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 老兵特刊
为了一名抗战老兵的心愿
-
■ 李树超 林嘉 刘明奎 张瑞
酷暑时节,山东省公安厅退休警官、首席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不惧天气闷热,驱车200余公里,深入沂蒙山区,给烈士画像——
盛夏的沂蒙大地,群山逶迤,满目葱翠,瓜果飘香。7月7日一早,济南通往临沂方向的高速公路上,一辆汽车疾驶而过。车上,是山东省公安厅退休警官、首席模拟画像专家林宇辉和他的助手一行数人。中间位置上,林宇辉凭窗眺望,若有所思。他今天的任务,是为了与蒙阴县抗美援朝老英雄的一个约定——为他的战友、革命烈士周名画像。
尊崇:与抗战老兵的约定
经过两个小时的疾驶,车子驶下高速公路,在向导的带领下,汽车又驶上海拔五六百米的盘山路,由于近期暴雨冲刷,山路崎岖,异常难行,在峰峦叠嶂中经过40多分钟的颠簸,车子终于到达蒙阴县岱崮镇冶子河村。退休前,林宇辉是山东省公安厅物证鉴定中心视听室高级工程师。2017年,60岁的林宇辉退休后,本该享受天伦之乐,但他毅然做出了为百名革命烈士义务画像的决定。五年来,林宇辉的足迹遍布全国15个省份、21个城市,行程1.2万余公里,先后为150位革命英烈复原“鲜活”的面孔,让漂泊在外的英灵实现“回家”与亲人团聚。“来了,来了!”在冶子河村东头的一所农家院门口,一位耄耋老人站在大门口瞭望,他就是抗战老兵闫兴福。车刚停下,林宇辉便大步向前,一把握住闫兴福老人伸出来的手:“老人家您好,我们终于见面了!”“你们为了我这个老头子,冒着高温大老远地跑到山里来……”老人说着,眼里泛起了泪花。1926年11月,闫兴福出生在冶子河村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贫苦的生活,残酷的压迫,在他幼小的内心播下革命的种子。1945年1月,19岁的闫兴福报名参军,先后参加了蒙阴、临沂、莱芜、淮海、渡江以及抗美援朝等战役战斗50多次,历任战士、班长、副排长,曾两次英勇负伤,至今身上伤痕累累,荣获解放勋章一枚,多次立功受奖,1956年6月复员返乡。今年5月的一天,闫兴福无意间从电视上看到,济南有一个专门为烈士画像的专家,这个新闻瞬间触动了闫兴福老人敏感的神经。1950年冬,他随部队奔赴朝鲜战场。朝鲜的冬天冰天雪地,最低气温可达零下40摄氏度。就在这样的环境下,志愿军凭借“小米加步枪”,和美军展开了殊死较量。在都凌峰战斗中,因敌我力量悬殊大,我方连续牺牲了两个班的同志。眼睁睁地看着同志们牺牲,时任三班班长的闫兴福主动请命,接下“404”高地防守任务,他带领三班战友利用山头的有利地形,以山岭作掩护调整防御工事,先后击退敌军数次进攻,并用手中的机枪连续打死17名敌人,面对一股反扑的美军,他一梭子子弹就打死了7人。最终,闫兴福与战友们以一死一伤的代价取得了战斗的胜利。为此,全班荣获集体三等功,闫兴福荣立个人三等功。“苦归苦,但我们是为国而战,是正义之师,要打出中国人的精气神儿!”闫兴福说。和闫老一个班的战友周名,闫兴福印象最为深刻。因为,闫兴福是眼看着一发炮弹落在周名身边,将他炸得粉身碎骨……每每想起那个瞬间,闫兴福的心都在滴血,久久不能平静。眨眼间七十多年过去了,周名的音容笑貌一直在老人的脑海里映现。“和那些牺牲了的同志比,我活着就是最大的幸福。”闫兴福时常和乡亲们说。“我要为战友画一幅画像,永远的纪念他。”这是闫老近几年以来的期盼和心愿,但他又为联系不到画家,只好把心中的心愿悄悄隐藏。直到今年5月份,从新闻上看到了画像专家林宇辉在全国义务为烈士画像的消息。