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防卫省7月4日透露,当天早晨7点多起,中国海军和俄罗斯海军各一艘护卫舰相继驶入钓鱼岛(日称“尖阁诸岛”)附近毗连区。专家表示,中俄都有在钓鱼岛附近毗连区航行的自由,但双方的依据不同,中国海军舰艇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航行和监控,是维护国家主权的行为。
日本共同社引防卫省消息称,在钓鱼岛毗连区航行的俄军舰是2日穿过与那国岛和西表岛海域北上的3艘中的1艘护卫舰,该护卫舰于早7点05分至8点16分在毗连区内航行,一起行动的其他2艘未驶入毗连区。中国海军的护卫舰7点44分前后驶入毗连区,6分钟后驶离至外侧。海上自卫队护卫舰“阿武隈”号执行了监视任务。
据悉,日本政府向中方表示了“严重关切并抗议”,要求“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4日的例行记者会上表示,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的固有领土,中方舰艇在附近海域活动正当合法,日方无权说三道四。而中俄军舰上次几乎同一时间段在毗连区航行是在2016年6月。
此前美国海军学会网站曾报道称,针对中俄海军舰艇编队6月相继环绕日本列岛一周的行动,日本方面就在猜测会不会是“中俄海军达成了默契”。如今中俄海军再次出现“同步”举动,而且是在日本极为关注的钓鱼岛海域,让日本方面很容易联想到“这是中俄的联合行动”。
日本防卫省竟称
“中国护卫舰在监视俄军舰”
在最初的慌乱过去后,日本方面一再试图将中俄海军舰艇的行为区分开来。
日本共同社4日深夜称,针对“中俄军舰同日进入钓鱼岛毗邻区”,防卫省对中俄双方做出了截然不同的反应——对俄方是“表达高度关注,但没有提出抗议”;向中国方面则是通过电话表达严重关切并提出抗议,“要求防止类似情况再次发生”。
报道还强调,由于俄罗斯并不主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而且“俄海军舰艇通常从钓鱼岛附近海域通过,此次也可能是欲向北行驶时进入了毗连区”。
而中国主张对钓鱼岛拥有主权,中国海警局船只驶入钓鱼岛附近海域已常态化。共同社称,此次行动可能也意在向日本以外的国家也展示自己的主张。防卫省官员表示:“这是单方面提升紧张的行为,是应当严重关切的状况。”同时,防卫省也只公布了中国军舰的照片。
防卫省官员随后还强行辩解说,中国海军护卫舰是在俄军护卫舰进入在钓鱼岛毗连区约40分钟后,追随俄军舰进入的毗连区。“据分析俄舰是为躲避经过冲绳的第4号台风而驶入钓鱼岛附近。防卫省认为,中国军舰可能是为应对俄军舰而移动、进行了监视等。”
事实上,明眼人早就看出了日本方面的慌乱和站不住脚。经士智库创始人兼国际军事行动法研究中心主任田士臣4日表示,毗连区与专属经济区重叠,在航行权利上类比适用公海航行自由,即在任何沿海国的毗连区内,外国军舰都有航行自由,只需遵守可适用的沿海国履行国际法制定的国内法即可,因此中俄都有在钓鱼岛附近毗连区航行的自由,但双方的依据不同。中国军舰是在自己享有主权权利和管辖权的毗连区航行,而俄罗斯在任何国家的毗连区都享有国际法赋予的自由航行的权利。
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俄罗斯此次在日本周边的一系列行动都是针对日本对俄罗斯的制裁进行警告,同时也是为了缓解俄乌军事冲突中西方国家给自身所带来的压力,尤其是来自于日本的压力,“无论是军舰、飞机绕行日本列岛还是进入钓鱼岛毗连区都表明俄罗斯的鲜明的立场,警告日本不要轻举妄动”。
日本准航母参加“环太军演”
6月29日,由美国主导的“环太军演-2022”在夏威夷开启,此次演习参演国数量、出动舰艇规模、兵力均刷新了历史记录。
今年的“环太”演习总计有26个国家,42艘水面水下舰艇、潜艇,9支国家陆军部队,170多架战机和约2.5万人参加,各方将联合进行反潜、反舰、反水雷、防空、制空、两栖登陆作战、地面巷战等多种演习,演习地点定在夏威夷群岛以及美国南加州海域进行,持续到8月4号。
美海军称,“环太-2022”演习就是为了提高“参演国所需要的联合作战能力、抗打击能力和灵活性,以阻止击败大国在冲突各领域、各阶段采取的军事行动”。
