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刚 谢强
“明明是一个温馨快乐的活动,大家参与的热情却不太高涨,其中到底有何原因?”近日,武警第一机动总队某支队侦察中队团支部副书记梁兆栋正在筹划每月都会开展的集体生日会,调查收集官兵意见时发现,大家的期望值降低了,甚至不愿意参加。
“集体生日”本来是一个温暖兵心、提升士气的活动,为什么开展到现在,群众呼声越来越低?这让梁兆栋十分不解。在和上等兵刘畅交流中得知:“活动开展每次都是定在晚饭时间,为了不耽误其他工作,往往只能匆匆收场,不够尽兴。”此前,刚过生日的士官佟佳楠也有类似感受:“活动内容固定,得到战友们的祝福我也很高兴,但是没有了当初那种期待感和新鲜感。”
中队党支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专门召开支委会分析现状。经过讨论交流,他们认为,战士们对“集体生日”越来越不“感冒”的原因,是中队的工作安排不够科学,没有根据实际情况和官兵需求合理安排活动内容,重形式轻内涵,只是做了这项“暖心”工作,而没有让参与的官兵真正收获“幸福感”,导致大家积极性不高。
“暖心”就要暖到心窝里。随后,该中队在广泛征求战士意见的基础上,大胆创新活动内容,走“群众路线” “温情路线” “惊喜路线”,以真情温暖官兵。时间紧,就挑着工作节奏不紧张的时候随机开展;干部骨干亲自下厨,为过生日的战士做家乡菜;做好保密工作的同时,号召群众记录每个人的成长瞬间,制成温馨小短片,让官兵有个美好的回忆;留意身边战友喜好,制作贴心礼物送上“小惊喜”;在不告知的情况下,提前和家人沟通,现场连线,送上“亲情祝福”……
一系列“走心”举措落实后,大家的态度发生了明显的变化,重新燃起了对“集体生日”的期待。笔者还了解到,该中队上等兵任建国在一次集体生日会上,主动向列兵刘务腾道歉,两人因误会产生的小矛盾就此化解,内部关系得到了进一步密切,工作干劲也比以前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