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小云 李宏刚 秦丽
“当前,部队建设正朝着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行……”初秋的晋中,天高云淡,来自武警第一机动总队的优秀带兵干部骨干代表陆续登台,为新毕业警官学员讲述在基层带兵的亲身体会,分享成长成才经历,现场的学员争相提问,不时响起热烈的掌声。
初心易得,始终难守。“每当在工作中遇到困难的时候,静下心来,总能从挫折中找到进步的方法。”中队长谭天骄,从刚毕业时一腔热血、立志要在部队干一番事业,到历经磨炼却“初心”依旧,他脚踏实地建功军营的故事,给台下的学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他回忆道,2018年在受领支队“强化训练的组织与实施”课目演示任务后,发现教材上只有概括性的一句话,
却没有具体内容和组织方法。为完成任务,他把中队所有的军事训练教材、教案学习了一遍,带着战士们研究《军事训练大纲》,探索这个课目训练组织与实施的方法步骤。最终,不仅圆满完成任务,自己还成了“军事通”“武教头”。
“温室里的‘花朵’,永远长不成参天大树。只有经风雨、见世面,才能淬火成钢、璞玉成器。”听完谭天骄的经历,刘亚鑫更加坚定了扎根基层、干事创业的信念。
从“一道杠”到“一颗星”,不仅要完成身份的转变,更多需要的是能力的质变。面对全新的开始,不少人和刘亚鑫一样产生了焦虑情绪。如何摆脱思想困扰,走出能力恐慌?中队长霍鹏用一组来自基层官兵的调查数据,给大家吃了一颗“定心丸”。
“93.8%认为军事素质要过硬,97.9%希望性格要好,83.3%认为会做思想工作最重要……”霍鹏从战士、干部、单位三个层面,把大家对排长的期望和需求客观地呈现给新毕业学员。
“以前我们对排长岗位任职能力这个概念很模糊。”记者发现,听完霍鹏的分析,不少学员精准掌握了自身存在的短板,眼神里多了一份投身岗位实践的自信。
在登台分享的同时,他们还用大屏幕播放基层官兵血性拼搏的训练场景、激扬青春的奋斗画面;组织基层生活和会议示范观摩,立体展现基层丰富生活,引导学员积极投身部队建设实现人生价值。
心贴心交流,实打实解惑。“听了这么多方法,我还是担心自己带不好排、管不好兵怎么办?”互动环节,周凯旋的顾虑引起了很多学员的共鸣。
“带兵其实很简单,就是要有行动的引导力,要求战士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 指导员崔泓的回答让人茅塞顿开。随后,他讲述了自己首次带新兵的一段经历。
那年,刚当排长准备“大干一番”的崔泓,遇上了和他一样学历的新兵。“为什么新兵就要多练?我能不能自己安排时间?我就是不想……”新训期间,类似于这样的问题经常让崔泓感到一头雾水。
在一次和老班长的交谈中,他意识到自己其实也是一名“新兵”,是干部和战士的“桥梁和纽带”。从那之后,崔泓开始训练第一个做示范、参加学习第一个发言、课余活动第一个扎进战士堆……慢慢地新兵们开始主动找他聊天谈心,各项工作也开展的顺利了。
“带兵,有时候不需要多说什么,自己做好了,战士们自然就会跟着做。”崔泓的经历让在场学员不禁感叹:想带好兵,先当好“兵”,只有干在前、冲在前,才能把战士的心凝聚在一起。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希望大家把握机会、勤奋学习、刻苦训练,在这里充分吸收‘营养’,像小树一样向下扎根,早日完成‘三个转变’。”分享交流结束后,崔泓再次勉励大家要立足岗位需求提升能力。“对如何迈好任职第一步,我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学员张方圆这样和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