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 环球
卡塔尔,借世界杯打造国际知名度
-
黄培昭 彭敏 沈钧 夏雪
“世界杯无疑是最好的外交舞台。”卡塔尔世界杯11月20日正式拉开帷幕,对举办这次“史上最昂贵体育赛事”的东道主来说,“足球外交”也是其为实现“2030国家愿景”而拿出的最大一笔投资。五年前,这个富裕的海湾小国和唯一接壤的邻国沙特关系不睦,并陷入与多国的“断交危机”,这让卡塔尔很清楚自己面临的潜在威胁。近年来,卡塔尔靠自身韧性、外部协助和相互妥协化解危机,还在阿富汗问题等国际事务中扮演独特角色。作为天然气出口大国,卡塔尔又因俄乌冲突升级在国际上拥有重要的一席之地。人们不禁要问:卡塔尔为什么能在世界杯开幕前成功打了个“外交翻身仗”?这样一个面积小、人口少的国家为什么能做到“小国大雄心”?
“2030国家愿景” 在引领
世界杯期间,来卡塔尔的球迷不仅能欣赏精彩赛事,还会看到油轮在离球场不远的港口排队装载液化天然气的场景。这个位于海湾西南岸卡塔尔半岛的富国,面积没天津市大,比日本秋田县稍小,约为俄罗斯莫斯科州的1/4。俄罗斯《商业咨询日报》这样写道:11521平方公里的卡塔尔是一个阿拉伯小国,人口不足270万,其中卡公民约占15%,外籍人口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和东南亚国家。卡塔尔富有油气资源,石油、天然气产业不仅是该国的经济支柱,其带来的红利也确保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多年来超过6万美元。西班牙“政治管理科学联盟”网近日刊文称,卡塔尔1916年成为英国的“保护地”,1971年9月3日才正式宣布独立。哈马德1995年6月出任埃米尔(国家元首)后,卡经历了前所未有的现代化进程。2013年6月,哈马德让位于王储塔米姆,这位1980年6月出生的埃米尔更是想把卡塔尔全力塑造成一个现代、温和的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文章说,四处赞助的卡塔尔航空公司正将卡塔尔的新形象带到世界各地。“财大气粗”的卡塔尔这些年还展开“足球外交”:收购或赞助巴黎圣日耳曼、巴塞罗那、拜仁慕尼黑等欧洲豪门球队;通过打造卡联赛吸引国际足坛名帅和球星;举办一系列国际赛事展示自己的独特角色——在不放弃其特殊性的情况下成为东西方之间的桥梁。有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网站专栏作家这样表示:“对我们来说,举办世界杯是为了体现软实力而不是为了赚钱,可以让公民为国家感到骄傲,并能改善国家在国际舞台上的形象。”而卡官员认为,举办世界杯完善了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未来可以吸引更多外国投资和国际游客,推动发展国家战略——“2030国家愿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2022年卡塔尔经济将实现3.4%的增长率,并且未来几年也会保持经济活力。到2030年前后,卡每年将迎来约600万国际游客。路透社文章称,能源丰富的卡塔尔试图效仿海湾竞争对手沙特和阿联酋的“戏剧性”转型,自2010年赢得世界杯主办权以来,该国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至少投入了2290亿美元。美国《国家利益》杂志刊文称,举办世界杯本身就是卡塔尔“2030国家愿景”的一部分。卡塔尔的目标是赛后将相关基础设施改造成新的社区、学校和医院,并提升该国在全球旅游版图上的地位。此外,卡塔尔有望成为一个新的投资中心,该国最近在一项“全球信心指数”排名中首次上榜,位居第24位。靠韧性和妥协化解“断交危机”俄罗斯《生意人报》去年6月曾刊文称,“对渴望积极参与地区国家政治事务的卡塔尔来说,举办世界杯是对未来的一笔巨大投资。”在此之前,卡塔尔通过国内的慈善机构在阿富汗、也门、叙利亚、黎巴嫩等7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项目。卡塔尔多次否认对其支持一些国家和地区极端主义组织的指控,强调所有援助项目都与联合国协调。美国《华盛顿邮报》15日刊文称,中东地区的长期动荡并没有影响卡塔尔登上“世界杯之巅”,主办这场赛事标志着“其在中东摆脱更大邻国阴影的努力也达到了顶峰”。中东地区明显紧张的局势有所缓解,但卡塔尔仍将努力平衡与各国的关系,以防范未来国家面临的任何危险。2017年6月,沙特、埃及、阿联酋、巴林4国以“支持恐怖主义、干涉内政”为由,宣布同卡断交,并中止同卡的人员、交通往来。