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边会晤边卡中国脖子

  • 中美双方日前宣布,经双方商定,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在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期间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晤,就当前的中美关系和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交换意见。据主办方印尼公布的日程,G20外长会将于7月7日至8日在印尼巴厘岛举行。这将延续上月以来中美高层“频繁”互动的节奏。同时,美媒广泛预计,拜登本月内就将宣布削减部分对华加征关税的计划。
        但是,据《纽约时报》一篇最新报道援引美方官员的话披露,拜登政府打算运用禁止对俄出口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经验”,扩大对华出口管制,并更有针对性地“精准打击”中国的军事和科技进步。
    中美互动,有多场会晤
        7月5日上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中美全面经济对话中方牵头人刘鹤应约与美财政部长耶伦举行视频通话。双方就宏观经济形势、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等议题务实、坦诚交换了意见,交流富有建设性。双方认为,当前世界经济面临严峻挑战,加强中美宏观政策沟通协调意义重大,共同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有利于中美两国和整个世界。中方表达了对美国取消对华加征关税和制裁、公平对待中国企业等问题的关切。双方同意继续保持对话沟通。
        另据外交部网站消息,经中美双方商定,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将在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期间同美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晤。这将是两人自去年10月罗马会谈以来的首次面对面会晤。今年以来,两国外长已进行了三次通话。
        另据彭博社报道,美国国务院亚太事务助卿康达7月5日称,布林肯将同王毅就乌克兰战争进行“坦诚的讨论”,会谈将为美中设立护栏,确保沟通渠道畅通,避免任何可能导致冲突和对抗的误判,在俄乌激烈冲突之际,美方也会表达对中方在俄乌战争上的期待。
        7日至8日,G20外长会将在印尼举行。世界经济复苏、俄乌冲突被认为是会上最受关注的议题,中美外长会晤也备受瞩目。目前,王毅和布林肯都在东南亚访问。美联社6日称,预计中美外长会晤将在9日举行,双方将进行两场长时间会谈,第一场关注双边关系,第二场聚焦地区和国际问题。
        “德国之声”6日称,过去一个月以来,美中高层会谈似乎越来越频繁。6月1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杨洁篪在卢森堡与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举行会晤;6月10日,中美防长在新加坡出席香格里拉对话会期间举行会谈。
    美国准备重拾“关税武器”
        “2018年7月6日,特朗普政府正式对第一批价值34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关税,被认为是美中贸易战开打的起点。四年后,拜登政府预计很快宣布取消对中国商品的部分关税,以缓解美国的通胀问题。” “美国之音”6日的报道称。
        在白宫7月5日的记者会上,拜登政府究竟何时将宣布对华关税调整措施受到广泛关注。白宫新闻秘书卡里娜·让-皮埃尔在回答相关问题时表示,拜登的团队仍在讨论具体措施,目前尚未定宣布日期。“这涉及很多不同的因素,特别是因为上届政府以如此随意、非战略性的方式征收这些关税,”她说,“所以我们要找到对美国公众正确的方法。我们将发布公告。”
        “拜登准备采取行动重塑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关税”——美国“政治”网站5日的这一报道被广泛转载。报道援引三名了解政府计划的行业官员和一名前政府官员的话称,拜登政府将在本月内做出最终决定,其对华关税方案包括三个部分:首先是取消价值100亿美元商品加征的关税,包括自行车等日常消费品,具体清单仍在拟议之中,但这只占美国从特朗普政府时期开始对总计价值3700亿美元中国商品加征关税的不到3%。方案的第二部分是,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将为美国企业进口中国产品启动新的关税豁免程序,企业提交申请后经政府审批才能豁免。第三部分是针对“受到中国政府大量补贴的产业”启动新的301条款调查,报道提到中国的半导体和电池等高科技行业。
