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印度,要养不起军队了

  • 白广灿

        2022年6月14日,印度国防部推出了名为Agnipath(意为烈火路径)的新征兵计划,并计划马上重开已经暂停两年的征兵集会。
        此令一出,旋即在包括比哈尔邦、哈里亚纳邦、拉贾斯坦邦在内的11个邦引发激烈抗议。参加抗议的年轻人指责政府推卸责任,在一些地区,抗议者还焚烧了列车,并引发持续的骚乱。

        为什么这次的征兵法会引发抗议呢?说起来,与印度的兵役制度和养老金制度有关。

    莫迪政府打破军队铁饭碗

        印度当前施行的是志愿兵役制,除非出现士兵主动提出退役申请等极少数情况外,士兵可以长期在印军中服役。按照目前印军兵役制的规定,士兵在服役期满20年(军官为15年)后,就能享有领取政府养老金的资格,直到退役士兵去世为止。
        在印度,90%的就业属于没有一系列社会保障的非正规就业,只有10%的社会劳动力才有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其中就包含养老金。因此,很多士兵参军入伍后,一般选择在军队中服役20年,在获得领取养老金的资格后,绝大部分士兵和军官都会选择退役,然后用每月都能获得的养老金做一些小生意。
        于是,很多贫困的年轻人都把参军服役当做是改变自身命运和家族命运的重要渠道。尤其是近两年,印度国内经济下行特别厉害,失业率越来越高,有更多的年轻人把参军服役当做是就业首选。当兵不是出于荣誉感,而是为谋好出路。
        此次爆发抗议活动最厉害的是比哈尔邦和拉贾斯坦邦。其中,比哈尔邦是印度有名的穷邦,年轻人都在往外走。而拉贾斯坦邦不仅相对较穷,而且历史上还是印度传统的兵源地,至今有很多当地的家庭,祖上几代人,甚至十几代人都是世代参军的。
        如今,莫迪政府虽然并没有改变传统领取养老金的规定,但是新的Agnipath计划将招募士兵的服役期改为4年。在4年结束后,最多只有25%的人才有资格在军队中长期服役。剩下的被筛选掉的75%的退役士兵,是根本拿不到养老金的。约等于堵死了大多数士兵的上升空间和退路。
        就是说,以前只要加入了印军,只要自己不选择退役,就能成为拥有一份铁饭碗的正式工。而如今推出的Agnipath计划,让大部分士兵成为军队的临时工。
        近些年来,印度新兵服役的月薪在20000卢比(约2000元人民币)左右。新的Agnipath征兵计划的士兵月薪是30000卢比(约3000元人民币),而月薪中的30%被纳入到Agnipath社保基金中,用于对士兵的社会保障,实际到手的月薪只有21000卢比,和以前的普通士兵差不多。这碗饭很多人想吃,但不是谁都能选上。
        为什么印度政府推出这么一个计划?很多分析都认为,这与印军日益上涨的军队养老金挤占了军购支出有关。
        在莫迪政府上台后制定的第一个财年预算,也就是2015-16财年预算中,印度军费预算为30122亿卢比。其中,军队薪资占比29.4%,养老金占比18.1%。二者合计占比47.8%。在2021-22财年预算中,印度军费预算为47820亿卢比。其中,军队薪资占比29.9%,养老金占比24.2%。二者合计占比达54%。可以看出,这6年间印军薪资占比基本维持稳定,而养老金的占比上涨了6.1%。如此稳定且不低的养老金,在印度极具吸引力。
        而印军的军事装备采购的支出预算,从2015-16财年的9459亿卢比,增长到2021-22财年的12815亿卢比,占军费开支的比重从2015-16财年的31.4%,下降到了2021-22财年的26.8%,跌幅为4.6%。
        因此,基本上可以认为,印军养老金涨幅过快,挤压了军事装备的正常支出。
    失败的养老金改革

