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砖”合作给世界带来新选择

  • 邵世均 丁雅栀 任重

        巴西总统卢拉12日晚抵达上海,开始对中国的国事访问。在卢拉到达之前,已经传出中国工商银行(巴西)有限公司成功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的消息。据悉,卢拉此次率领的庞大代表团即将与中方签署的合作协议中不仅有大豆、牛肉、铁矿石,还有用于保护亚马孙雨林环境的一颗卫星。作为倡导多边自主外交的金砖国家,卢拉此行还带着让巴西“再次坐上世界地缘政治版图决策桌”以及成为“俄乌冲突潜在调解人”的发展中大国的自信。
        不过美国媒体对卢拉将在上海参观华为创新中心的行程表达不满,将其视作对美国对华高科技封锁打压政策及对美“后院心态”的双重打击。近期,“德国之声”连发两篇文章,表达对金砖国家发展的高度关注:《一种新的世界货币?金砖国家将如何影响美元》以及《一个新的世界秩序?金砖国家提供了一种替代西方的选择》。卢拉的中国之行,或许将进一步刷新世界对于金砖国家合作的认知。
    华为参观行程“激怒美国”?
        卢拉13日参观华为在上海的创新中心的行程受到美媒特别关注。美国彭博新闻社12日报道称,卢拉此举“可能会惹恼美国”,因为华盛顿一直指责华为“参与对美间谍活动”。在卢拉访华前的新闻发布会上,巴西外交部长维埃拉说,巴西希望与世界各地的每个人都保持良好而密切的关系,访问华为不应被视为挑衅,“既然总统访问其他国家,他就会访问这个国家的公司”。他表示,卢拉受到了华为的邀请,而该公司在巴西运营已有二十多年。2021年,该公司赢得在巴西全国范围内实施5G技术的设备供应招标。同样在2021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将该公司列入被认为对国家安全构成“不可接受的风险”的五家中国科技公司黑名单。维埃拉对记者说,卢拉对华为的访问发出了一个信息,即巴西不会在美国与这家科技巨头的斗争中“站队”。
        中国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12日对记者说,难道任何外国公司与中国高科技企业有联系,或者领导人参观这样的企业,都要成为“激怒美国”的理由吗?这恰恰折射出美对华的病态心理。美媒的这种反应,不仅是对巴西总统本人及其行程安排的不尊重,“也反映出美国的自我优越感过重”。
    巴西开启人民币结算
        “中国工商银行(巴西)有限公司近日已成功办理首笔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贸易双方不再使用美元作为中间货币”。伴随卢拉访华,12日传来了巴西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成功落地的消息。卡塔尔半岛电视台称,今年早些时候,中巴签署了一项建立人民币清算所的合作备忘录,旨在促进双边贸易和投资,并削弱美元的主导地位。这标志着两国企业在贸易往来中拥有了更多币种选择,也反映了中巴两国关系的日益密切。
        印度《第一邮报》称,巴西和中国现在彼此之间使用人民币进行交易,有助于确立人民币作为国际货币和美元挑战者的地位。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金砖国家研究中心主任蓝庆新12日对记者说,在金砖国家内部,已经建立多条双边本币结算的渠道。未来还将有越来越多的国家寻求在本国对外贸易中实施本币结算,摆脱双边贸易中对美元的依赖。这对美元的霸主地位产生冲击,也充分体现金砖国家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金砖”国际影响力日增
        近日,突尼斯一名官员对俄卫星通讯社表示,在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谈判陷入僵局的背景下,该国正考虑加入金砖国家的可能性。目前,阿尔及利亚、伊朗、阿根廷已申请加入金砖国家。包括埃及、印度尼西亚、哈萨克斯坦、肯尼亚、墨西哥、尼日利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沙特阿拉伯、塞内加尔、泰国、土耳其在内的许多国家正与金砖国家保持密切对话。这证明了“金砖”机制的国际吸引力。
        “新的世界秩序?” “德国之声”10日称,金砖国家提供了西方之外的选择。这一机制现在成了外交和为开发建设融资的平台,存在于西方“主流国家”之外。金砖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个类似于七国集团(G7)的政府间合作平台。金砖国家推出了新的开发银行,作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外的一种替代。此外,他们创建了一个名为“应急储备安排”的流动性机制,以支持在支付方面有困难的成员国。这些倡议不仅对金砖国家本身有吸引力,对许多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经济国家也有吸引力。自从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金砖国家更是进一步疏远了所谓的“西方”。柏林科学与政治基金会负责人迈伊候德说,如今,金砖国家与其说是“对抗”西方,不如说已经成为一个主权和自主思想不断高涨的论坛。
        蓝庆新说,近年来金砖国家合作机制取得了很大进展,尤其在经贸投资、数字经济、科技、绿色低碳等方面。金砖国家合作机制承载众多发展中国家的期待,产生了“南南合作”示范效应,“金砖朋友圈”将扩大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据《环球时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