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星舰”首飞遇阻

  •  樊巍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最新一代运载火箭系统“星舰”原计划在北京时间4月17日晚8时进行首次发射。不过据多家外媒报道,由于压力阀故障,当天的发射任务至少将推迟48小时。17日,SpaceX创始人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星舰”正在卸载推进剂,而原计划于当天进行的发射活动也将推迟几天。根据SpaceX官网介绍,“星舰”除了可以执行近地轨道任务外,还可以执行载人登陆月球、火星等任务。
        介绍称,“星舰”火箭系统第一级助推器被称为“超重型推进器”,第二级被称为“星舰”飞船。其中“超重型推进器”高达70米,直径9米,配置33台“猛禽”发动机,使用液态甲烷/液氧推进剂,安装4个固定栅格翼,不配置着陆腿,SpaceX公司计划采用地面塔架“捕捉”的形式进行回收。
        根据SpaceX公布的首次发射任务计划,在首飞任务中,“星舰”组合体起飞后不到3分钟,“超重型推进器”耗尽燃料并与“星舰”飞船分离,随后“超重型推进器”会被“丢弃”在墨西哥湾。“星舰”飞船将使用自身的6台发动机,工作6分多钟,最终进入预定轨道。“星舰”将在预定轨道中飞行数圈,并在夏威夷附近再入地球大气层。
        航天科普专家钱航介绍称,“星舰”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其直接将子级和飞船进行相连。“超重型推进器”由不锈钢罐和支撑结构构成,为了提供强劲高效的推进能力,其配置33台“猛禽”发动机,其中内置了13台“猛禽”发动机用来改变推力方向。虽然体型庞大并且“吃油”,但“超重型推进器”能在30分钟内完成燃料补加。由于子级拥有4个无法收缩的栅格翼并且没有任何着陆腿,SpaceX也创新了回收方式,将使用类似于“筷子夹”的特殊机械臂捕捉的方式进行回收。此次发射任务中的原型子级尚不能进行回收,只能使用水上溅落的方式避免在陆地着陆引发爆炸。
        而“星舰”火箭系统的第二级也可重复使用,公开报道显示,“星舰”的二级可在地球上进行点对点运输,并能在一小时或更短时间内到达世界的任何地方。钱航介绍称,“星舰”火箭系统的第二级具有集成的有效载荷,并且可以根据不同任务进行改型。
        据报道,“星舰”近地轨道的有效载荷可达到150吨,在不考虑回收的情况下,运载能力可达250~300吨。
        美媒在此次发射任务的相关报道中称,此次“星舰”的首飞成败关系重大。因为这不仅对于SpaceX公司的未来至关重要,“星舰”还将是美国政府探索宇宙的雄心的重要支撑——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已经授予SpaceX价值数十亿美元的合同,而根据NASA的重返月球计划,还将使用“星舰”将美国宇航员运送到月球表面。马斯克此前曾表示,SpaceX正在建造一支“星舰舰队”,预计未来还需要几年时间来实现“星舰”全面和快速地可重复使用。
        不过,从目前的发射进展来看,“星舰”计划仍然任重道远。(据环球网)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