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伊朗导弹工业发展到了什么水平?

  • 王世纯

        正当全世界的目光放在俄罗斯动员上时,伊朗对伊拉克库尔德人自治区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导弹和无人机打击。
        伊朗革命卫队陆军指挥官萨达尔·帕克普尔9月28日在接受采访时证实说,伊朗武装力量过去几天里已经向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分离武装据点”发射了73枚弹道导弹,打击了42个“恐怖分子”的阵地和目标,其中一些目标距离在400里以上。除了弹道导弹之外,伊朗还发射了数十枚巡飞弹,包括此前在俄乌战场中亮相过的“见证者-136”巡飞弹。伊朗媒体称,伊朗巡飞弹袭击了伊拉克埃尔比勒的库尔德武装组织总部。
        这也是伊朗今年第二次对伊拉克地区进行大规模弹道导弹打击,就在今年的3月13日,革命卫队空天军向伊拉克埃尔比勒发射12枚“征服者”-110弹道导弹,导弹精准命中美国新建领事馆旁的别墅区,将这片居民区炸成一片废墟。
        伊朗打击伊拉克“库区”的原因非常简单,就是对库区干涉伊朗内政的一种回应。要知道,此前长达一周的“头巾”抗议活动,起因就是因为伊朗库尔德女权主义者的离奇死亡。而伊朗“库尔德省”也成为本次抗议活动中动作最为激烈的一个省。在这样的情况下,伊朗将伊拉克库区当作“幕后黑手”也是理所应当的。
        但对于广大外界观察人士来讲,伊朗这次打击行动中使用的导弹数量着实“令人震惊”,要知道,在烈度高强的俄乌战场上,俄乌双方每天使用的精确制导武器数量一般不超过20枚,而伊朗在短短三天的打击行动之内就发射了73枚弹道导弹,让人感觉伊朗才是适应现代战争的工业国。
        作为伊朗局势的长期观察员,笔者只能吐槽说,这是一种典型的“社会意识落后于社会存在”,伊朗早就证实拥有了年产数百枚导弹的工业能力。在也门战局的高峰期2020年,光是伊朗支持的胡塞武装就发射了273枚弹道导弹——其中绝大部分是伊朗“征服者”系列弹道导弹改进而来的BADR系列导弹,而伊朗本国还进行了二十多次的导弹科研试射和部队抽检试射,并在2020年初对美军驻伊拉克基地发射了14枚弹道导弹。
        与此同时,“哈马斯”和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叙利亚亲伊朗派系武装也获得了BADR系列的弹道导弹,这意味着伊朗光是2020年就生产了至少400枚弹道导弹。
        除了弹道导弹产量,伊朗最近在乌克兰和伊拉克库区使用的战术,也值得我们的关注。
        伊朗无人机部队的对手并非是毫无防空能力的地区武装,而是具备较强防空预警体系的正规军队。其中,俄乌战场上的乌军拥有大量野战防空设备,并且有北约的远程预警;驻伊拉克美军有完善的预警体系,并且有不受伊朗空军/地空导弹部队干扰的固定翼航空兵支援。面对这两个有较强防空能力的对手,伊朗的无人机尽管技术性能有限,但通过战术上的主观能动性依然创造了不小的战果。
        伊朗“见证者-136”系列巡飞弹是一种低成本武器,只能靠内置的卫星/惯性导航根据坐标打击固定目标,但很难打时敏目标。但“见证者-136”支持飞行过程中依靠数据链修改坐标的,所以理论上要是用户有足够强的信息化水平,“见证者-136”也可以打击时敏单位。而在近期敖德萨和伊拉克的战例中,伊朗普遍使用了“迁徙者-6”无人机在边缘侦察,引导“见证者-136”巡飞弹。俄军会在凌晨出动“迁徙者-6”在敖德萨上空,在距离目标十几公里的位置利用光电红外设备侦察负责提供实时坐标,随后传输给“见证者-136”进行打击。
        俄乌冲突证明,如果己方的无人机不担负打击任务,只负责远程侦察任务,那么对方需要付出巨大的反制成本才能有效应对。哪怕是电子战装备和野战防空装备编制数量较多的俄军,在这次战争中也无法常态化反制乌军的无人机,只能在进攻的重点方向干扰乌军。
        伊朗装备的“迁徙者-6”系列无人机可以在十几公里外锁定目标,之后可以在一个安全距离引导体系中的其他部分去攻击,这比俄乌战场上TB-2的临空攻击要安全的多。而迁徙者系列无人机金属元件小,速度低慢,欧美拥有的大型预警机和乌军拥有的野战防空体系很难探测十几个只负责提供侦察的伊朗无人机。这意味着乌克兰需要将针对歼击机的防空体系无限前移,增加了风险的。美军在过去五天的伊朗打击任务中也只宣称击落了一架“迁徙者-6”,而乌军在过去十几天时间里也只确认打下了一架“迁徙者-6”。
        解放军类似的打法是炮兵旅无人机引导远程火箭炮。但和远程火箭炮相比,“见证者-136”这种50公斤装药的巡飞弹杀伤力足够,成本更低,而且有足够长(接近20小时)的滞空时间,而且有能力打击时敏固定目标。中国的人工智能水平更加先进,而且依托发达制造业,制造同类型的巡飞弹可能成本更低,这意味着未来我们有可能实现彻底改变战争形态的“蜂群”结构。伊朗的“抵抗之环”是无人机操作员在落后条件下发扬主观能动性创造出来的无人机战术,对于我们而言具备一定参考性。
        当下拜登政府的中东政策延续了美国从中东“战略收缩”的整体战略,进一步从中东战场撤军,将美国全球战略重心转向亚太和俄乌战场。但具体到行动上,拜登政府却不愿意和伊朗和解,依旧在经济和地缘政治上封锁伊朗,甚至直接支持代理人冲击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政权。
        但伊朗也早已不是当年的伊朗,美国人持续多年的武器禁售倒逼伊朗发展本国的导弹产业,经过一代人的顽强和奋斗,这种自产能力已经开花结果,也让傲慢的美国人付出了代价。本次革命卫队空天部队的大规模袭击再次证实伊朗拥有对中东美军基地进行大规模精准打击的能力,在美国从中东逐步退出的今天,对西方世界和以色列的战略构成了前所未有的威胁。
        伊朗人的新锐武器库再次证实了“独立自主”的重要性。(据观察者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