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七国集团(G7)外长会议在日本长野县轻井泽开幕。日本和美欧等西方媒体纷纷放风称,G7外长“反对中国试图以武力单方面改变现状,并确定了台海和平稳定的重要性”。日本外相林芳正17日在首场正式会谈中呼吁G7“团结一致”,“展现强有力意志”,“捍卫基于法治的国际秩序”。外界注意到,作为今年的东道主,日本将“地区性挑战”作为首要议程。
18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回应称,G7外长会无视中方严正立场和客观事实,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恶意污蔑抹黑中国。有关声明字里行间充斥着傲慢、偏见和反华遏华的险恶用心。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并已向会议主办国日本方面提出严正交涉。
日本外长敦促G7
17日,G7外长举行了首场正式会谈。法新社称,东道主日本希望将中国等引起的地区挑战列为会议的首要议程,最近发生的事件,包括中国大陆在台湾岛周围的军事演习,都更加突出了这一焦点。
日本外相林芳正17日在开场致辞时称,世界“正处于历史的转折点”。针对乌克兰“遭入侵”和中国“日益活跃的军事活动”,他敦促G7“团结一致”,“向世界展示G7强有力意志”以及“捍卫基于法治的国际秩序的坚强决心”。
据日本NHK电视台报道,在16日的G7外长非正式会谈和工作晚餐上,中国就成了主要议题。日本外务省公布的消息显示,林芳正在16日的晚宴上专门就台湾问题声称,日方一直“向中方直接表达关切,并要求中方作为国际社会一员采取负责任的行动”。对此,报道称,G7外长一致认为,“反对试图凭借实力单方面改变现状,并重申台湾海峡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性”。
为了引起美欧等对“中国挑战”的重视,日本企图将欧洲安全与“印太安全”一起“打包”处理。路透社16日引述日本外务省一名官员的话称:“欧洲的安全和‘印太地区的安全’不能分开讨论——它们相互交织在一起。”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11月举行的G7外长会议上,G7外长竟提出要中国“遵守联合国宪章中和平解决争端,避免使用威胁和暴力手段的有关原则”。声明中还提到了包括台湾、香港、新疆等属于中国内政的问题。
分析指出,相较于上次,这次会议则直接对准台湾问题,欲借此向“台独”分裂势力释放错误信号。更重要的是,有关国家以坚持“一个中国”原则为借口,将破坏台海和平的根源定调为所谓“中国的破坏”,其目的还是在掏空“一个中国”原则。
对此,汪文斌18日表示,台湾是中国领土神圣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要真正维护台海和平,就必须明确反对和制止任何“台独”行径。香港、新疆、西藏事务纯属中国内政,绝不容许任何外部势力以任何名目任何方式干涉。
美军与G7“打配合”
有分析指出,台湾问题发展到现在,G7部分成员国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比如日本在台湾问题上负有历史责任。此外,美方近年来持续操弄台海局势,支持“台独”分裂势力,导致台湾问题持续升温,造成恶劣影响。要指出的是,G7峰会更是美国塑造其全球权力体系的重要抓手,试图捆绑整个西方集团。
在本次外长会议召开的同一时间,美国海军第7舰队派出“米利厄斯”号导弹驱逐舰穿航台湾海峡。分析人士表示,美方此举正是与外长会议“打配合”,望借此向他国施压,迫使G7其他成员在台湾问题上跟随美国。
对此,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大校回应称,美国驱逐舰穿越台湾海峡时,东部战区组织兵力对其进行了全程跟踪和监视,也时刻保持战备警备,东部战区将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和地区和平。
与此同时,根据美国国防部下属的信息发布网站DVID 4月16日报道,当天,美国海军“尼米兹”号及其护航舰艇又一次进入南海,进行水面、空中和水下作战训练,以及固定翼舰载机和舰载直升机的飞行训练。这是“尼米兹”号航母打击群自去年12月部署以来第三次进入南海。分析指出,美海军此举不仅是为了展示其在该地区的存在和影响力,维护其所谓的“国际法”和“自由航行”的权利,也是为了达到遏制中国、拉拢盟友等目的。
国际关系专家、时事评论员管姚指出,事实上,近日落幕的环台岛联合战备警巡及“联合利剑”演习,包括国产航母山东舰上阵东出台湾岛,对岛内及海域相关重要目标完成打击演练,都在确认这一无可争议的事实:对台海的制空制海制信息权,对解决台湾问题的最终主导权,都牢牢掌握在中国大陆手中。
G7立场并非整齐划一
管姚分析指出,很大程度上,这次G7外长会可以看作是5月G7峰会的最后准备会,与会各方最后协调议程准备与立场。从这次外长会首设所谓“印太议程”,包括在台海议题上的所谓发声与“安全关切”来看,尤其美国务院匿名高官毫不讳言要商讨出“协调一致”的对华立场,都已充分预告,美方不排除会在G7峰会上裹挟其他成员国,再度炒作涉华议程,甚至不排除会大打“台湾牌”。
值得注意的是,G7在台湾问题上立场并非整齐划一。比如,法国外长卡特琳-科隆纳在会议时表示,法国在“台海问题”上的立场不会改变。她前往日本之前,在中国进行了短暂停留,并与秦刚外长会见。她明确表示,法国会坚持自主决策,坚持对华友好,不会对华“脱钩”。
法国这一态度并不令人意外。事实上,法国总统马克龙在访华结束后曾公开表示欧洲需要在战略层面上加强自主性,欧洲不应该成为美国的追随者。尤其是在台湾问题上,马克龙将台海问题定义为“和欧洲无关的危机”,并呼吁欧盟应避免卷入该问题。
不过,马克龙作为欧洲重要领导人,其涉华态度引起了许多对华强硬派人士的不满,进一步加剧了欧美国家在台海、俄乌等重点问题上的分裂。
此外,刚结束访问的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的立场则十分微妙。
据报道,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日前接受德媒采访称,其在访华期间警告中国“不要军事介入台湾问题”,德国和G7“不会坐视”台湾问题军事升级。德外交部在社交平台上也援引贝尔伯克在14日同秦刚外长共见记者时的表态,称台海局势动荡将会给全球所有国家及世界经济带来严重后果,产生的经济危机也将对中国和德国产生严重影响。因此,欧洲不能接受“单方面以武力方式改变台海现状”。
“欧洲应该拥抱中国还是与其拉开距离?”瑞士《新苏黎世报》17日称,四年前,欧盟曾提交了一份战略文件,将中国描述为合作和谈判伙伴、经济竞争对手和“制度对手”。但是通过法国总统马克龙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等人访华,可以看出欧盟内对华立场的分歧:一种是拥抱中国,另一种则是拉开距离。
汪文斌17日在记者会上指出,中欧有着广泛共同利益,合作大于竞争,共识多于分歧。欧盟应进一步发挥战略自主,秉持更为独立、客观的对华认知。他强调,希望欧方反对“台独”分子挑衅生事,劝劝个别政客不要拉帮结伙打“台湾牌”。
俄“政治专家”网称,目前G7正陷入深刻的危机之中。毫无疑问,遵循美国意愿的G7国家正面临沉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而那些独立自主国家的经济成功,以及它们建立在平等和尊重相互利益原则基础上的关系蓬勃发展,在影响力上已经超过了G7。G7显然对这一形势感到担忧。G7的主要错误是,他们没有学会平等对待其他国家,而且在自身面临经济和政治危机的情况下,他们的话变得越来越不可信。(据直新闻、环球网、观察者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