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日上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来华进行正式访问的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中方愿同巴方提升全方位战略合作水平” “双方要以更高效率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建设” “中方将继续为巴方稳定金融形势提供力所能及的支持”……中国领导人的一系列表态被诸多外媒在第一时间报道、引用,中巴“铁杆”情谊再度吸引了外界的高度关注。当晚,中巴发表联合声明,共涉及47条内容。访问中国的还有多国领导人,中共二十大落幕不到10天,北京进入今年初冬奥会以来外交活动最密集的一周。
中方的关切和巴方的承诺
记者注意到,在会见中,巴方领导人向中方做出了一个明确承诺。
这个重要承诺事关在巴中国机构和人员的安全。
近年来,巴基斯坦的安全形势总体好转,但出现了一些针对中国人的恐袭事件。2021年7月,中方企业承建的开普省达苏水电站项目出勤班车在赴施工现场途中遭遇爆炸,已造成9名中方人员、3名巴方人员遇难。
根据巴方调查及通报情况,这是一起针对中国在巴人员的恐怖袭击。
2022年4月,巴基斯坦卡拉奇一所大学发生爆炸,造成4人死亡,其中包括3名中国公民,为卡拉奇大学孔子学院的教师。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在例行记者会上指出,这是一起蓄意预谋、针对中国公民的自杀式恐怖袭击事件。
中方多次提出,要求巴方采取更有力措施,全力保障在巴中国公民和机构安全;巴方也多次表示,要加强对在巴中国人员、项目和机构的安保工作。
今年5月,在中巴建交71周年之际,巴方还表示,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本人将亲自监督提升在巴中国公民安保工作水平,确保在巴不再发生类似事件。
此次在北京举行的会见中,中方领导人明确表示,高度牵挂在巴中国人的安全问题,希望巴方为赴巴基斯坦开展合作的中国机构和人员提供可靠安全环境。
夏巴兹则明确承诺,将进一步强化安保措施,全力保护在巴中国机构和人员的安全。
有承诺更有举措。
据报道,此访过程中,中巴双方要商签一份维护在巴中方人员项目和机构安全加强版工作方案。
从两国关系来说,中方始终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角度看待中巴关系,始终将巴基斯坦置于周边外交的优先方向,巴基斯坦更是中国唯一一个“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
恐袭事件发生后,中巴双方都多次被问及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中巴友谊“牢不可破”是中方的回应;巴中友谊“坚不可摧”是巴方的回应。
从中巴合作来说,中巴经济走廊是标志性工程。
据报道,今年7月,巴方在通报卡拉奇大学恐袭案件进展时曾明确表示,恐怖分子发动恐怖袭击是为了破坏中巴经济走廊项目,阻止外国人在巴基斯坦的投资。
但正如中巴双方多次明确说过的那样,任何破坏中巴互信合作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的企图都不会得逞,任何破坏中巴友谊的企图都将以失败而告终。
“中巴经济走廊改变了我们的能源结构,改进了我们的基础设施,改变了我们从北到南,从东到西的道路连接。以往人们从拉合尔到卡拉奇大概需要20多个小时,现在已经缩短到了大概12个小时。”夏巴兹说。
11月2日晚,外交部网站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巴基斯坦伊斯兰共和国联合声明》。
《联合声明》中指出,双方表达了保护中巴经济走廊和中巴友谊免受一切威胁和破坏的坚定决心。巴方再次承诺全力保障所有在巴中方人员、项目和机构安全,中方对巴方的强烈决心和有力措施表示赞赏。
中巴“铁杆”情谊进一步加强
中方表示,愿同巴方提升全方位战略合作水平,加快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为中巴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注入新动力。
巴方表示,愿同中方加强在国际地区事务中沟通协作,为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巴中友谊坚不可摧,巴方将永远同中国坚定站在一起。
