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朔尔茨访华期间,布林肯去了德国

  • 赵觉珵 张常悦

        德国总理朔尔茨11月4日开启其首次访华之旅,随行的德方经济代表团也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在中德经贸关系出现一些杂音的当下,此次访问无疑传达出德国工商业对中国市场的重视。记者根据德媒披露的消息梳理发现,此次随朔尔茨访华的商界领袖来自多个行业,他们代表的企业每年在华营收高达数百亿欧元。相关专家对记者表示,这些具有代表性的德国高管随朔尔茨访问中国,证明任何想让中德经贸关系疏远的“离心力”都比不上中国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吸引力。
    100多家公司申请,12家获批
        “这些德国商界领袖与朔尔茨总理一起前往北京”,德国《商报》最近公布了此次跟随朔尔茨访华的来自12家德国知名企业的高级商业领袖代表团。这其中,2018年陪同时任德国总理默克尔访问过中国的德国化工巨头巴斯夫首席执行官马丁·布鲁德米勒此次也在随行名单上。巴斯夫也是最近投资中国最大的德国企业之一。该公司最近宣布,将在2030年前投资100亿欧元,在中国广东省湛江市建设新的“一体化基地”,这也是巴斯夫有史以来最大的单笔投资。
        除了巴斯夫,多家德国企业在访华前宣布“加码”投资中国。此次访华团中,来自汽车企业的两位CEO备受关注——大众汽车首席执行官奥利弗·布鲁姆和宝马集团董事长奥利弗·齐普策。大众集团最近宣布,计划投资约24亿欧元,与中国智能芯片公司地平线成立合资企业。宝马也透露,将再投资100亿元人民币扩大在中国的电池项目投入。
        据德国《商报》此前报道,100多家公司申请政府专机上令人羡慕的座位,最终12家获准,因为中国的商业从未像今天这样重要。
    他们与中国市场关系多密切?
        记者梳理上述12家企业的公开数据发现,有的企业2021年在中国或大中华区营收总额达数百亿欧元。化工巨头巴斯夫在华的销售额是最高的企业之一。根据巴斯夫发布的2021财年年报,该公司面向大中华区客户的销售额约为120亿欧元。目前,大中华区是巴斯夫全球第二大市场。
        2021财年,总部位于慕尼黑的瓦克化学集团在中国的销售额创下新高,达到17.9亿欧元,相比2020年增幅高达75%。瓦克化学集团在其官方新闻稿中表示,业绩大幅增长主要归功于公司强大的产品组合完美契合中国加速向低碳发展趋势,以及多数产品售价的攀升。
        在一些人鼓吹“中欧经贸脱钩论”之际,此次随朔尔茨访华的一些德企高管公开强调两国经贸关系重要性。巴斯夫首席执行官布鲁德米勒近日接受德媒采访时表示,“即将到来的访问是愿意与中国进行对话的良好信号”。
        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所所长崔洪建表示,此次朔尔茨访华的一个重点是需要和中方共同确认未来两国经贸合作的重点。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表示,任何鼓吹“中德经贸脱钩”的人都需要回答一个直接的问题:德国企业在中国失去的,在哪里能够弥补?
    “高压下的访问”
        评论员管姚表示:朔尔茨此次访华行程只有一整天,可谓旋风式访问,但确实影响与意义格外重大,各方高度关注。媒体也都在强调此访创下的几个第一:这是中共二十大闭幕后,北京“密集双边外交周”迎来的首个西方大国领导人,是朔尔茨本人就任德国总理后的首次访华,他也是新冠疫情暴发后,首位抵京访问的西方领导人,等等。但我个人观察,对德总理访华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还可用三个关键词补充概括:首先,朔尔茨进行的是一次“高压访问”。也就是说,朔尔茨来华,是顶着国内外的压力与反对声成行的,这种压力与反对,也正是当前中德乃至中欧关系现状、乃至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这一外部大环境的真实投射。
        德国外长贝尔伯克对华强硬,时不时还会就总理的涉华表述唱两句反调,放到全世界范围来看,这都是相当罕见的。朔尔茨曾被人戏称为“政坛男版默克尔”,但对照前任默克尔在创纪录总理任期内几乎年年访华的过往,朔尔茨访华所面临的这种压力与反弹,完全无法想象,也完全不可类比。
    美政府背后施压德国?
