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森
经历多次试验失败之后,近日,美国首型空射高超声速导弹AGM-183A首次试射成功,美国轰炸机部队也将在不远的将来迎来新的防区外打击武器。
为现役轰炸机集成高超声速导弹是美国空军提升轰炸机部队作战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除了此举,美空军还通过旧机升级、研制新机以及探索新战术等方式全方位提升轰炸机部队战力,可谓祭出了“三板斧”。
12月2日,美空军和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正式公开B-21新型战略轰炸机,该机命名为“突袭者”。作为美国三十余年来研制的首款全新战略轰炸机,该机采用了众多新技术,被寄予了厚望。
第一“板斧”:
升级老式轰炸机
AGM-183A是美空军正在研制的一款助推-滑翔高超声速导弹,是“空射快速响应武器”(ARRW)项目的成果,项目于2018年启动。该导弹由固体燃料火箭助推器和楔形滑翔体组成,重约2.5吨,最大射程超过900千米,配备常规战斗部,最大飞行速度超过6.5马赫,可由B-52H、B-1B等轰炸机携带。
目前,美空军全球打击司令部共拥有157架战略轰炸机,包括45架B-1B,76架B-52H和20架B-2隐身轰炸机,规模和质量都稳居世界第一,为了保持这种优势,美空军正对这些“老式”轰炸机进行升级,提升其作战能力。
B-52H是美空军目前装备数量最多的轰炸机,也是其老式轰炸机部队升级的重点。此次升级将摘除B-52H机头整流罩上用于低空突防的光电感知系统,换装AN/APG-79有源相控阵雷达和新型整流罩,探测距离更远、定位精度更高,同时支持电子战,并能与现代化光电吊舱对接提升目标获取、识别能力。此外,升级后的B-52H还将搭载高带宽卫星通信设备和高超声速导弹挂架,AGM-183A高超声速导弹列装后将成为该轰炸机的武器之一,最多可携带6枚。
除了对B-52H进行升级以外,美空军也对另外两款轰炸机进行升级。从2012年以来,美军对B-1B进行的规模最大、最复杂的改进工作——IBS升级项目,对雷达、座舱显示器、通信和导航等设备进行了升级改进,提升了飞机的态势感知能力。
随着高超声速导弹项目的推进,美空军也将对部分B-1B“枪骑兵”轰炸机进行翻修和现代化升级,使其能够挂载和发射AGM-183A导弹,升级后的B-1B可携带4~6枚该型导弹。
B-2A隐身轰炸机方面,其升级项目比较少,用于提升生存能力的DMS-M升级项目在2020年取消,仅对座舱进行了升级,更换更先进的图形处理器和显示器。今年8月,诺-格公司首次对外透露,美空军B-2A隐身轰炸机已成功试射AGM-158B远程巡航导弹,这说明该轰炸机具备防区外打击能力,B-2A轰炸机最多可以挂载16枚AGM-158B导弹。
第二“板斧”:
研制新轰炸机
B-21“突袭者”新型轰炸机可以说是最近“军机圈”里的“当红炸子鸡”,作为美国近30年来推出的首款新型轰炸机,美军方和诺-格公司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目前,有6架B-21原型机处于不同阶段,首飞时间预计在明年上半年进行,2026年左右服役。
与以往轰炸机不同,美军强调B-21是一种多用途轰炸机,该机可能配备了比较完善的侦察、电子战等设备,能够执行一些侦察和电子战任务,而且能够与其他战机协同作战,比如充当远程空空导弹的“武库机”,与“忠诚僚机”和隐身战斗机一道执行制空任务,打击对方空战体系诸如空中预警机、电子战飞机等关键装备。
据美媒报道,美空军将至少装备100架B-21轰炸机,单价约5.5亿美元。B-21列装后将最先取代B-1B和B-2A轰炸机,在2050年之前与B-52K一道成为美空军的轰炸机主力。
第三“板斧”:动态部署
除了在武器装备方面提升战力,美空军近年来还在战术战法上想办法,“敏捷作战运用”就是提升轰炸机部队战力的新举措。
“敏捷作战运用”是指轰炸机部队可依托全球网络化基地,运用提前预置的空军人员和设备网络,实现持续快速即时部署,提升机动能力和生存能力,增强远程轰炸机带来的战略优势。
今年3月,一架美空军B-2隐身轰炸机从美国密苏里州怀特曼空军基地起飞,前往澳大利亚昆士兰州安伯利皇家空军基地,这是B-2首次降落在该基地。美国国防部发言人帕特里克·赖德11月1日证实,美国将向澳大利亚派遣6架可携带核弹头的B-52轰炸机,赖德还表示,美军在澳部署B-52轰炸机一事,向这一地区的国家发出了一个明确信号,即美国有能力威慑、并在必要时参与,随时应对全球各种突发事件。
从以上信息可以看出,澳大利亚将成为美国轰炸机动态部署的前沿基地,往北可以介入南海、台海局势,往西则可以介入印度洋、中东等地事务,与关岛、迪戈加西亚等美军前沿基地互为支撑,提升美军轰炸机作战弹性及能力。(据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