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砖北约峰会都离不开中国

  •     “本次会晤正值人类社会何去何从的关键节点。金砖国家作为重要的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大国,要勇于担当、勇于作为,为世界注入积极、稳定、建设性力量。”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3日晚在北京以视频方式主持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并发表重要讲话,会后通过了《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北京宣言》。此次峰会的召开,恰逢西方集团三场峰会轮番登场之际:23日—24日,欧盟领导人齐聚布鲁塞尔,考虑让乌克兰成为欧盟候选国;26日—28日,七国集团(G7)将在德国举行年度峰会;之后29日至3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最重要的北约峰会。在西方的“小圈子”不断制造对抗与分裂的当下,金砖国家代表广大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北京发出的多边主义呼声显得尤为及时和可贵。
    “呼吁金砖国家崛起”
        23日,习近平在主持峰会时总结了过去一年的国际形势,指出“金砖机制展现了韧性和活力,金砖合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成果”。他呼吁金砖国家,要发出公平正义的声音,推动国际社会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和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摒弃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反对单边制裁、滥用制裁,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家庭”超越霸权主义的“小圈子”。
        在峰会上,习近平发表了题为《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 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的讲话。他说,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我们既要回望来时路,牢记金砖国家为什么出发;又要一起向未来,携手构建更加全面、紧密、务实、包容的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同开启金砖合作新征程。
        本次金砖峰会的主题是“构建高质量伙伴关系,共创全球发展新时代”。会后发表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北京宣言》聚焦加强和改革全球治理、团结抗击疫情、维护和平与安全、完善金砖机制建设等议题,达成75项共识。    

        “习近平呼吁金砖国家崛起”“习近平说冷战思维必须结束”,路透社23日晚第一时间报道称,中国领导人在峰会上批评了滥用国际制裁的行为,并呼吁俄罗斯、印度、巴西和南非担负起他们的国际责任。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23日称,中国领导人有关冷战思维和集团对抗的表态似乎暗指美国和北约,他认为西方制裁会给世界人民带来伤害,“习近平的讲话给此次金砖国家领导人峰会定调,并令外界洞察到中国的优先事项”。