        在德国政府批准中企投资汉堡港后,路透社11月2日在一篇报道中说,有美国国务院官员“自曝”,美方曾“强烈建议”德国政府不要让中企对汉堡港的集装箱码头持有控股权,此消息并未得到德国政府证实。据此前媒体报道,德国政府10月底批准中远海运港口有限公司收购汉堡港“福地”集装箱码头24.9%的股份,中国外交部强调,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希望有关方面理性看待中德务实合作,停止无端炒作。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11月3日再就外媒炒作美政府背后施压德国的最新消息表示,中德之间的务实合作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事情,美方不应无端攻击,更没有资格插手干预。
        关于此次汉堡港的交易,有记者曾提问,就中资中远集团收购德国汉堡港码头一事,有报道称德国联邦政府各部门正在考虑允许中资入股24.9%而非原定的35%,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曾在10月26日的记者会上表示,合作是互惠互利的,希望有关方面理性看待中德务实合作,停止无端炒作。
        在11月3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有外媒记者提问称,一名美国国务院的高级官员说,美方施压德国,不要让中国的中远集团在收购中拿到汉堡港控股权。中方对此有何评论?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中德之间的务实合作是两个主权国家之间的事情,美方不应无端攻击,更没有资格插手干预。美方官员对于干涉包括所谓伙伴国家在内的别国事务洋洋自得,这充分暴露了他们一贯的霸权主义心态。
    美国“杀鸡儆猴”
        据媒体11月1日报道,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将于11月3~4日前往德国明斯特出席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和美德未来论坛。管姚表示,彭博社3日的标题很有意思,刻意把布林肯与朔尔茨的行程作强行关联:Blinken arrives in Germany as Scholz is about to head to China,在布林肯抵德之际,朔尔茨即将飞往中国,彭博社引述匿名官员称,“在美方施压下,中方削减了对汉堡港的投资占股”。朔尔茨访华面临国内外的重重阻力,这外部阻力到底来自哪里,现在大家有目共睹。
        中企基于合法合理商业利益与规则,对德企进行正常合规投资,美方对此施压干预,这是对德国经济主权的直接干预与损害,当然也损害中企的合法利益。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3日在应询回应时,也抨击美方没资格插手,暴露一贯的霸权主义心态和胁迫外交恶习。
        值得注意的是,美方匿名官员警告所指,如彭博社标题所渲染的,US Warns Germany, Other Allies,警告对象既包括德国,也包括其他盟国。这也意味着赵立坚揭露抨击的美方霸权心态和胁迫外交恶习,还将持续上演。管姚表示,美方这种干预与胁迫,尤其在美方视为对华大国竞争核心方向之一的高科技场域,将会愈加激烈化,也将愈加无底线。美国所谓国家安全战略报告已明确,严格管控对华高能芯片出口,限制中国在芯片制造、人工智能等尖端技术领域的能力发展。一本名为《芯片战》的新书,近来在美国火出了技术圈,成为大众媒体争相报道的对象,正是基于这一背景,这也是诸如荷兰光刻机制造商ASML、韩国三星、海力士等芯片商,越来越感受到美方压力的原因所在。
        G7外长会在一定程度上为德国外长缺席总理访华团提供了借口。但很显然,在美方着力推动下,或者至少在美国媒体的鼓噪下,这次外长会已经摆开协同制华的架势,美联社3日发自会议举办地德国明斯特的文章称,本次会议聚焦两大议题:俄乌局势、中国。G7外长会在涉华议题上的动作与炒作早已见怪不怪,会不会对德国总理校准德中欧中关系的努力带来新的内外压力,不妨拭目以待。(据环球网、直新闻)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