为配合此次演习,美军派出了以“林肯”号为首的航母编队,该航母从1月开始就在印太地区执行任务并进行密集军演。美国海军陆战队首支F-35B五代机中队也部署在“林肯”号上。除了常规的海空力量外,美军还将在演习中展示包括无人水面舰艇在内的最新武器系统,美海军的这款无人艇是低成本的水面作战平台,主要用于提升情报搜集,侦察、监视等能力。
对此,军事问题专家曹卫东认为,演习内容涵盖实战化要素,美国旨在体现出所谓“大国对抗”。美国想通过预设的演习科目,拉着军事盟友、伙伴达到为美国效力的目的,以便来增加美国所谓“大国对抗”的筹码。
除了东道主美国尽出作战精锐外,美国在亚太的核心盟友、伙伴也派出了强大的阵容,特别是美、日、印、澳“四国安全对话”成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日本自卫队改装后的准航母“出云”号,这也是“出云”号具备起降F-35B功能以来首次参加“环太”军演。澳海军则是派出了吨位最大的两栖攻击舰“堪培拉”号,印度海军出动“萨特普拉”号隐身护卫舰,这也是印度首次参加“环太”演习。此外,韩国这次参演阵容也非常抢眼,派遣了以“马罗岛”号两栖攻击舰为首的舰队以及一千多名官兵,是17年来规格最高的一次。
日本企图“蹭”北约峰会遏华
就在美国组织全球最大规模海军演习的同时,马德里的北约峰会也落下帷幕。综合日本共同社、日本时事通讯社6月30日报道,该国首相岸田文雄6月29日参加在西班牙马德里举行的北约峰会,这也是日本首相首次出席该峰会。据报道,岸田声称,日本方面有意定期参加北约理事会会议。此外,他还称,将推进向北约本部派遣自卫官、以观察国身份参加北约军事演习等事宜。
此外,在日本政府提议下,受邀与会的日韩澳新四国领导人在北约马德里峰会期间进行了“北约亚太伙伴国”首脑会谈,重点讨论中国议题。日本“蹭会”,欲借北约的军事威慑力为自己“打气撑腰”,增加与华对抗的筹码,其遏制中国的图谋不会得逞,只会让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和平稳定蒙上阴霾。
据俄罗斯卫星社7月4日报道,俄外交部副部长格鲁什科在“瓦尔代”国际辩论俱乐部活动期间向卫星社表示,日本和韩国参加北约峰会是一个造成亚洲不稳定的严重事实。格鲁什科指出,北约峰会吸纳日本和韩国意味着北约企图宣布“印太地区”和亚洲是自身利益地区,并无视其他国家的合法利益和安全。
分析指出,此次日本参加北约峰会,是迎合美国要求、由美国一手促成的。日媒称,美国国务卿布林肯4月份在未与日本通气的情况下,直接宣布日本首相将出席北约马德里峰会。分析认为,美国此举意在推动日本进一步深化与北约合作,促使北约借助日本这一地区代理人介入亚太局势,以提前为其下一步遏华图谋做准备,同时也意在促北约与日本对俄罗斯形成合围之势,收窄俄战略空间,可谓“一石二鸟”。日本自身也有算计,希望通过与北约在广泛领域开展合作,提振其国际地位,为谋求“入常”增加筹码。与北约加强军事合作,对标北约成员国军费标准,又可为日本修宪和增加军费寻找借口。
充当“马前卒”的日本,在七国集团(G7)峰会和北约峰会上频频出头,抛出“中国威胁论”,带头炒作有关涉华问题,试图捆绑欧洲与印太安全局势,向各参会国呼吁“应就亚洲安全保障问题共享危机感”。日本政府还在落实“全球基础设施投资伙伴关系”框架方面冲在最前,为配合美对抗中国“一带一路”倡议,主动表态将“豪掷”650亿美元。在其国内经济低迷、日元贬值、国民生活受到严重冲击的当下,日本执意“一掷千金”对抗中国,致使国内民怨沸腾。日本民众质疑,一些政客“无视国民生活的困苦,一味跟随美国与中国对抗,这能给日本带来什么?”
分析称,从实际效果看,日本“蹭”北约峰会炒作中国议题,完全是形式大于内容。此外,日韩澳新四国对涉华问题的关注点不一致,在与华对抗的需求上有温差,难以形成合力,且其内部仍存在不稳定因素,如日韩之间在劳工等历史问题上存在较大分歧,日韩领导人在峰会期间的几次匆匆会面也只获得了“尴尬收场”的评价。
当前,国际局势复杂严峻,但要和平不要战争、要合作不要对抗,仍然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呼声。亚太地区的繁荣稳定,对于世界发展具有重要且深远的意义。日本为配合少数西方国家加大遏华筹码,渲染“中国威胁论”,甚至引狼入室,甘当军事组织“带路党”,不仅严重干扰了中日两国关系的发展,更威胁亚太地区的繁荣稳定,必将受到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热爱和平人民的强烈反对,其图谋绝不会得逞。(据环球网、《参考消息》、《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