        “金砖会晤需聚焦打破西方霸权”,《印度快报》23日评论称,俄乌冲突使得金砖峰会的议程变得复杂。金砖国家中的一些成员可能成为西方针对俄发动经济战的潜在目标,现在是金砖国家和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认真努力创建一个不依赖美国主导机构的平行经济集团的时候了”。报道称,金砖国家当前的困境也可能是“挑战以单边主义和排他性为主导的现有体系的契机”。
        据法新社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23日在金砖峰会上呼吁巴西、印度、中国和南非,在面对西方的“自私行为”时应团结合作。
        “只有在诚实和互惠的合作基础上,我们才能找到摆脱这场危机的出路。全球经济之所以发展出这场危机,是由于某些国家的考虑不周和自私行为。”据报道,普京23日在金砖峰会上指出,这些(西方)国家“实际上是利用金融机制,将自己在宏观经济政策上的错误转嫁到全世界”。
        普京称:“我们相信,现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金砖国家领导人来制定统一的、积极的进程,以形成真正的多极政府间关系体系。”他表示,金砖国家“可以期望获得许多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国家的支持,因为这些国家力图拥有独立的政策”。
    中国发挥引领作用
        拉美社6月23日报道称,在世界备受新冠大流行、经济危机和俄乌冲突影响的背景下,23日召开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四次会晤将重点放在促进发展与和平上。
        金砖国家领导人分析了在日益复杂的全球环境中赋予该机制更大影响力的前景。会晤有望使该机制作为推动国际关系稳定的积极、建设性力量的地位得到巩固,并为国际关系注入更多稳定性。
        作为2022年金砖国家主席国,今年以来,中国已成功举办了70多场会议和活动。所有活动都达成了重要共识,扩大了五国在各领域的合作,尤其是共同捍卫多边主义,反对霸权和单边主义的意图。
        分析人士认为,此次金砖领导人会晤是北京在全球不稳定时期推广其治理和发展模式的一个机会。
        复杂动荡的地缘政治背景下会晤为背景提供了一个及时的平台,以阐述其对处理国际关系的愿景。
    北约秘书长炒作
    新“战略概念”
        北约峰会将于6月29日至6月3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
        北约网站22日刊登了斯托尔滕贝格与美国政治新闻网记者莉莉·拜尔的线上对话实录。斯托尔滕贝格再次称,即将在北约峰会上公布的新“战略概念”文件将首次提到中国及其“对我们的利益、安全和价值观构成的挑战”。
        对话实录显示,拜尔向斯托尔滕贝格转述了一名来自葡萄牙听众提的问题:“中国将如何被纳入进北约新的‘战略概念’中?中国对北约构成的威胁是较小,还是将继续成为未来的主要威胁?”
        斯托尔滕贝格回答称,在北约峰会上,与会领导人将讨论“中国及其对我们安全产生的影响”,他认为这对北约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进步”,因为在目前的“战略概念”文件中,“没有一个字提到中国”。当前北约的“战略概念”是在2010年的里斯本峰会上达成的,“彼时我作为北约成员国挪威的首相在那里,自此,世界发生了很大变化,这(种变化)将反映在(新)‘战略概念’中”。
        6月16日,他在北约防长会议后的新闻发布会上称,北约将在此次峰会上就新的北约“战略概念”作出决定,“阐述我们对于俄罗斯、新兴挑战的立场,以及首次阐明我们对中国的立场”。斯托尔滕贝格还称,在这一背景下,他对亚太国家领导人首次参加北约峰会表示欢迎。
        在去年6月的北约布鲁塞尔峰会上,北约国家领导人同意在今年6月的马德里峰会上确定新“战略概念”。北约网站显示,“战略概念”概述了“北约的持久目标与性质、基本安全任务及其在不断变化的安全环境中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指导其未来政治和军事发展”。自1949年以来,北约发布过7份“战略概念”文件,1991年、1999年、2010年及即将发布的2022年“战略概念”文件都作为非机密文件向公众公布。
    “针对的就是中国”
        美国等西方领导人本月底将齐聚欧洲,参加七国集团(G7)会议和北约领导人峰会。当地时间6月23日,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事务协调人柯比(John Kirby)介绍了美国总统拜登为期5天的欧洲之行,称西方领导人将在会议期间继续挺乌制俄,同时专注于应对未来挑战,其中包括中国。
        柯比称,全球安全格局较以前发生了很多变化,现在“是同盟采取行动的时候了”。而当现场有记者提到“北约新战略概念针对中国”时,柯比对此进行确认:这正是我们盟国对中国担忧的映射。
        柯比告诉在场记者,会议将提出对于中国在一些关键领域构成挑战的应对之策。首先,拜登将正式启动“重返更好世界倡议”(B3W),该倡议是美国于去年G7会议上提出的一项旨在与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抗衡的全球性基础设施建设计划;其次,拜登将推动北约提出针对中国的新“战略概念”。 
        在发布会上,柯比特别提及,此次北约峰会将首次有来自澳大利亚、日本、新西兰和韩国的“印太”领导人参加。他说,这明确表示美国及其盟友“捍卫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原则,也证明了乌克兰问题“没有分散我们对‘印太’和中国的注意力”。
        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6月23日指出,北约是冷战产物和美国主导下的全球最大军事联盟,是美国维护霸权、操控欧洲安全格局的工具,同时代发展潮流背道而驰。北约明明是北大西洋军事组织,近年来却跑到亚太耀武扬威。“北约已经搞乱了欧洲,不要再搞乱亚太、搞乱世界。”
        对于日韩澳新将参加北约峰会一事,汪文斌称,中方一贯认为,国家间发展关系应当有利于世界和平与稳定,不应针对第三方和损害第三方利益。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金圣翰22日在发布会上表示,韩国总统尹锡悦将于6月29日和30日出席在西班牙举行的北约峰会。韩方还计划在比利时布鲁塞尔设立韩国驻北约代表处。
        这将是韩国总统首次出席北约峰会,也是尹锡悦执政后首次出访。金圣翰表示,尹锡悦计划与10国首脑举行双边会晤,讨论核电、芯片、新能源、军工产业等双边事务,并争取各国支持釜山申办2030世博会,支持韩国解决朝核问题。
    美鼓噪建立“太平洋北约”
        虽然韩国政府想撇清尹锡悦参加北约峰会与“反华反俄”的关系,但美国和北约并不这样认为。美国国务院发言人22日表示,韩国虽并非北约成员国,却是北约的重要伙伴,应并肩应对共同挑战。他称,美国和盟友面临的共同挑战不仅包括俄罗斯,还有中国。
        今年以来,北约加紧拉拢亚太国家的步伐。今年4月,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表示,支持北约加强与日韩澳新的军事合作。北约军事委员会主席鲍尔于同月访韩,讨论推进“实质性”军事合作。5月5日,韩国宣布加入北约合作网络防御卓越中心(北约网络防御中心),成为该中心首个亚洲正式成员国。(据环球网、观察者网、《参考消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