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越关系的特殊意义,某些大国理解不了

  •     应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越共中央总书记阮富仲于10月30日至11月2日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他是中共二十大之后首位访华的外国领导人。之后的几天里,中国还迎来了巴基斯坦总理夏巴兹·谢里夫、坦桑尼亚总统萨米娅·苏卡胡·哈桑和德国总理朔尔茨的访问,一时高朋满座。
        中越关系的特殊点之一在于党际交流,它在两国关系中起到举旗定向的作用。“同志加兄弟”的特殊友谊,是中越两党和两国人民的宝贵财富。自上世纪90年代初中越关系正常化以来,中越两党保持着党代会后互致贺电、高层互访的惯例。中共十九大后,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外访目的地就是越南。阮富仲这次来访,既延续了两党的传统,也彰显了两党互相信任、友好的关系。越南国家通讯社越通社的报道称,阮富仲之行体现了越南的一贯主张:将与中国的关系视为对外政策的“头等优先”。
        在越南各界人士眼里,阮富仲“有德、有才、有能力、有眼界”。有中国专家则评价阮富仲:“他是越南共产党的理论家,是老一代资深的政治家。”
        在越南,党的总书记、国家主席、总理、国会主席被称为“四驾马车”,总书记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地位十分重要。
        因为历史原因,越共总书记多来自社会主义根基深厚的越南北部,阮富仲也不例外。他1944年生于越南首都河内市东英县东会乡,是越南主体民族——京族人。
        1994年,阮富仲成为中央委员。2006年,阮富仲担任越南国会主席,进入“四驾马车”行列。2011年1月,阮富仲在越共十一大上当选为总书记。此后的2016年和2021年,阮富仲分别在越共十二大和十三大上两次连任总书记。
        中越关系还有另一层特殊性。美国拜登政府致力于所谓的“重塑中国周边战略环境”,说白了就是华盛顿看到“没法指望从内部改变中国”,退而求其次在中国周边打造对华包围圈,在外交和战略上孤立、遏制中国。就在十几天前,美国国务院负责东亚和太平洋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克里滕布林克刚访问了越南,在河内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他别有用心地向越南保证,“不允许某个大国用强权压迫”,挑拨之意昭然若揭。
        或许在华盛顿政治精英眼中,中越关系有很多可以钉进楔子的点位,所以才耗费很大的精力去“做越南的工作”,但这并未能阻碍中越互利合作的步伐,根本原因在于他们低估了越南外交的独立自主传统,更误解了中越两国友好合作的坚实根基。中越都是共产党执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中国改革开放,越南“革新开放”,二者形成了巨大的利益交汇面,以及相互参照价值,两党的密切交流,引领着两国关系的发展。如果将之简单理解为越南“在经济上不得不依附于中国”,那是对中越两国关系的重大误判。事实上,美西方从未放弃过对中越两国搞“和平演变”。
        因此,我们特别理解、欣赏越南的“四不”政策——越南主张不加入军事同盟;不结盟对抗另一国;不允许外国在越南设立军事基地或利用越南领土与他国作战;在国际关系中不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胁,这体现出越南的政治智慧。
        一定程度上,“四不”为中越关系向“四好”发展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中越坚持“长期稳定、面向未来、睦邻友好、全面合作”的十六字方针和永做“好邻居、好朋友、好同志、好伙伴”的“四好”精神,两国友好推进到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阶段。两党两国最高领导人的这次会面,也将让中越友好更加坚实。
        中越山水相连,文化相通,两国又都处于国家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上升期。中共二十大之后,新征程上的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将为包括越南在内的周边国家创造更多的发展机遇和红利。我们乐见周边国家都走向繁荣富强,中越在现代化建设方面各自取得的成就,以及两国友好关系,不仅符合两国人民的利益,也在地区和世界范围内形成正向示范效应。
    (据环球网、《环球人物》)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