有了免费的画像师,怎么联系上林宇辉,却让闫老犯了难,他常年居住在农村,认识人有限,这可怎么办?悠忽间,闫兴福老人想起在济南有个亲戚。于是,他让儿子打通了亲戚的电话,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委托亲戚辗转联系上了林宇辉,说明了闫兴福老人的为烈士画像的心愿。林宇辉退休后,推出了“双百”计划,就是义务为100位失踪儿童和100位烈士画像,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社会做贡献。那几天,林宇辉正忙碌着为外省的几个烈士画像,当听到沂蒙老英雄的这个心愿时,他一口应承:“这些烈士不是黄继光,也不是董存瑞,但他们同样是祖国的英雄。他们为祖国而战,为人民而死,我一定尽己所能,帮助老英雄圆了这个梦想,算是我辈对他的一种尊崇和敬仰。”林宇辉随即拨通闫兴福老人的电话,与老人详细了解了他的情况,与闫老达成了一个约定:忙完手头的工作,过几天就登门为烈士画像。圆梦:帮助老兵实现心愿两间平房,不大的院落,几盆山茱萸长势正旺,墙角的牵牛花开得正艳,院子南边的菜地里,芸豆、豆角、黄瓜,还有茄子、辣椒等蔬菜,长势旺盛,蓬蓬勃勃……和其他的农家院一样,闫兴福老人的院子干净利落,一看就知道是个勤俭持家主人。林宇辉一行刚到屋里落座,和闫老攀谈的空当,不觉间老人的屋子里已挤满了乡亲们。听说省城的画家前来画像,他们便都凑过来看稀奇。尽管已经96岁高龄,但闫老耳不聋眼不花,思路清晰,唯一不足的是,老人患有哮喘,说上几句话就得停下喘几口。林宇辉将老人扶到床沿上坐下,拉过一把板凳,和闫老面对面交流着。老人想画的战友周名,却没有留下一张相片。“没有照片不要紧,大爷,你描述一下烈士的相貌,咱们边画边修改。”林宇辉宽慰着闫老。“他是高个子,长方脸,皮肤黑黑的,眼睛大大的……”林宇辉让老人描述着脑海中战友的模样,迅速地在纸上画着,几笔下来,周名的脸部轮廓就呈现了出来。坐在床沿上的闫老,眼睛一眨不眨,紧张地面部一颤一颤。“70多年了,周名兄弟,咱们今天就能见面了。”一行浑浊的泪水在老人的眼里滚动。不到10分钟,周名鲜活的面孔跃然纸上。当林宇辉双上捧着画像递到闫老手里时,闫老双手颤巍巍地说:“像,太像了!你这个画家了不起,是你圆了我的梦想啊!”“嘴巴有点大,再小一点儿就更好了。”闫老端详着周名烈士的画像说。“这好办,您稍等。”说着,林宇辉又对画像作了修改,重新把画像递到闫老手里。两眼放着喜悦的光,闫老盯着画像几秒钟,好像有话对曾经的战友诉说……瞬间,闫老颤巍巍地举起右手,给一个战壕里摸爬滚打的战友周名,庄重地敬了个军礼。之后,在大家的注视下,闫老庄重地把周名的画像摆到了堂桌的正中间。看到这一幕,在场的人都湿润了双眼,一种莫名的感动涌上大家的心头。闫老说:“周名从小家庭贫寒,但性格沉稳,尤其是在战场上不怕牺牲,作战勇敢,是个优秀的战士。他牺牲时36岁,还没有结婚,那么好的一个同志,一下就没了……”闫老说,我这个年龄了,没有什么能力了,唯一能做的,就是请你为他画幅像,让后人不要忘记这些英雄们……让英烈拥有不朽的名,让英雄沐浴永恒的爱。看着老人手捧画像,脸上满满的知足,林宇辉说:“我就想实实在在的为烈士做点事,他们为国家献出了生命,我有这个技能,就应该出一点力。”据悉,林宇辉将继续用这种方式,为烈士画像到2027年8月,用这种特殊方式迎接建军100周年。临别时,闫老执意送林宇辉一行到门外。记者看到,在闫老的大门不远处,一株青松枝繁叶茂,涌动着松香。记者想,身经百战、战功赫赫的抗战老兵闫兴福,正如那一株繁茂的青松一样,高大挺拔,不惧严寒,迎风昂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