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美国航天新闻网2022年12月30日报道,中国有意加强与沙特和阿联酋等新兴太空国家的合作。
报道称,2022年12月,在利雅得举行的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上,太空被列为未来三到五年的优先发展领域之一。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022年12月9日在峰会发表主旨讲话时说:“中国愿同海合会国家在遥感和通信卫星、空间应用、航天基础设施等领域开展一系列合作项目。”
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海合会)由沙特、阿联酋、巴林、科威特、阿曼和卡塔尔组成。
习近平在讲话中说:“欢迎海合会国家航天员进入中国空间站,同中国航天员联合飞行并进行空间科学实验。欢迎海方参与中国嫦娥和天问等航天任务的搭载合作,研究成立中海联合月球和深空探测中心。”
报道称,这说明,中国的空间站将用来与世界各国接触。2022年12月中国空间站完成首次乘组在轨轮换。
中国经常说愿意为其他国家培训航天员,并向国际航天员敞开中国空间站的大门。
中国在与国际航天员合作时如何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必要的语言培训,这一点尚未透露。2003年中国首次实现载人航天飞行,2022年11月底发射的神舟十五号飞船执行的是第10次载人飞行任务,将在轨6个月。
报道称,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一位官员最近表示,中国正在考虑扩建三个舱段的空间站,这将增加航天员的在轨驻留机会。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还在研发新一代载人航天器,能够最多把6名航天员送入近地轨道。
报道称,月球探索是中国寻求合作伙伴的另一个领域,特别是中国计划建造国际月球科研站。
报道称,一个更加实实在在的进展是,起源太空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将在阿联酋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内建立子公司、研发中心和展览中心。中阿产能合作示范园是“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项目。
起源太空公司着眼于小行星资源开发,已经在卢森堡和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
报道称,近年来,海湾地区的太空活动大大增加。阿联酋已经向火星和月球发射了航天器,据报道还考虑向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的“月球门户”空间站提供一个气密舱。
此外,一名阿联酋航天员将依据与美国公理航天公司的协议,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长期任务。
与此同时,两名沙特航天员也将在2023年春以后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
报道称,沙特和阿联酋也已经与中国建立了初步太空合作。沙特阿卜杜勒阿齐兹国王科技城研制的月球小型光学成像探测仪搭乘“龙江二号”微卫星,与“鹊桥”号中继星共同发射升空。“鹊桥”号为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在月面背面着陆提供中继服务。沙特还将通过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与联合国外层空间事务处建立的合作机制,进入中国空间站开展科学研究,研究内容包括宇宙射线对高效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2018年,沙特-5A/5B卫星搭载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上发射升空。(据参考消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