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30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克里姆林宫签署了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个地区加入俄罗斯的条约。据《莫斯科共青团员报》报道,俄联邦宪法法院通过的文件规定,自“入俄”条约签署之日起,顿涅茨克、卢甘斯克、扎波罗热、赫尔松四个地区即被视为已加入俄罗斯。同日,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签署了乌方“加速加入北约”的申请。泽连斯基当天还在社交媒体上表示,只要普京继续担任俄罗斯总统,他就拒绝通过谈判达成和平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俄乌双方围绕顿涅茨克地区战略要地红利曼的控制权展开激烈冲突。乌克兰媒体10月1日表示,乌军已经控制了红利曼,俄国防部当天则表示,俄军和顿巴斯地区武装已从红利曼撤离。俄罗斯车臣共和国领导人卡德罗夫10月1日发文分析俄军战局不利原因,他还提到“个人见解”,认为俄罗斯应该考虑使用低当量核武器。美军前司令则警告称,如果俄罗斯方面在俄乌冲突中动用核武器,美国将带领北约“干掉”俄军。
“10国支持”,泽连斯基致谢
9月30日,泽连斯基签署了乌方“加速加入北约”的申请。泽连斯基在视频讲话中说:“事实上,我们已进入了北约,我们已证明了对北约标准的兼容性……今天,乌克兰正在提交申请,使其成为法律。”随后,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强调了北约“支持乌克兰的承诺”。但他同时指出,此事“必须由所有30个成员国做出相关决定”。白宫方面也很快泼来冷水,美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沙利文同日告诉记者:“美国坚信北约应奉行开放政策,但现在并不是考虑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正确时机。”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则发文反讽道:“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希望尽快加入北约,是个好主意。他只是请求北约加快发动第三次世界大战。”
据英国天空新闻网报道,乌克兰总统办公室顾问波多利亚克10月2日发推文称,已有10个北约成员国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泽连斯基同一天也发推,向一些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的欧洲国家表示感谢。他在推文中称,“泽连斯基签署(乌克兰)申请加入北约的文件后48小时内,已有10个北约成员国支持乌克兰加入北约。”他还对这些国家表示了感谢。
泽连斯基10月2日晚些时候也发推,对一些支持乌克兰获得北约成员国地位并谴责俄罗斯的欧洲国家表示了感谢。他还在这则推文后面艾特了爱沙尼亚总统卡里斯、拉脱维亚总统莱维茨、立陶宛总统瑙塞达、北马其顿总统彭达罗夫斯基、黑山总统久卡诺维奇、波兰总统杜达、罗马尼亚总统约翰尼斯、斯洛伐克总统恰普托娃和捷克总统泽曼。
据俄卫星通讯社10月1日报道,针对乌克兰打算加速加入北约一事,99岁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9月30日发出警告称,把乌克兰纳入北约并不是个明智的做法,紧张局势可能会朝着核冲突的方向加速发展。
俄国防部:俄军已从红利曼撤退
泽连斯基10月1日表示,乌克兰的国旗已经在红利曼飘扬。乌克兰媒体当天发布乌军在红利曼行政大楼前的视频,称乌军已经控制了此地。俄罗斯国防部10月1日说,由于受到被包围的威胁,俄军和顿巴斯地区武装已从红利曼撤离到更有利的位置。
评论员管姚指出,红利曼在俄乌冲突爆发前人口不过2万,小城之所以被称为战略重镇,因其地处哈尔科夫、卢甘斯克和顿涅茨克三州交界,行政区划归属顿涅茨克州,地理位置极其重要,和伊久姆一样,红利曼一定程度上承担了俄军在东部前线后勤给养枢纽的功能。俄罗斯有军事观察人士并不讳言,红利曼易手扫清了乌军 “通往卢甘斯克共和国的道路”。
