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事实,世界上任何地方都是如此。”11月20日,白宫负责中东事务的最高官员布雷特·麦格克对美国在海湾地区的盟友发出施压信号,声称这些国家若深化与中国的某些关系,将妨碍它们与所谓“主要战略盟友和安全伙伴”的合作。
彭博社认为,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态势,正在考验海湾地区一些石油国家的“对美忠诚度”。报道还以去年阿联酋暂停与美国的军售谈判为例,指出美国已多次介入海湾国家同中国的发展关系,但一些国家并不愿意在涉华问题上向美国低头。
白宫高官被曝施压海湾国家
据彭博社11月20日报道,白宫中东事务协调员麦格克当天在巴林的一场会议上发表了上述涉华言论,这场会议是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的一场安全会议。
他声称:“与中国的某些伙伴关系,会对我们的行动造成限制。基于我们军事竞争对手之间的关系,这是一个简单的事实,在这里和世界其他任何地方都是如此。”
报道称,麦格克当天还表示,美国盟友(与中国发展关系)还没有到危及(与美国)合作的地步。他说:“到目前为止,我们还没有看到那种妨碍我们在这里努力合作的关系。”
彭博社解读麦格克当天发言时认为,中美两国之间的地缘政治竞争正在考验石油资源丰富的海湾国家的“忠诚度”。尽管这些国家与美国有着数十年的密切合作,包括建立军事基地等,但中国也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力量。与此同时,外界有关美国将从该地区“撤离”的说法,促使这些国家在安全和外交伙伴关系等领域寻求多样化。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此前曾表示,中方一贯坚持不干涉内政,坚持相互尊重和互利共赢原则。中国在阿拉伯世界发挥的始终是建设性作用,从不谋取什么地缘私利,更无意去填补所谓权力真空。中方支持包括阿拉伯国家在内的中东国家团结协作解决地区安全问题,支持地区国家人民独立自主探索自身发展道路。
“我们愿同阿拉伯兄弟继续携手同行,支持彼此国家发展和民族复兴,共同维护中东地区和平稳定,稳步推进各领域务实合作,在造福中阿人民的同时,为捍卫真正的多边主义和国际公平正义注入更多正能量。”汪文斌表示。
阿联酋坚持使用中国技术
彭博社的报道还称,这并非美国第一次干涉海湾国家同中国发展合作关系,并以阿联酋为例作了介绍。
特朗普政府时期,美国同意向阿联酋出售包括F-35战斗机在内的武器,但在去年12月14日,阿联酋驻美使馆表示,该国已经暂停了这笔价值230亿美元的军售谈判。去年6月,拜登政府以出售F-35战斗机为条件,施压阿联酋放弃使用华为设备,并采取其他措施与中国“保持距离”。
事实上,阿联酋一直对美国所谓“国家安全风险”的说法持怀疑态度,阿联酋总统外交顾问安瓦尔·加尔贾什曾表示,他们担忧阿联酋因此陷入中美“激烈竞争和新冷战”之中。他还表示,阿联酋只是在口头上支持美国的情报工作,实际上并不同意美国方面的定性,只是不想惹恼美国这个战略盟友。
而对于阿联酋暂停价值数百亿美元的F-35战机进口,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时解读称,阿联酋已经确定了新的基调,即阿联酋不打算总是在中国问题上向美国的要求低头。
就在近日,阿联酋所在的“欧佩克+”还拒绝了拜登政府提出的增产石油的要求,并一致推动石油减产;后来又在对俄态度上与美国不一致,遭到了多名美国政客的指责,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给美式霸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而更加惹怒美国的,或许是阿联酋无视美国警告与中国积极开展科技上的业务。长久以来,美国都加紧联合盟友在其技术领域展开对中国的封锁,然而阿联酋高官奥拉玛表示,阿方并不担心中国在科技领域上日趋占据主导地位,并表示只要符合经济利益,就会采用中国的技术。
越来越多事实证明,只要是做出不符合美国利益或损害其利益的其他国家,都将成为美国政客口中的“威胁”,再一次彰显了美国霸权的“双标”。近日,美媒曝光的一份美国国家情报委员会的涉密报告宣称,“中东富国”阿联酋正利用美国体制中的薄弱环节——过度依赖竞选捐款,通过“砸钱、挖人”等方式试图干涉美国内政与外交,并使其制定更加有利于阿方自身的政策。或许正如那被时任美国务卿鲍威尔手上的一瓶“洗衣粉”,是真是假只有美国人清楚。
中石化与卡塔尔
签署“史上最长”购销协议
美媒称,除了阿联酋之外,以色列、沙特、卡塔尔等其他几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也都试图采用激进的方式影响美国政府的政策,并迫使美国的政治体系倾向于这些国家的利益。
这并不是美国在该地区首次干涉海湾国家与中国的合作。与中国发展关系几乎是整个海湾国家的共识,面对美国的施压,海湾国家早已用行动作出回应。
据中国石化11月21日消息,中国石化集团有限公司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了一份为期27年的液化天然气(LNG)长期购销协议,卡塔尔能源公司将每年向中国石化供应400万吨LNG。路透社称,这是LNG交易历史上最长的协议。
据报道,签署协议前不久,卡塔尔能源事务国务大臣兼卡塔尔能源公司首席执行官萨阿德·卡阿比21日于多哈接受采访时也透露了上述消息。据悉,此次签订的协议是中国石化与卡塔尔能源公司签署的第二个LNG长期购销协议,也是卡塔尔北方气田东区扩能项目的首个LNG长期购销协议。
卡阿比形容该协议是“里程碑”式的。他认为,近期LNG价格的波动让世界范围内的买家意识到拥有长期供应的重要性,这份协议标志着长期交易已经到来,这对于买方和卖方而言都至关重要。“我们对与中石化的这笔交易感到非常高兴,因为我们过去曾有长期合作关系,而这将我们的关系提升到了新的高度,我们有了一份将持续到2050年的购销协议。”
去年,中国进口LNG总量达8140万吨,超过日本成为全球最大的LNG进口国。其中来自卡塔尔的LNG近900万吨,占据我国LNG进口总量的11%。今年以来,受俄乌冲突等影响,高昂的进口成本抑制了我国LNG需求,但因其更契合国内天然气发展特点,仍占据重要地位。
路透社去年5月曾援引消息人士指出,在高速增长的亚洲市场,中国企业能够向卡塔尔提供西方巨头无法做到的长期协议,中企成为了卡塔尔方面的优先选择。Refinitiv Eikon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五个月,中国自卡塔尔LNG进口量从去年同期的11.7%增长到了24.9%,卡塔尔成为仅次澳大利亚的对华最大LNG供货国。(据环球网、观察者网、映象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