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3月13日,美国总统拜登、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和英国首相苏纳克在美国圣迭戈海军基地举行“澳英美联盟”(AUKUS)会谈并发表联合声明,首次公布将向澳大利亚提供核潜艇的相关细节,其中包括美国将于21世纪30年代初开始向澳大利亚交付3艘弗吉尼亚级攻击型核潜艇,后续还能再追加2艘订单。
英国则表示将在英海军的机敏级核潜艇的基础上改进,推出一种暂称为“AUKUS级”的新型核潜艇,并会将该级潜艇图纸和相关建造技术转让给澳大利亚,在澳本土建造8艘全新的澳国产核潜艇,但要等到21世纪40年代才能开始交付。
那么与尚处于“画饼”阶段的“AUKUS级”相比,美国即将提供给澳大利亚的弗吉尼亚级核潜艇的战力实际有多强?
弗吉尼亚级是美国海军在冷战结束后研发的第一种同时兼具“远洋”和“濒海”两种作战功能设计的攻击型核潜艇,主要用于替代日益陈旧的洛杉矶级核潜艇。按世界海军核潜艇的分类,弗吉尼亚级属于第四代攻击型核潜艇,英国的机敏级也属于这代。
弗吉尼亚级由美国通用动力公司下属的“通用电船”公司研发建造。弗吉尼亚级全长115米,全宽10米,水下满载排水量7500吨,载员数135人。首艇“弗吉尼亚”号于1999年9月开工建造,2004年10月投入服役,至今已服役近20年。包括首艇在内,美国海军现有21艘弗吉尼亚级在役,另有1艘处于海试阶段。截至2021年10月美国海军公布的消息显示,共计划采购66艘该级核潜艇,在新冠疫情发生前,“通用电船”几乎是以每年2艘的频率向美国海军交付。
根据美国海军的宣传,弗吉尼亚级具有“两大优势”。第一大优势是水下续航时间长,弗吉尼亚级配备一台S9G型压水堆,装填一次核燃料后,可连续航行30至33年,该级核潜艇的水下航速超过25节,理论上续航时间无限,但受艇员承受能力和搭载给养品限制,通常为三个月。相比之下,澳大利亚海军现役的柯林斯级柴电潜艇仅能搭载58人,水下最大航速20节,续航时间仅为70天,以4节航速仅能在水下连续航行400海里。此外,柯林斯级由于采用常规动力,且未搭载“不依赖空气推进”(AIP)系统,理论上每隔100小时就需要上浮换气一次,而每次上浮都意味着潜艇会暴露自身位置,容易成为敌方的打击目标,采用核动力的弗吉尼亚级则不存在这一问题。
弗吉尼亚级的第二大优势是具备较强的远程对陆精确攻击能力。美国海军现有的弗吉尼亚级均为“第四批次”或之前的旧版本,每艘只配备12枚“战斧”巡航导弹。从“第五批次”版本开始,也就是将于21世纪20年代中后期或30年代交付美国海军的,由于搭载了新型“VPM舱段”,全长将增至140米,水下排水量也将增至1万吨,每艘“战斧”导弹搭载量增至40枚,相当于“1艘顶过去3艘”的火力。
但截至目前,弗吉尼亚级只进行过实战部署,还未参加过实战任务,因此上述“两大优势”究竟能体现多少,仍需实战检验。(据《参考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