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苏丹惨烈冲突牵动多国

  •     “处于斋月期间的4500万苏丹人突然被重型武器交火和爆炸的声音惊醒。”当地时间4月17日,苏丹军方与快速支援部队(RSF)的武装冲突进入第三天。双方在首都喀土穆围绕重要地点继续展开激烈争夺,并同时宣称取得重大战果。据苏丹医生协会统计,截至北京时间17日24时,此次冲突已造成约100人死亡,超过1000人受伤。苏丹是东非政府间发展组织“伊加特”(IGAD)的重要成员国,苏丹的动荡和武装冲突,不仅关乎本国民众的生命安全,还将对地区局势产生严重影响。“伊加特”16日宣布,已委托南苏丹总统基尔、肯尼亚总统鲁托和吉布提总统盖莱“尽快前往苏丹,以调解冲突”。不过,苏丹武装部队总司令阿卜杜勒·法塔赫·布尔汉17日称,现在不是合适的时机。
    双方动用重型武器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17日报道称,17日上午,苏丹武装部队宣布已重新控制苏丹国家电视台大楼并恢复广播。武装部队发表声明称“已进入最后的行动阶段”。苏丹外交部17日发表声明称,布尔汉决定解散RSF并宣布其为叛军。声明提及,此前将RSF收归武装部队的所有“国家层面的调解”均已失败。CNN称,在此之前,RSF领导人穆罕默德·哈姆丹·达加洛曾表示,他将追捕武装部队领导人,“并将其绳之以法”。
        据《苏丹论坛报》4月16日报道,苏丹武装部队与快速支援部队15日上午在喀土穆机场、快速支援部队营地和国防部等地开始交火,双方均动用包括重机枪、火箭推进榴弹和装甲车在内的重型武器。政府军方面甚至派出唯一一架可以正常飞行的“米格”战机,在低空向快速支援部队总部发射空对地导弹。
        据美联社报道,武装部队总部、喀土穆国际机场、国家电视台大楼所在区域16日上午发生激烈交火,在首都地区随处可听见炸弹爆炸声和机枪交火声。双方的交火导致喀土穆国际机场严重损毁,航站楼已无法正常使用,沙特航空公司一架客机在交火中受损。多名平民在交火中被流弹击伤甚至死亡,停靠在路边的民用车辆被装甲车直接碾压。喀土穆市区道路交通完全瘫痪,不法分子趁乱上街,抢夺路人财物,并将商超洗劫一空。市区多地出现断电、停水和断网情况。
        据苏丹媒体报道,16日,冲突双方同意在当地时间每天16时至19时人道主义停火3小时,供民众处理紧急事务和救助伤员,但喀土穆和恩图曼的冲突仍在持续。冲突双方部分士兵并未完全遵守停火命令,在人道主义停火时间仍有零星交火。法新社称,联合国秘书长苏丹问题特别代表兼联合国苏丹过渡时期综合援助团团长弗尔克尔·佩尔特斯17日对此予以谴责。
    军方内部权斗是主因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在2019年推翻巴希尔政府和2021年解散哈姆杜克政府过程中,快速支援部队与苏丹军方密切合作,联手控制苏丹政局主导权。然而,达加洛在苏丹政治过渡、军队改革、对外政策方面与布尔汉存在诸多分歧,这也成为今年以来苏丹政局再度动荡的根源。
        今年3月起,由于对即将被并入陆军以及部分人事安排不满,快速支援部队开始自行部署到首都喀土穆以及北方州的麦罗维国际机场附近。报道称,麦罗维国际机场包含一个重要的空军基地,若从那里发起军事行动将对控制该国北部、西部和东部产生决定性的影响。苏丹武装部队认为快速支援部队此举是一种威胁,快速支援部队则指责武装部队的收编企图才是破坏稳定局势的元凶。
        进入4月之后,苏丹紧张局势进一步升温。苏丹武装部队指责快速支援部队在未经其批准或与之协调的情况下,在喀土穆及部分城市内进行动员、部署和调动,要求其立即停止一切部署和调动。而达加洛则提出解决危机的若干条件,包括成立联合委员会以便在未来10年内将快速支援部队整合至军队中,以及加速签署最终政治协议等。随后,布尔汉与达加洛举行了会谈,但由于双方分歧严重,会谈未能取得任何成果。
        CNN称,两个联手推翻巴希尔的将军,本来是同一阵营,直到开始重建政府的谈判。谁来代表这两股力量成为文官政府的高级合作伙伴,二人互不相让,斗争终于在15日转为武装冲突。
        一些俄罗斯媒体则认为,苏丹冲突背后可能有美国的影子。俄tsargrad电视台16日报道称,苏丹再次发生冲突,这完全可以被认为是由美国挑起的,主要针对俄罗斯。俄罗斯与苏丹关系近期取得很大进展,今年2月,苏丹军方与俄罗斯正式就租用红海苏丹港海军基地达成协议,正等待苏丹方面组建好文职政府及议会并批准后生效。俄政治学家安德烈·佩拉称,美国试图通过煽动苏丹内部冲突破坏计划于7月底在圣彼得堡举行的第二届俄罗斯-非洲峰会。通过在非洲国家内部挑起冲突,美国企图让非洲国家拒绝与俄合作。另一方面,美媒则渲染苏丹军方与俄罗斯关系密切,CNN报道宣称,布尔汉与达加洛均从俄方得到政治和军事支持。
    国际社会呼吁对话
        针对苏丹局势,国际社会予以广泛关注并要求停火。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与埃及总统塞西、非盟委员会主席法基以及苏丹冲突双方领导人通了电话,呼吁回到对话上来。与此同时,非盟、阿盟等也表示对苏丹爆发武装冲突深感不安,要求实现停火并谈判解决问题。此外,“伊加特”已委托东非三个国家总统前往苏丹调解冲突。
        当地分析人士认为,除非冲突双方领导人之一被捕或下台,否则短时间内难以结束混乱局面。如RSF采取巷战或游击策略,则双方冲突有进一步扩大化和长期化趋势。不排除RSF占据部分城市或地区,将冲突演变为内战的可能性。
        国际社会的斡旋目前并未体现出预期效果。英国天空新闻台记者17日在推特上发文称,布尔汉对谈判持开放态度,但目前不是东非三国总统来调解的合适时机。分析认为,目前急需在喀土穆机场或苏丹港开辟人道主义通道,要保障普通民众的生活必需品供应;如果冲突扩大化和持久化,有必要通过联合国或非盟派遣维和部队。
        有分析指出,苏丹局势恶化将在三个维度产生重要影响。从该国自身角度看,步入僵局的民主进程将被中断甚至重置,国家前途走向更不明朗,普通民众生活或将更加艰难;从地区维度看,“非洲之角”国家间边境安全稳定将变得更脆弱。如果苏丹陷入持久混乱,与苏丹接壤的埃及、利比亚、乍得、中非、南苏丹、埃塞俄比亚和厄立特里亚等国,也将同样面临安全挑战;从板块维度看,地区和域外大国或将趁乱以苏丹作为新的支点进行缠斗,借此增加在非洲的影响力,并试图控制红海战略交通要道,对红海沿岸国家关系和国际反恐怖主义斗争形势产生“蝴蝶效应”。(据《环球时报》)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