2021年1月,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峰会在沙特欧拉举行,海合会6国与埃及共同签署《欧拉宣言》。沙方表示,宣言见证了各国强烈的政治意愿和诚意,沙特等4国与卡恢复全面外交关系,翻开了促进地区安全与稳定的“新篇章”。清华大学国际与地区研究院学者、现在卡塔尔大学海湾研究中心担任客座教授的王霆懿表示,卡塔尔化解“断交危机”并不容易,其中包含自身韧性、外部协助和各方妥协等多个因素。首先,卡塔尔在危机初期顶住了巨大压力,表现出强有力的经济和社会韧性。其次,伊朗、土耳其等多个国家向卡提供了及时、必要的支持,美国驻卡军事基地也确保了其国家安全。最后,卡塔尔和沙特等国相互达成一定妥协。他认为,危机的成功化解,既为卡塔尔拓展外交空间奠定了基础,也刺激卡进一步提升自身国际影响力。卡塔尔不仅在改善和沙特等海湾国家的关系上获得突破,打了个“翻身仗”,而且在阿富汗问题上扮演了特殊角色。埃及《金字塔报》评论说,2013年6月,卡塔尔允许阿富汗塔利班在其首都多哈建立政治代表处,这等于是为后者搭建了一个“涉外窗口”。《华盛顿邮报》文章称,卡塔尔一直为促成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谈判而努力,并协助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俄乌冲突升级又促使欧洲国家领导人到访多哈,以获得更多的天然气。卡塔尔和土耳其、伊朗等区域大国也保持着密切联系。土耳其媒体评论说,土卡在世界杯中的深入合作凸显两国战略互补的特殊关系。土耳其不仅派遣3000名安保人员赴卡塔尔协助安保工作,总统埃尔多安还出席了开幕式,足见土对卡的全力支持。西方国家陷入两难约旦《宪章报》资深编辑法里德表示,卡塔尔正在一边打“足球牌”,一边撬动地缘政治关系。他认为,一向十分重视“软实力”的卡塔尔借主办世界杯之机巧妙和充分地展示了国家经济富裕、政局稳定、外交左右逢源的形象,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这个“海湾小国”的传统定位和认识。尽管有人说卡塔尔过于“炫富”,但整体上,世界杯让其得分远高于失分。在其他阿拉伯国家民众看来,卡塔尔是个稍显“另类”的国家,特别是富起来之后,想在政治、外交、舆论等方面发挥强大作用。虽然埃及、沙特等国恢复了同卡塔尔的外交关系,但被贴上“大胆而尖锐”标签的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的节目至今仍在埃及、阿联酋等国无法收看。由此看来,不少阿拉伯国家眼下依然对卡塔尔有所忌讳和戒备。不过,由于来自西方的压力,卡塔尔在一定程度上又获得阿拉伯国家民众的“同情”。德国《时代》杂志近日刊文,先是总结卡塔尔的成功得益于同欧洲国家的合作,如德国在疫情之前是卡第三大贸易伙伴,德企也参与了当地的交通项目和数字化建设。接着,文章又提到,尽管包括德国在内的一些欧洲国家对卡人权状况的批评声不绝于耳,但从实际层面看,这些声音不仅没有影响卡塔尔顺利举办世界杯,也没有影响卡与西方国家的关系。西方国家“围攻”卡塔尔的效果有时适得其反,中东国家民众认为这种批评是“欧洲中心”思想在作祟,缺乏对阿拉伯世界的尊重。由于卡塔尔世界杯是在中东地区首次举办的世界杯,因此,很多阿拉伯国家也将其视为“自己的世界杯”。社交媒体上就有很多人表示,“我是阿拉伯人,我支持卡塔尔”,可见西方国家的批评反而将阿拉伯国家团结在了卡塔尔周围。不难看出,如何处理与卡塔尔这样价值观不同,但又十分重要的能源供给国之间的关系,正让西方国家陷入两难。有舆论分析认为,西方国家应在世界杯后重新审视与卡塔尔合作的风险和挑战,包括讨论与该国合作的“红线”是什么,在哪些领域可以成为重要伙伴。因为除了能源贸易,西方国家与卡塔尔在移民管理、绿色经济、医疗健康等方面也有合作空间。对于国际舆论关注的为什么卡塔尔能努力实现“小国大业”,王霆懿认为离不开三个因素:卡有丰富的能源资源和巨大的财力支持;政治较为稳定;对外政策较为柔和,善于平衡各方利益。在他看来,卡塔尔与美国和中国均保持良好关系,就体现了其高超的外交技巧。“卡塔尔处于现代化与传统之间。”俄《生意人报》以此为题报道称,卡塔尔成为第一个主办世界杯的阿拉伯国家和信奉伊斯兰教的国家,担负双重责任,不仅对卡塔尔人来说,而且对约占世界1/4人口、总数约20亿的穆斯林来说同样如此。文章还说,卡塔尔还没有像“伊斯兰圣地守护者”沙特那样广为人知,也没有像阿联酋那样成为该地区的商业和旅游中心,因此,对很多国家的公众来说,卡塔尔仍是一个谜。但无论如何,卡塔尔通过举办世界杯,抓住了展示自我,以及展示伊斯兰和阿拉伯世界的良机。(据《环球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