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末代皇帝的命运:唐朝皇族被“断种”

  •     在世界历史上,中国是朝代数量最多、更替最频的国家。

        因之,末代皇帝就有长长的一大串,并且形成了一个规律:每一个朝代的王或皇帝,在一开始创基立业时,大都有一点建树,但到了末代帝王,就成了彻头彻尾的败家子。

    夏:对亡国君以礼相待

        从某种意义上说,夏朝的启应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他的父亲禹因治水有功,被部族按禅让制推举为首领,但到了他的儿子启,则按血缘承袭确立了“夏”朝。夏朝延续了五百年,直到夏禹的第十四代孙子桀即位。
        传说桀力大无穷,能空手拉直铁钩。他仗着这股蛮力,经常无端伤害百姓。而且,为政残暴,对外则滥施征伐。他即位后的第三十三年,发兵征伐有施氏,有施氏抵挡不住,进贡给他一个美女,名叫妺喜(妹音mò读“末”)。夏桀十分喜欢妺喜,常常把她抱到双膝上,日夜不停地陪她饮酒。妺喜喜欢听撕裂绸缎的声音,他就从国库搬出绸缎,叫宫女撕给她听。
        到了晚年,桀更加荒淫,竟命人造了一个大池,称为夜宫,他带着一大群男女杂处在池内,一个月不上朝。这样,桀日渐众叛亲离。直到东方商部落的汤崛起,起兵伐桀,最终大败桀于鸣条(今河南封丘东)。夏朝灭亡。
        尽管桀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亡国之君,但不算是最不幸的。因为自夏朝开始一直到秦以前,亡国之君虽然失去了国家,但不会失去尊严。据史载,商汤俘获夏桀之后,将他流放于南巢(今安徽巢湖市)。只不过桀养尊处优惯了,在这荒僻山乡,自己又不会劳动,最后活活饿死了。
        和夏桀比起来,商朝的末代君王纣性格刚烈些,于鹿台之上自焚而死。如果不死,他的下场应该和夏桀一样,只是被流放而已。令人感慨的是,虽然商已灭亡,周武王并没有斩草除根,而是将纣王的两个儿子武庚、禄父封为诸侯,让他们分邦建国。
        此后,直到春秋战国时期,虽然战乱重重,不断有诸侯被灭国,但是,胜利者对亡国之君一般都以礼相待。
    秦:第一个被灭绝的皇族

        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的“始”字,大有“以我为始,承袭万年”之意。但可惜,建国只有15年,秦朝就被推翻了,并且“嬴”这个姓氏自此后基本在历史中消失。这都与秦二世胡亥有关。
        胡亥,嬴姓,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出了名的纨绔子弟,他能即位,完全是奸臣赵高一手策划的。公元前210年,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时,胡亥随行。不料,出巡途中,秦始皇突然病死,使权力出现真空。胡亥在赵高的蛊惑下,和赵高、李斯一起改了秦始皇立长子扶苏继承帝位的遗诏。
        胡亥不仅借假遗诏命令太子扶苏自杀,做皇帝后,对其他众多兄弟姐妹更是残忍有加,毫无人性。胡亥屠杀自己兄弟最残忍的是在咸阳,将12个兄弟一起处死。另一次是在杜邮(今陕西咸阳东),又将6个兄弟和10个姐妹碾死,刑场惨不忍睹。
        除了残害兄弟姐妹和忠臣,胡亥坐上帝王宝座之后,一心想的是享乐。为了放纵欲望,胡亥大量征发全国的农夫修造阿房宫和骊山墓地,调发5万士卒来京城咸阳守卫,同时让各地向咸阳供给粮草,却禁止运粮草的人消耗咸阳的粮食,而必须自带干粮。
        结果,这些常年的无偿劳役和日益加重的赋税负担,最终导致了陈胜、吴广起义的爆发,秦王朝的末日终于到了。
        面对各地层出不穷的起义,胡亥被逼自杀,他的侄子子婴成为秦朝最后一个君主。据《史记》载,子婴即位五天,便设计谋杀了赵高。但这已不能阻止秦朝的灭亡。
        四十多天后,刘邦首先进入关中,到达灞上,劝子婴投降,子婴同意,用绳绑缚自己,并携同皇帝御用的玉玺和兵符等,亲自到刘邦军中投降。秦朝在子婴投降的一刻正式结束。
        然而,刘邦没有处死子婴,杀死子婴的是项羽。项羽与刘邦争霸,率大军到达关中,刘邦因无力抗争而撤退。项羽进入咸阳后,立即进行了大屠杀,秦朝皇室乃至累代之积,至此一炬而尽。
        虽然秦始皇的后代基本都被杀光了,但秦代之后,善待亡国之君的政治传统又一度恢复。比如,汉朝末代皇帝汉献帝刘协,下场就比较有面子。
        刘协很识时务,眼见曹操之子曹丕意欲称帝,便亲自“劝进”,明智地配合曹丕完成所谓“禅让”仪式,让曹丕避免了篡位的恶名,顺利地当上了皇帝。过后,刘协被封为山阳公,邑一万户,位在诸侯王上。奏事不称臣,受诏不拜,仍然可以用汉天子礼乐,甚至行汉正朔(汉朝历法)。刘协太太平平地当了14年山阳公后,得以善终,终年54岁。死后,他不但被谥“孝献皇帝”,还被以汉天子礼仪葬于禅陵。他的儿孙刘康等人相继继位,山阳国存在了89年,直到永嘉年间被少数民族所灭。对一位亡国之君来说,刘协可谓功德圆满。蜀国末主刘禅(刘备之子)和吴国的末代君主孙皓(孙权的孙子)命运也与此大致相类。
    唐:“禅让”也逃不过断种