        为什么印军养老金上涨这么快呢?这个其实和莫迪刚上台时的军队养老金政策改革有关。
        在莫迪上台之前,印军的养老金比例一直是比较低的。当时没有多少人认为,印军的养老金比例太高,反而是印军退役士兵抱怨养老金比例太低,经常发生类似的退役军人抗议养老金过低的事件。
        印军退役士兵的养老金是这么计算的——服役期间最后10个月平均薪资的50%,即为以后每月领取养老金的金额。
        比如一个士兵生于1980年,在2000年入伍,在2020年退役时的平均月薪是50000卢比,那么以后每月领取的养老金为25000卢比。不仅2020年如此,以后每一年都是25000卢比。
        但问题是,印度是一个国内通胀率很高的国家,常年维持在6%左右,甚至更高。如果该士兵正常活到60岁,也就是2040年,实际购买力仅为2020年的1/3。如果该士兵活到80岁,也就是2060年,实际购买力仅为2020年的1/9。
        因此,从1973年开始,印度国内就有呼吁调整印军养老金制度的呼声。很多印军退役士兵要求无论哪年退役,都要“同工,同年(限),同职,同酬”。
        然而,如果施行该制度,那么印军养老金的比例肯定会不可避免的升高,所以历届政府都因为现实的财政困难予以推脱。一届推一届,问题终于推到莫迪头上了。
        2014年大选,这个问题再次暴露出来。印人党和国大党为了拉拢几百万军人家庭的选票,都在推“同级同金”的养老金政策,都声称必定会实施。在莫迪胜选后,莫迪政府一度反悔这个决定,于是旋即在2015年6月爆发了持续一年的退役士兵抗议运动,要求莫迪政府兑现承诺。而莫迪政府刚刚上台,要立信于民,最终使得“同级同金”的养老金改革得以实施。于是就有了之后几年印军养老金不断上涨的情况。
    拆东墙补西墙

        但是,军队养老金上涨并非实施Agnipath征兵计划的内因,更多的属于诱因。因为这与莫迪政府近些年的改革受挫有关。
        印度国内经济在莫迪上台之初就出现众多问题,GDP增长率在2016年后不断下滑。在2020年疫情爆发之后,印度国内经济更是一落千丈,失业率骤然增加。这时政府面临财政收入锐减,调控手段下降的不利局面,结果造成国内民众怨声载道。因此,印人党政府除了应对疫情外,还要拿出更多的钱去搞基建,带动经济发展。印人党政府这些年不断地削减油气补贴、教育补贴、其他福利补贴等社会福利。所以,对莫迪有意见的,不只是退役军人。
        与此同时,印军军费处于实际的削减状态。印军军费占GDP的比重,在2009年时占比3.1%,之后就不断下滑,到2019年已经跌到了2.5%。2020年时又增加到2.9%,印度政府加大了对军队的投入。
        而到了最新的2022-23财年,印度军费预算预计又会降低,预计会降低到2.1%,创历史新低。因此,莫迪政府不仅拿不出更多的钱用于军队建设,还要削减越来越高的养老金开支。
        另外,印度近些年的军事变革也对降低养老金支出,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当前印军认为,无论是解放军还是美军,都在利用技术进步,实现对人力的替代,也就是用技术装备替代人力。如果印军不紧跟这种新军事变革的潮流,那么解放军将对印军形成碾压局面,可能重现1962年的惨败。
        这就极大地刺激了印军对装备建设的需求。而Agnipath征兵计划的最初想法,也是在2020年由印度首任国防参谋长比平·拉瓦特提出。
        所以,当前莫迪领导的印人党政府,面临国内经济下滑的窘境,要重点建设经济,印度军队要忍耐。而同时,莫迪政府又认为印军要紧跟新军事变革,增加军队的装备建设投入。
        这种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少吃草的后果,就是拆了东墙补西墙。而占军费开支最大的薪资开支还不能被削减,因为这会动摇军心。所以印军才会想到通过削减养老金的方法,将更多资源投入到装备建设中去。
        与此同时,“同级同金”的养老金政策改革是莫迪上台后就推行的政策,不能自食其言,更不能直接削减养老金。所以,印度政府才会想到改革征兵制度的方法。这次改革,可能极大地影响印度人应征的积极性。
        一来,印军目前已经获得养老金好处的退役士兵和军官继续获得稳定的养老金;二来,随着退役士兵的不断逝去,以后领取养老金的人会持续减少。也就是说,已经上了车的人就上车了,之后再上车的人会受到严格限制。就算入了伍,这心态也不比以前了。
        不过,这个政策当前对减少养老金开支的效果实在有限。因为目前已经上车的人还是印军的主要成分。印军需要等20年,也就是到2042年的时候,让已经上车的那些人完全退役,这种征兵制度对减少养老金开支效果才会展现出来。
    (据地球知识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