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超
俄乌冲突从爆发开始到现在,已经打了近五个月。从冷战结束到现在,恐怕还没有一场战争打得如此激烈。有人会问,海湾战争的规模不是更大吗?诚然,海湾战争的参战兵力规模非常大,但由于美国巨大的海空优势,大多数作战行动都被空军和海军航空兵完成了,最后的地面作战只打了100小时,而且是一边倒的。此番俄乌冲突两国几乎是打了个五五开,令全球目瞪口呆。
当然了,由于战事胶着,到现在为止,两国谁更占优势是众说纷纭。但有一些事实,还是摆在人们面前的。
战争的第一阶段,俄罗斯没能如愿拿下基辅,哈尔科夫和苏梅,不能算是大获全胜。而第二阶段,乌军没能在乌东站住脚跟,反而被俄军逐出了卢甘斯克,也不能算是成功。那么接下来,俄乌两军会如何调整作战部署,就非常值得我们关注了。
英美两国的智库都指出,在乌东两个多月的消耗战后,俄乌两军都蒙受了巨大的损失。现在乌军选择退出了乌东,重整旗鼓。而俄军也放缓了西进的脚步,抓紧时间喘息。而接下来俄军的目标是继续扩大优势,将进攻方向从卢甘斯克转向顿涅茨克。而乌军则会选择避开俄军主力,在南线的赫尔松地区发起反攻。这场互相绕开对方主力的攻防战,很可能就是决定这场冲突的最后关键。
为什么俄乌两军接下来会形成互相“偷家”的格局呢?
首先,对于俄罗斯而言,或者说对于普京而言,既然第一阶段没能完成击垮基辅政府的目标,自然要把目标降低一点,彻底拿下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将这两个州并入俄罗斯联邦。所以俄军的主力也一直在这两个地区作战。
接下来,俄军的主要目标预计会是斯拉夫扬斯克和克拉莫托斯克,这又会是一场惨烈的城市攻防战。但由于之前乌军在卢甘斯克已经败了一场,所以乌军已经意识到在俄罗斯的空中优势和炮兵优势下,乌军很难守住阵地,所以乌军会进行更加灵活的抵抗,尽可能让俄军付出代价,但也不会盲目死守。
而俄军主力集中在北线,使得乌军看到了在南线发起攻击的机会,从而威胁克里米亚。如果乌军可以收复赫尔松,切断克里米亚和乌东地区的联系,那么同样可以取得一场胜利,从而鼓舞士气。如果乌军攻入克里米亚,则意味着俄军战略上的失败。如果俄军顺利拿下整个顿涅茨克,并且和克里米亚连成一片,届时俄军就可以顺利宣布完成作战目标。所以下一轮的冲突可能会决定此次俄乌双方的结局。
那么俄乌两军谁能够在下一轮的比拼中获胜呢?
这取决于双方还有多少战争储备。从乌克兰败退乌东就可以看出,乌军的储备已经消耗的差不多了。而俄军情况也不是很妙,大量的老式武器出现在了战场,比如T-62坦克,冰雹火箭炮等等。
因此,西方接下来是否愿意掏出老本支援乌克兰,才是乌克兰能否实现反攻的关键。如果西方继续抱着让乌克兰割土求和的态度,那么乌克兰就可能再一次遭到败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