值得注意的是,10月1日在乌军相关公布后仅隔几小时,俄国防部发言人科纳申科夫,相当罕见地向俄国家通讯社塔斯社确实了相关消息,而且这位发言人讲得很坦率,信息量极大。他称俄军存在陷入包围的威胁,因而主动撤至“更有利位置”。对照乌方此前说法,乌军已对红利曼三面合围,仅余东部通道。科纳申科夫还提及,对手尽管遭受损失,但在兵力和物资方面拥有明显优势,且引入了预备役部队持续进攻。从俄国防部发言人口中,听到对乌军在顿巴斯局地战场拥有 “兵力与物资”两大明显优势的主动确认,这对俄乌冲突很多观察者来说,无疑是极具震撼的。尤其在俄罗斯已开始在国内局部动员的大背景下,这恐怕是外界评估观察俄乌顿巴斯会战走向的关键变量。
卡德罗夫提到“使用核武器”
卡德罗夫对红利曼的失守感到愤怒,他10月1日发文分析俄军战局不利原因,还提到“个人见解”,认为俄罗斯应该考虑使用低当量核武器。
谈及红利曼地区局势,卡德罗夫称,俄中部军区司令亚历山大·拉宾负责“保卫”红利曼地区,他命令在该地区部署了卢甘斯克的武装人员及其他部队,但在通讯、运送弹药等方面没有向这些部队提供必要的保障。卡德罗夫接下来还对拉宾将部队指挥部搬到旧别利斯克,而他本人却在距离开展行动的部队150公里的卢甘斯克的做法提出了批评。
谈及俄方接下来应采取哪些措施,卡德罗夫称,“在我个人看来,应该采取更严厉的措施,比如在边境地区宣布戒严,以及使用低当量核武器。”他还表示,没有必要在作出每个决定时都考虑美西方。
管姚表示,卡德罗夫年轻气盛,是俄罗斯公认的强硬派,也是对乌军事行动的坚定支持者,此前,在马里乌波尔亚速钢铁厂长达数周的战事中,车臣武装一直是主要战力。引人瞩目的是,自乌军9月在东线反攻得手以来,卡德罗夫频频公开发声,质疑批评俄军前线指挥不力。
管姚表示,俄对乌特别军事行动会否引爆核对抗始终是这场冲突最危险也是最不可测的一个悬念。在俄罗斯宣布正式合并乌东四地区后,普京9月30日在演讲中再次强调,四个地区合并进入俄罗斯是永久性的,永久成为俄罗斯领土,俄方将采用一切手段保卫国家领土完整。《华盛顿邮报》10月1日在一篇报道中用了个耸人标题——“世界离核大战仅两三步之遥”,报道引述伦敦国际战略研究所资深研究员弗朗兹·加迪分析称,当前态势已是自20世纪80年代冷战结束以来,核边缘对抗“态势最严峻”时刻。
管姚指出,迄今战术核武还从无在全球冲突中使用的实战案例,一旦俄方在顿巴斯会战中进展不力,小型战术核武会否成为改变战场走向的最后大杀器,这已越来越引起外界的担心,这也正是卡德罗夫呼吁的危险性所在。
据美国《国会山报》网站报道,美国前驻伊拉克、阿富汗最高军事指挥官大卫·彼德雷乌斯10月2日在接受美国广播公司(ABC)采访时表示,西方国家必须认真对待俄罗斯方面会动用核武器的可能性。在被问及如果俄罗斯这么做了会发生什么时,彼德雷乌斯表示他的一个“设想”是,美国将会带领北约盟国一同“干掉”俄罗斯派往乌克兰以及克里米亚的常规军事部队,以及在黑海的所有俄军军舰。
“没人知道普京的极限是什么”
西班牙《公众》日报网站9月30日刊登题为“和平、现状或公开战争:乌东四地加入俄罗斯可能带来的场景”的文章称,现在的气氛几乎比俄乌冲突开始时更加紧张和不确定。没人知道普京的极限是什么。
文章称,经过7个多月的战斗,莫斯科的核攻击威胁增加了一倍。尽管自战争开始以来,西方的伟大目标一直是在明确支持乌克兰和不被拖入战争之间保持平衡,但已经越来越困难。
随着这场战斗在短期内没有结束的迹象,克里姆林宫在国内和国际社会日益陷入困境,局势的进程很难预测。未来存在三种可能的场景:
一种情况是,乌东四地入俄会产生相反的效果,并促使各方首次坐在谈判桌前,就停火达成协议。但这似乎不是最可能的情况。自战争开始以来,和平谈判一直缺席。西方的首要任务是重新武装和加强乌克兰军队,使其能够有力抵抗,并令乌方在假设的未来停火谈判中尽可能占优势。
可能性较高的情况是战争的持续。有外交消息人士表示,预计直至明年西班牙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期间,战争仍不会结束。
文章称,7年前,面对挫折和欧洲人的一再制裁,俄罗斯仍选择“吞并克里米亚”。但2022年俄罗斯遭遇的限制性措施与当年不可同日而语。未知数是俄罗斯能走多远。乌东四地公投入俄是俄乌冲突开始以来最大的局势升级,但这远非彰显俄罗斯实力,而是表明战争没有按普京的计划进行。
最可怕的情况是西方与俄罗斯之间爆发公开的直接战争,这将产生不可预测的后果,但肯定是灾难性的。自战争开始以来,欧盟和北约已经排除了这种情况,但随着局势不可阻挡的升级和日益紧张,存在误判的风险。(据环球网、观察者网、直新闻、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