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超然
9月30日,在谈及“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给欧洲能源供应带来更大压力时,美国国务卿布林肯透露,美国已大幅增产,向欧洲提供液化天然气等能源。他还直白地指出,当前形势是一个“巨大的机遇”,可以借此“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
俄罗斯方面则指控美西方国家制造了破坏“北溪”管道的事件,俄方官员称“已掌握西方参与北溪事件证据”,俄总统普京更是指出“谁受益就是谁干的”;美国则由总统拜登领头,声称俄罗斯“散布虚假信息和谎言”,双方的“交锋战”已从两国元首回应蔓延到联合国安理会会议,冲突仍在持续之中。
“巨大的机遇”
9月30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同到访的加拿大外交部长梅拉妮·若利(中文名:乔美兰)举行联合记者会。据美国国务院网站发布的记者会问答文字实录,现场有记者提出了有关“北溪”管道的问题。
有记者表示,“北溪”管道泄漏事件无论责任在哪一方,显然已导致欧洲能源供应形势变得更加糟糕。这名记者向美加两国最高外交官员提问,将独立或共同采取何种行动来帮助缓解这种压力?
对此,布林肯说:“我认为首先要明确的是,这些管道,即‘北溪1号’和‘北溪2号’,当时没有向欧洲输送天然气。众所周知,‘北溪2号’从未投入使用,由于俄罗斯将能源武器化,‘北溪1号’已经关闭数周。”
随后,布林肯称,在看到俄乌冲突以及俄罗斯将能源武器化后,美国已与欧洲伙伴以及世界各国密切合作,确保全球市场上拥有足够资源。其中,美国大幅增加产量,向欧洲提供液化天然气,成为了欧洲液化天然气的主要供应商,目的就是帮助欧洲弥补因俄乌冲突而损失的天然气或石油。
此外,布林肯还称,美国努力从战略石油储备中释放石油,确保市场上的石油供应,并压低石油价格。而在几个月前,美国就与欧盟进行了接触,成立了一个工作组,同欧洲直接合作。
布林肯说,“归根结底,这也是一个巨大的机遇。这个巨大的机遇可以一劳永逸地消除(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从而使普京不再把能源武器化作为推进其‘帝国计划’的手段。这是非常重要的,为未来几年提供了巨大的战略机遇,但与此同时,我们决心尽一切可能确保所有这些后果不会由我们国家或世界各地的公民承担。”
加拿大外长若利在回答相同问题时则表示,加拿大也已增加了自身产量,将能源产品出口到美国,然后再销往欧洲。
记者会上,有记者还提到了俄总统普京认为西方应该为“北溪管道事故”负责的说法。对此,布林肯形容普京的指控“荒谬”,俄方所做的是“令人发指的虚假信息活动”。布林肯称,美国就此事件一直与欧洲合作伙伴保持密切合作,特别是丹麦和瑞典,美国支持对事件展开调查,并确定责任方,但他不想抢在调查完成前表态。
而对此问题,加拿大外长若利也在一旁帮腔表态称,加拿大认为“北溪”管道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欧洲基础设施,加方支持北约和欧盟关于管道遭破坏事件的声明。
“谁受益,就是谁干的”
综合俄罗斯塔斯社、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9月30日,俄罗斯对外情报局(SVR)局长谢尔盖·纳雷什金对记者称,他们已掌握的信息表明:西方参与了对“北溪”管道的破坏活动。路透社称,这是目前俄罗斯高级官员对西方提出的最直接的公开指控。
同天晚些时候,俄罗斯总统普京再次指责西方破坏俄罗斯所建造的“北溪”管道,而美国及其盟友则强烈否认俄方的这一指控。
据今日俄罗斯(RT)消息,普京当天在克里姆林宫发表讲话回应了“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破坏事件,他认为,是“盎格鲁-撒克逊人”制造了这些爆炸。
普京表示,对于“盎格鲁-撒克逊人”来说,光制裁(俄罗斯)已经不够用了,所以他们采取了破坏路线,对“北溪”管道组织实施了一系列的爆炸行为。普京指出,“他们实际上已经开始摧毁整个欧洲的能源基础设施,这虽然很难令人相信,但却是事实。”他强调:“所有人都清楚谁会从中受益,当然谁受益,谁就要为此负责。”
美国前国防部长高级顾问、美军退役上校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日前在接受采访时称,袭击“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真凶可能是美国或英国。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称,对俄罗斯的怀疑是荒谬的,因为俄罗斯通过北溪管道出口天然气来获得高收入。“北溪”管道遭到破坏也对有意进口廉价俄罗斯天然气的德国不利,所以德国也极不可能制造这起事件。他认为,美国或英国可能是此次袭击的“真凶”。
华盛顿方面,美国总统拜登同样在9月30日对该事件作出回应。他称这一事件是一次“蓄意破坏行为”,同时指责俄罗斯人在“散布虚假信息和谎言”,声称美国将与盟友合作以查明真相。
甚至还有美国官员声称,普京的说辞是在试图转移人们对其“吞并”乌克兰部分地区的注意力。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埃德里安娜·沃森9月30日说:“我们不会让俄罗斯的虚假信息分散我们或全世界对其‘吞并’乌克兰主权领土的明显欺诈企图的注意力。”
美联社称,9月30日晚些时候,联合国安理会在俄罗斯代表团的要求下,就“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举行公开会。会上,俄美双方的交锋继续。
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大使在安理会审议“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事件时作了发言。耿爽表示,中方对“北溪”天然气管线近日发生多处泄漏并伴随强烈水下爆炸表示严重关切。耿爽强调,中方注意到,目前的信息表明此次泄漏不是意外事故,很可能是蓄意破坏造成的。如果属实,这将构成对跨国民用设施和海底管道的袭击,违反国际法。中方愿同各方共同努力维护好跨境基础设施安全。
两条“北溪”天然气管道
都已停止泄漏
10月2日,丹麦能源署称,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已通知他们,“北溪-1”天然气管道的压力恢复稳定,这表明该管道的天然气泄漏已经停止。
“北溪-1”和“北溪-2”天然气管道9月26日出现泄漏。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表示,“北溪-2”天然气管道的天然气泄漏已于10月1日停止。10月2日,“北溪-1”天然气管道也停止泄漏。关于对事件原因的调查和对受损管道的修复工作何时进行,目前仍无具体时间表。
关于事件原因,此前丹麦、瑞典多名地震学家认为,泄漏点附近曾发生“水下爆炸”。欧洲多国怀疑泄漏是“蓄意破坏”所致。俄方指责美国应为此次事件负责,但美国予以否认。
而关于修复工作,北溪天然气管道公司此前表示,在获得正式许可后,公司将在管道停止泄漏后才能进入管道受损区域,对管道受损程度进行评估。在进行评估前,无法预测管道何时能恢复供气。
据俄罗斯塔斯社当地时间10月2日报道,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当天在参加一档新闻节目时表示,在技术层面,修复日前出现泄漏的“北溪1号”和“北溪2号”天然气管道是有可能的,但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资金。(据观察者网、直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