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亚太四国领导人各怀心思参加北约峰会

  •     据北约官网消息,即将于6月28日至30日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将讨论当下和未来最为紧迫的安全问题,并将推出北约新的“战略概念”。从会前多种信息可见,北约峰会剑指中国意味颇浓: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在多个场合预告,此次峰会即将推出的新一版“战略概念”将首次提及中国。而首次受邀参加北约峰会的日本、韩国、新西兰、澳大利亚四个亚太国家领导人已各怀心思飞赴欧洲,多位专家分析指出,亚太四国参会或有意拉拢美欧盟友在地区遏制中国、或迎合美国借助北约平台提升国际地位,但总体来看,将北约势力引入亚太地区是“引狼入室”,不利于亚太地区的和平稳定。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为参加七国集团(G7)领导人会议已早早抵达欧洲。据日本《读卖新闻》6月27日报道,岸田文雄6月26日晚出席G7领导人会议,在谈及外交安保议题时主要介绍了东亚“严峻的安保环境”,声称“在印太地区,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企图亦在持续且加强”,并首次在G7领导人会议期间直接抗议中国在东海开发油气田。据日媒分析,岸田在北约峰会上将延续其在G7峰会期间的论调。日本《每日新闻》预计,岸田还会向北约表明,日本将增强防卫能力建设,并将俄乌冲突与“台湾有事”联系在一起,呼吁北约加大对印太事务的关注和参与力度。
        韩国总统尹锡悦是亚太四国中最晚启程的领导人。据韩联社6月27日报道,尹锡悦当天从首尔飞赴马德里,这将是韩国宪政史上首次由总统出席北约峰会,也是尹锡悦就职以来首次出访以及首次亮相多边外交舞台。
        在韩媒看来,尹锡悦此次北约之行重头戏是韩美日三国领导人会晤,这也是三国时隔4年9个月再次举行领导人会谈。韩国《中央日报》6月27日称,韩美日领导人会晤关键点在于加强三国安全,在安保和经济层面遏制中国,以及为改善韩日关系间接寻找突破口。虽然韩国总统办公室方面对外“撇清”参加北约峰会并非“反华”,但有观点认为,这次三国领导人会晤很可能会直接或间接地针对“中国威胁”一致发声。
        分析指出,与积极借助北约势力抗衡中国的日本略有不同的是,韩国相对处于更加被动、服从美国的角色,其参加北约峰会整体来看不是针对中国,更多是迎合美国、借助北约提高自己的国际地位。
        新西兰总理阿德恩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内塞于6月26日出发,作为大洋洲地区两个主要国家,澳新领导人在出发前的表态中同时将重点放在俄乌冲突以及中国在太平洋地区日益增长的影响力上。
        据新西兰“Newshub”新闻网报道,阿德恩认为北约峰会的主题将是“更广泛的地区安全问题”,并将“更广泛地表达我们在印太地区看到的情况”。报道称,阿德恩是在暗指中国及其在太平洋地区的行动。不过,阿德恩表示,她在北约峰会的表态将坚持新西兰一贯立场,强调“新西兰有独立的外交政策”,拒绝过多谈论台湾问题。
        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报道称,阿尔巴内塞6月26日出访前重申了澳大利亚对乌克兰的支持,同时担心俄乌冲突对包括印太地区在内的全球安全局势造成影响,并对俄罗斯与中国之间的“亲密关系”表示担忧。
        分析指出,在美国大力推动“印太战略”之后,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的战略地位似乎一下子就被凸显出来了。澳大利亚希望能在重要的国际战略框架中占得一席之地,美国正好利用这样的心态,将其拉入到北约这样的小圈子中。(据环球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