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户一策”架起军民共建“连心桥”

  • 刘东日 王军

        今年3月,第十一批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公布,武警宁夏总队吴忠支队红寺堡中队光荣在榜。消息传来,中队官兵激动不已,这份崇高的荣誉,让大家格外珍惜。
        多年来,中队官兵把军队参与脱贫攻坚战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作为一项严肃的政治任务紧抓不放,按照“政府所需、群众所盼、部队所能”原则,充分发挥战斗队、工作队、宣传队作用,以实际行动为驻地人民造福、为驻地发展兴利。中队先后与红寺堡区红阳村、莎草墩村结成帮扶对子,精心筹划部署,压实工作责任,帮助对口帮扶村整体脱贫,并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上久久为功,持续发力。
        在支队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中队集中力量奋力攻坚,敢啃硬骨头,向最后贫困堡垒发起总攻,展现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巨大勇气和坚定决心。支队党委首长深入一线研究破解复杂棘手的问题,先后筹措帮扶资金100余万元,用于深化发展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党建设施完善、助学兴教等,全方位推动脱贫攻坚工作健康向前发展。
        在摸清村脱贫需求、户致贫原因的基础上,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中队坚持因村因户施策,精准制定帮扶措施。注重将帮扶工作与村情实际相结合,向贫困群众广泛宣传党的扶贫政策,提高政策知晓率;注重扶智与扶志相统一,与群众面对面商议制定“一户一策”脱贫帮扶计划,帮助群众实现“要我富”与“我要富”的转变,不断激发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动力;动员贫困户发展增收产业,先后发动300余人次外出务工,100余人次参加各种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了贫困群众增收能力。
        自帮扶工作开展以来,中队按照“脱真贫”“真脱贫”要求,结合两村实际,采取多种帮扶措施,多方协调解决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投入经费10万余元为困难贫困户援建牛棚和羊圈;投入资金50万余元用以完善基本文化设施,帮助打造秧歌队、腰鼓队、广场舞表演队,定期开展红色电影展播活动。积极协调总队参加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的3名受阅人员进村宣讲强国强军事迹,用先进文化激励鼓舞群众向善向上向好,多次协调总队医院进驻帮扶村进行医疗巡诊。积极实施对口扶贫村村容村貌整治等帮扶项目,组织官兵帮助驻地村民清理整治乡村道路1万多米,清除垃圾1000余立方,有效改善村里交通状况和村容村貌。大力开展捐资助学活动,向学校赠送照相机、电脑、印刷机等教学文体器材,捐赠各类图书1000余册;并为贫困学生提供助学金,帮助解决学生上学难的实际困难。
        通过扎实有效的帮扶措施,高标准通过了自治区脱贫验收和自验,红阳村和莎草墩村34户贫困户152人脱贫出列,实现了整村稳定脱贫。
        如今的红阳村和莎草墩村,村庄干净了,村容变美了。家家户户通上自来水,告别了挑水吃的历史;村社硬化路通到家门口,改变了出行“晴天一脸土,雨天两脚泥”的现状;标准化卫生室投入使用,极大地方便了看病问药;幼儿园、小学重新选址修建;新修文化广场,增加体育器材,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成绩见证光荣。光荣的背后,凝结着武警红寺堡中队官兵的汗水和付出。“我们要以获得‘全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荣誉称号为动力,撸起袖子加油干,投身乡村振兴战略,努力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用辛勤耕耘共同开启红寺堡区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武警红寺堡中队指导员张海通自豪地说。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