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若鸿
美国陆军轻坦项目竞标尘埃落定,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公司的方案笑到了最后。
近日,美国陆军正式宣布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公司赢得了“机动防护火力”(MPF)项目的竞标胜利,其对手BAE系统公司铩羽而归。根据美国陆军的计划,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公司应当在2025财年首先交付42辆MPF轻型坦克,也就是一个营的编制,在2035年之前,美国陆军将拥有多达504辆MPF轻型坦克。
通用动力笑到最后
在“机动防护火力”(MPF)项目中,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公司推出的是基于“埃阿斯”步兵战车底盘大改而来的“狮鹫”Ⅱ方案,而BAE系统公司与其竞争的则是重新启用的M8“装甲火炮系统”(AGS)。事实上,在很多人看来,M8比“狮鹫”Ⅱ“更像”是一辆轻型坦克。毕竟M8从一开始就是按照M551“谢里登”空降轻型坦克后继者来设计的,而且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生产出6辆样车。那么,BAE系统公司究竟输在哪里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BAE系统公司重启M8“装甲火炮系统”(AGS)的这一做法在笔者看来过于敷衍和草率。其展示的样车与1996年项目终止时的技术状态并没有太大的改进,最多只是在设计细节进行调整,可以选装以色列“铁拳”主动防御系统,核心部分基本没有大的变化。也许是BAE系统公司认为M8轻型坦克目前的状态已经很完美了,但是在外界看来确实有点“不上心”。与之相比,通用动力地面系统公司推出了一系列不同技术状态的样车,从“狮鹫”Ⅰ到ASCODMMBT,再到如今的“狮鹫”Ⅱ,显得更加诚意满满。其次,BAE系统公司延迟交付测试样车,且过于执着在空降空投能力上。但对于美国陆军来说,MPF轻型坦克能否进行空降空投并不是重点,毕竟在13个步兵旅级战斗队中,第82空降师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再者,M8的改进发展潜力远不如“狮鹫”Ⅱ,而且重建生产线的成本也会更高。
MPF与15式谁更强
2018年12月,在当月国防部例行记者会上,发言人称,15式轻型坦克已经列装部队。因此,美国轻型坦克选型确定后,对于两者的对比和讨论也多了起来。
美国陆军MPF轻型坦克与15式轻型坦克确实有着某些相似点,比如战斗全重都为30吨级,主炮都采用源自英国L7的105毫米线膛炮,只不过后者配备有自动装弹机,不需要装填手。两型坦克的火控系统都源自本国现役主战坦克,MPF轻型坦克甚至还具备M1A2主战坦克没有的“歼-歼”能力,也就是车长也可以瞄准射击目标。另外,这两型坦克都可以利用本国空军的主力大型运输机一次空运2辆,远程战略机动能力是很强的。
不过,这两型坦克在设计定位和作战使用上还是存在着很大的不同。MPF轻型坦克最初是为步兵旅级战斗队设计研发的,其缩写中的P代表“防护、保护”,所以其本质上属于防御型装甲战车。而15式轻型坦克装备于陆军重型合成旅,相当于美国陆军的装甲旅级战斗队。所以,15式轻型坦克属于进攻型装甲战车,与99A主战坦克以及04A步兵战车一起担负纵深穿插、侧翼合围的进攻任务。另外,15式轻型坦克是我国第一种完全按照高原山地地区作战要求来进行设计的装甲战车,这一点也是美国陆军MPF轻型坦克所不具备的。
另外,美国陆军MPF轻型坦克采用的是“埃阿斯”步兵战车底盘,发动机前置设计,炮塔内由于设置有装填手(装填弹药时要采用立姿),所以车内空间较为充裕,外形尺寸较大,特别是车高超过了3米,是一个十足的“大块头”。相比之下,15式轻型坦克的整车布局和外形尺寸就紧凑得多。所以,15式轻型坦克的防护力应当优于MPF。
总的来说,我们很难简单地比较两型坦克到底谁更强,可谓是各有千秋。只要能够满足本国陆军的作战需要,可以出色地完成被赋予的作战使命,那么这型坦克就是合格的,甚至优秀的。
追随美国陆军转型的步伐
MPF轻型坦克最初是为了满足美国陆军步兵旅级战斗队的火力支援以及有可能与敌方重装部队对抗的需要立项研发的。
不过,在目前美国陆军编制体制、装备体系以及作战形式开始按照“航路点2028/29”规划进行全面转型的背景下,MPF轻型坦克未来也将跳出步兵旅级战斗队战术使命的束缚,从而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
今后美国陆军将按照“航路点2028/29”规划,对全军编制进行全面改组,组建五种不同类型的师级单位,各个旅级战斗队也依据自身的特点和能力划归到不同类型的师当中。
在这一背景下,原本步兵旅级战斗队编制下的MPF轻型坦克连将有一部分划归给新组建的标准轻型师,还有一部分划归空降/空突联合强进入师,组成轻型坦克营。作为标准轻型师和空降/空突联合强进入师中火力最强、防护能力最好的装甲战车,MPF轻型坦克也将担负起全师作战核心力量的重任。(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