        “政治”网站称,该公告将标志着白宫就如何重塑特朗普对华贸易遗产长达一年辩论的顶点。“但以目前的形势,这一计划将是财政部长耶伦、商务部长雷蒙多等官员的失败,她们一直在推动更广泛的关税减免,以对抗美国内的通胀,并在中期选举前向选民表示拜登在努力应对通胀问题。
    美国要“卡中国脖子”
        《纽约时报》一篇最新报道援引美方官员的话披露,拜登政府打算运用禁止对俄出口先进技术和设备的“经验”,扩大对华出口管制,并更有针对性地“精准打击”中国的军事和科技进步。    
        在《纽约时报》5日的报道中,对外透露信息的美国“前任和现任官员们”,试图赋予这些“研拟中”的对华出口管制措施更多“新意”。
        显然是意识到对华出口管制早已有之,他们强调新的措施将是一个“升级扩大”版本。
        扩大,包括放宽对华实施出口管制的适用范围,同时争取更多盟友和伙伴参与进来;还要“重新定义”哪些技术将被视为敏感或关键,以及可能被军队和安全机构使用。
        判断和定义的参照标准据说也有更新:不再只关注相关技术在传统军事领域的用途,还要考虑中国企业在国家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新疆等地所谓“强迫劳动”等方面扮演的角色。
        较之对俄,对华出口管制除了扩大还将更“精准”。
        不漫天撒网,而是更有针对性地“限制中国获得有助于推动自身军事和科技进步的技术”,美方官员称,他们的目标本来就“不是削弱更广泛的中国经济”。接连对华挑动贸易战科技战但屡遭严重自我折损,让他们越来越会提前给自己打圆场了。
        其实,把“遏俄经验”复制到中国身上并不出人意料。美国一些高官最近没少表达类似想法。
        在华盛顿日前的一场政策会议上,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声称,出口管制“处在最能保护美国民主的核心位置”。她说,在严厉制裁下,其他多家对俄出口的半导体已经锐减90%,俄国内商业机队运营能力也将严重下降。自称出口管制“对俄影响巨大”的同时,雷蒙多还不忘捎上中国,说中国正在密切关注美国的这些反应手段。
    要禁止向中国出口光刻机
        彭博社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报道称,美国官员正在游说荷兰当局在禁止向中国出售最先进的极紫外线光刻机(EUV)基础上,进一步将禁售范围扩大到上一代技术深紫外线光刻机(DUV)的出口。由于无法获得荷兰政府的出口许可,ASML已经无法向中国出口其最先进、每台售价约1.6亿欧元的EUV光刻机。报道称,美国针对的这些旧款DUV光刻机比先进技术落后了一代,但它们仍然是制造汽车、手机、计算机乃至机器人所需的某些非先进芯片的最常用设备,在制造目前严重短缺的许多芯片上仍然必不可少。
      不愿公开身份的知情人士称,美国商务部副部长唐·格雷夫斯5月底至6月初在访问荷兰和比利时期间讨论供应链问题时提出这一要求。
      “美国的重点是对华禁售DUV中最先进的型号——浸没式DUV光刻机(ArFi)。”知情人士还透露,美国也在努力向日本施压,要求停止向中国芯片制造商交付相同技术,而日本尼康也生产光刻机,在该领域是ASML的竞争对手。
      美国的多番胁迫,意在挫败中国成为全球芯片生产领导者的计划。彭博社在报道中说,如果荷兰政府同意华盛顿的提议,目前禁止发往中国的芯片制造设备范围和类别将大幅拓宽,从而可能令中国的芯片制造商受到沉重打击。
      美国商务部和荷兰外交部均未对此事予以置评。ASML的发言人则表示,公司尚未对此做出任何决定,也不愿对传言进行猜测或发表评论。尼康的发言人表示“没有任何相关信息”。
      不过,禁售光刻机甚至进一步扩大禁售范围并非荷兰和ASML的本意。根据彭博社的报道,知情人士说,荷兰政府尚未同意对ASML向中国芯片制造商的出口实施任何额外限制,因为此举可能会损害荷兰与中国的贸易关系。中国是荷兰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仅次于德国和比利时。荷兰首相吕特6月时反对重新考虑与中国的贸易关系,并呼吁欧盟应制定独立的对华政策。
      赵立坚6日表示,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美方一再将科技和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意识形态化,对别国搞“技术封锁” “技术脱钩”,只会让其他国家更加警醒。在技术上一味依靠美国行不通,这也将促使各国加快实现科技自主、自立自强。“企图堵别人的路,最终只会堵死自己的路。”赵立坚表示,希望有关方面秉持客观、公正立场,从自身长远利益和公平公正市场原则出发,独立自主作出决定。
        国内媒体评论认为,中国不是别国,中国就是中国。不管美国投放的是什么烟雾弹,我们都不会被它迷惑和干扰,而是该干什么还干什么。需要跟美方说明一点,我们希望中美关系缓和,但绝不会放弃原则底线,也不会被华盛顿带节奏。
    (据《环球时报》、观察者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