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 观察
印度裔,在西方多国崛起的政治力量
-
纪双城 郑可 陶短房
10月25日,里希·苏纳克创造历史,成为英国史上首位印度裔首相以及1812年以来最年轻首相。他的成功让各界将目光再次聚焦印裔这一特殊群体。除英国外,印裔在美国、加拿大、新西兰等国也不断进入权力中心,包括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加拿大防长阿南德及其前任萨詹、爱尔兰前总理瓦拉德卡等多国政要都拥有印度血统,更不用说这些国家越来越多的基层官员也是印裔。这个群体已经在一些西方国家成为迅速崛起的政治力量,从总统以及总理候选人,到县区议员竞选者,都对印裔重视有加。那么,是什么原因让这个群体能够突破西方国家的“种族限制”,不断放大自己的政治声音呢?
进入多国权力中心
苏纳克当选英国执政党党首的10月24日,正值印度传统节日——排灯节拉开帷幕。他将担任英国首相的消息让这个节日更加喜庆。在记者生活的伦敦西南部小镇,人口不到2万,印裔居民占比并不高,但在这一天,记者可以明显感觉到印裔居民“喜上加喜”的兴奋情绪,镇上商业街仅有的两家印度餐馆下午4时就已经爆满。透过窗户,可以看到食客中不乏有人举着手机,炫耀自己和苏纳克的合影。记者的印裔邻居纳兹认为,苏纳克在仕途上的成功,是二战后数代印裔移民一点点积累起来的。这名电脑软件工程师透露,他两个哥哥都在地方政府工作。其实和纳兹情况类似的印裔家庭还有不少,越来越多的印裔像纳兹的哥哥们一样,从地方官员做起,一步步升迁至中央政府,甚至担任要职。除苏纳克以外,英国现任内政大臣布雷弗曼、前内政大臣帕特尔、气候变化事务高级官员夏尔马、北爱尔兰事务大臣希顿-哈里斯等都是印裔。在拥有650个席位的英国下议院,印裔议员已有15人。在美国,印裔早已渗透进此前少数族裔难以渗透的传统权力堡垒。在美国总统拜登上任之初,其政府就任命了20名印裔高官,其中17人在白宫担任要职。不同于副总统哈里斯一半非裔一半印裔的血统,美国前常驻联合国代表妮基·黑利的父母都来自印度。路易斯安那州前州长金达尔、纽约南区前联邦检察官巴拉拉也都是印裔。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政坛从政的印裔超过150人。除了在政府部门工作外,美国国会还有一个被称为“萨莫萨党团会议”的4人印裔党团,该组织得到印裔商界人士的大力资助。有分析人士预测,美国11月中期选举之后,“萨莫萨党团会议”很可能扩员1人,底特律民主党联邦众议员候选人塔内达尔获胜几率很大。印裔崛起的剧本也在加拿大政坛上演。从2015年当选加拿大总理开始,特鲁多每次组阁都会任命3到4名印裔高官,所任职位包括国防部长、基础设施部长等。印裔当选加拿大国会议员的人数也在增多,比如2015年有17名锡克教徒当选,2019年有20名印裔成为国会议员。加拿大第三大党新民主党已由印裔加拿大人贾格米特·辛格领导了5年。在其他西方国家政坛,印裔也不断进入权力中心:2015年,拥有印度血统的科斯塔出任葡萄牙总理;2017年,父亲来自孟买的瓦拉德卡当选爱尔兰总理;2020年,在印度出生的普里扬卡·拉达克里希南被任命为新西兰多元化、包容性和民族社区部长。澳大利亚虽然还没有出现印裔政要,但是像在加拿大等国一样,印裔正成为最具政治影响力的人群之一。参政热情远高于其他群体“苏纳克的崛起不应被孤立看待。”印度金达尔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乔利亚认为,在过去几十年,印裔在多个国家政坛取得不少成功,还有不少人在各国的行政、立法、司法等机构担任高级职务。一个重要因素是“数字”——阿联酋《海湾时报》对印裔在各国政坛不断“溅起水花”的原因进行分析,称约14亿人口的印度,是最大的移民输出国之一。目前有3200多万印裔或印度侨民在海外生活,其中近1800万人已经获得其他国家的国籍。联合国文件显示,从2000年至2020年,世界上几乎所有国家和地区的海外移民人口规模都在增长,而海外印度人的人口增幅最大,达到近1000万。从海湾地区到北美,再到澳大利亚和英国,印裔及印度侨民分布在全球各地。据估计,印裔在英国大约有170万人,占该国总人口的2.5%;在加拿大约有160万,占其总人口的4%以上,是加拿大最大的移民群体。印裔是美国第二大移民群体,也是该国增对双边关系是把双刃剑分布在各国的印裔不仅在政治上逐渐占据一席之地,在经济和科技领域也走在前列。他们力量的上升不仅让所在国对这个群体刮目相看,而且也让印度政府分外重视。从2003年开始,印度政府将1月9日——圣雄甘地1915年从南非返回印度的日子定为“海外印度人节”(PBD),以纪念海外印裔及印度侨民对印度发展所作的贡献。PBD已经成为印度政府增强与海外印裔及印度侨民联系的旗舰项目,新德里希望通过加强和印裔以及印度侨民的联系,强化与他们所在国的双边关系。印裔在政治上的崛起,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印度政府的上述愿望。印度金达尔大学国际事务学院院长乔利亚发文称,印裔在各个国家建立的协会和组织,对相关国家政府进行游说,会对这些国家的对印政策产生一定影响,例如美国国会“萨莫萨党团会议”成员、加州联邦众议员罗希特·卡纳今年7月曾提出,放弃对印度购买俄罗斯先进武器系统的潜在制裁,该提议后来在美国众议院获得通过。乔利亚指出,“萨莫萨党团会议”成员之间相互支持,并与莫迪政府保持联系。不过,印裔政治力量的崛起是否意味着印度跟印裔所在国关系必然会更上一层楼呢?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研究员林民旺表示,包括苏纳克和哈里斯等在内的印裔政要在不同国家的上台,会让印度人有族裔上的亲近感,但这并不意味着印度发展和这些国家的双边关系一定会因此获得推动力。在苏纳克成为英国首相后,印度总理莫迪发表推文,称英国新首相是两国的“活桥梁”,希望共同把印英之间的历史渊源转化为现代伙伴关系。但加入英国国籍的印裔移民首先要为英国的政治利益考虑,苏纳克等印裔政要也不例外。印度和英国在“光明之山”钻石归属以及移民问题上存在摩擦,但对这位年轻的英国首相来说,其首要工作是“为英国带来稳定和繁荣”。林民旺表示,印裔的崛起对印度和相关国家的关系其实是把双刃剑,既可能产生积极作用,也可能产生反作用。他举例说,在加拿大的很多锡克教徒反对印度政府,他们在加拿大政坛的影响力越大,对加印关系的制约可能就越多。此外,不少印度泰米尔人希望所在地区独立,他们中的很多人来到东南亚国家后,也很难推动印度和相关国家关系的进一步密切。(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