄21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世界”号火箭整体技术能力其实不算强。例如其一级火箭采用的KRE-75液氧煤油发动机的比冲不是很高,真空环境中仅为298秒,海平面仅为261.7秒,限制了火箭的整体性能。“世界”号火箭的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2.6吨,太阳同步轨道运载能力为1.5吨。
        黄志澄认为,“世界”号火箭的整体性能优于发射我国首颗人造卫星的长征一号火箭,但低于长征二号运载火箭的水平。目前中国这两型火箭均已退役。
        “中国国内一些民营航天公司研发的商业火箭运力也略优于‘世界’号火箭,例如星河动力的智神星一号火箭和蓝箭航天的朱雀二号火箭,运力都在‘世界’号火箭之上。”(据环球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