        曹丕代汉的成功演出,为后世树立了范本。在这之后,西晋、宋、齐、梁、陈、北周、北齐、隋、五代的梁朝及大宋王朝,都照葫芦画瓢,将“禅让”剧本搬演了十次。
        开始几次,大家都是搬演旧本,规规矩矩,亡国之君都得到了善终。对亡国之君首开杀戒的是南朝宋主刘裕,本来,东晋末帝司马德文也很懂事,十分识相地在禅位诏书上签字,又不等刘裕“三让”就搬出皇宫。刘裕也按历代规矩,封了司马德文一个爵位。然而,中国历史的内核在此时悄悄发生了重大变化:皇位的争夺者由平民阶层转向了流氓。
        刘裕是市井无赖出身,根基太浅,士族并不真心拥戴。何况称帝之时,刘裕已经年近七十,司马德文正是年富力强的36岁。司马德文的存在,让刘裕不能安枕。即位不久,他派兵将司马德文杀死,接着又对司马一族痛下杀手,几乎夷杀了司马全族,开后世之君屠杀逊帝及先朝宗室之先河。
        从那之后,中国改朝换代的模式发生变化:新皇帝逼旧王朝末帝禅让后,先封前朝末帝为王,然后再找机会暗杀,并灭族。
        南朝的齐王萧道成逼刘裕重孙刘凖逊位,萧道成的后代萧宝融禅位于梁王萧衍,萧衍的后代萧方智禅位于陈王陈霸先,都是这个做法,一丝不差。
        可是,后面的事就变了。比如,陈霸先封萧方智为江阴王一年之后,陈霸先就派亲信前去诛杀萧方智。16岁的萧方智绕床而跑,边跑边哭喊:“我不愿当皇帝,陈霸先非推我入帝座,现在又要杀我!”士兵追了好几圈,才抓住萧方智的衣裳,把他一刀砍死……
        相比之下,朱温灭唐更惨。朱温嗜杀成性,他在强迫唐昭宗迁都洛阳时,在路上将昭宗的二百个随从人员全部杀死。随后,又将昭宗杀死。为了骗人,朱温又假意立13岁的唐太子李祚当了皇帝,即昭宣帝。之后,朱温几乎天天杀人。昭宣帝在被迫下,只好将帝位“禅让”给他,朱温于是成为后梁开国皇帝。但不久朱温就派人毒死了他,谥为“哀帝”,并灭其全族。
        这种先封后杀的把戏一直到了五代时期,那些末代皇帝才回过味儿来。为此,五代时期的末代皇帝中有两位是自杀而死。后梁末帝朱友贞是国破后自刎而死,后唐末帝李从珂是国亡后自焚而死,都算是比较明智。
    北宋徽钦二帝:最惨的末代皇帝

        被直接杀死,还算不上末代皇帝中最惨的下场。最惨的是像北宋徽、钦二帝那样,在无比屈辱的流放中受尽折磨后死去。
        公元1125年,大金攻宋,宋徽宗退位,长子赵桓继位,后庙号钦宗,年号靖康。靖康元年1126年11月,北宋遭到十几万金军攻打,月底,皇都开封即被围城。仍保有大片国土的大宋钦宗,于12月向金国正式投降。
        之后,宋钦宗和宋徽宗本人及后妃、皇子、公主等三千多人被俘虏,运至大金国土。徽、钦二帝则被流放到黑龙江的五国头城。民间传说,二帝被金人囚禁在一口枯井之中,应验了“坐井观天”的成语。
        但赵氏父子选择了“顽强地活着”。据载,徽宗在恶劣的环境中患了重病,双目失明,忍受了九年俘虏生涯后凄惨去世。而钦宗在黑龙江的冰天雪地里足足受了35年的罪,才在绝望中死去。(据《新周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