记者注意到,《联合声明》提到,夏巴兹总理欢迎习近平主席访问巴基斯坦。习近平主席表示将在方便时尽早成行。两国领导人承诺将一道努力,进一步深化两国关系。
《联合声明》还提到,根据两国领导人关于加快推进中巴经济走廊农业、矿业、信息技术、社会民生等领域合作的共识,双方同意进一步构建健康走廊、产业走廊、数字走廊和绿色走廊,并开展有关合作。
此外,中巴双方还签署和达成了多份协议/谅解备忘录,涵盖电子商务、数字经济、农产品输华、金融合作、文物保护、基础设施、洪灾紧急援助、灾后重建、全球发展倡议、动物疫病防控、社会民生、文化合作、航天、地学以及执法安全等领域。
近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巴基斯坦国家银行签署了在巴基斯坦建立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合作备忘录。巴基斯坦人民币清算安排的建立,将有利于中巴两国企业和金融机构使用人民币进行跨境交易,进一步促进双边贸易、投资便利化。
德国的期待
德国总理朔尔茨11月4日将访华,但针对此访,德国政坛乃至西方舆论都有不同声音,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贺文萍分析称:这种低调、高调其实正好凸显出德国、包括整个的欧洲,甚至美国也一样,内部的意见并不是完全统一的,有分化。
比如德国本来就是一个大联盟的政府,像绿党就是比较强硬派一些,保守派的倾向、右翼的倾向比较浓,所以绿党现在在德国政府里也占据着一些关键的职位,比如外交部长。所以关于“脱钩”不“脱钩”,是不是“脱钩”还是进一步挂钩是有分歧的。例如中国的中远集团要收购德国汉堡的港口,也是有不同的意见,朔尔茨领导的社民党就认为应该中国收购,因为对德国也是好事,可以带来资金,带来新的技术,一起把港口继续做好。但是绿党就从非常狭隘的国家安全的角度出发,好像中国资本来了,就对他有不安全似的,这完全像美国特朗普的看法是一样的。
首先我们是平常心看待,另外我们当然要尽量地团结最多的(力量)来支持我们全球化走下去,支持中国跟德国以及广大的欧洲国家一起,更好地做好“一带一路”。
我们要团结更多的力量,也向他们做更多的沟通工作,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不是什么所谓的“威胁”,中国企业到这里来投资、兴业,其实是有利于这些欧洲国家自身的经济发展和民生发展,让那些想搞坏中欧关系的、想把中德关系搞得不好的声音或者某些利益集团的活动空间越来越小。
“希望中美关系能够稳定,
期待访问中国”
在中国迎来“外交热潮”时,东南亚一个国家的表态也引发了关注。
11月2日,应邀访问新加坡的国务院副总理韩正会见新加坡总理李显龙。李显龙当天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说,新加坡希望中美两国关系能够稳定下来,双方沟通渠道保持畅通。
“很高兴今天再次见到中国国务院副总理韩正。”李显龙写道,“即便在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间,我们两国也在继续加强合作,合作范围扩大到了绿色和数字等新领域。”
李显龙说:“我们就国际和地区问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讨论。我强调了新加坡希望中美关系能够稳定下来,双方沟通渠道保持畅通。”
他补充道,韩正的访问彰显了新中两国保持高层互动的承诺。李显龙说,他期待着在不久的将来访问中国,与中方新领导层建立联系,并与老朋友们叙叙旧。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非李显龙首次对中美关系提出自己的希望。今年8月,李显龙同访问新加坡的美国众议院议长佩洛西一行举行会晤。据新加坡外交部发布声明,李显龙就俄乌冲突、两岸关系和气候变化等关键议题同美国国会代表团交换了意见。李显龙特别强调了“稳定的美中关系对地区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性”。
新加坡总统哈莉玛也在社交媒体上发文,对新中关系给予了积极评价。
她说,两国应继续在保持良好合作势头的基础上,利用现有双边项目和平台,抓住数字时代的新机遇,创造可持续和包容性增长,改善两国人民生活。(据《北京青年报》、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